超旱生苗木的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794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旱生苗木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今天的地球上,中国每年因干旱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生态的恶性循环不仅加剧了荒漠化,还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全部食品、药物与工业原料供应推向岌岌可危的境况。而干旱荒山,作为全球难以攻克的地球“癌症”,正悄无声息的侵蚀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

超旱生林木超级节水,存活率高,成本低,同时它对恢复森林植被、防风固沙等修复方面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部分植物的本身还有药用价值。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循环系统,科技生态修复也是对一个地域内大环境的系统恢复。为发挥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干旱荒山区域的气候特征、土壤结构和植被习性,选择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树种,采用适合超旱生林木的栽培方法,在干旱少雨的地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旱生苗木的移栽方法,以提高在干旱地区栽种超旱生苗木的成活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旱生苗木的移栽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超旱生苗木的种子播种在盛放于无纺布袋内的基质中,待种子长成幼苗后将幼苗连同无纺布袋移栽至外部土壤中长成植株。

优选地,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准备;

(2)培育幼苗;

(3)幼苗养护;

(4)处理幼苗须根;

(5)幼苗移栽。

优选地,所述育苗准备包括将准备好的土壤肥料混合均匀作为培育幼苗的基质,装入无纺布袋并填充满整个无纺布袋,将填充完基质的无纺布袋平稳置于育苗场地。

优选地,所述培育幼苗包括将苗木种子点播于无纺布袋内,无纺布袋埋入土中,无纺布袋上方覆盖厚3-5cm的土,将土压实。

优选地,所述幼苗养护包括在春季回暖时向播有苗木种子并埋在土中的无纺布袋灌水,浇透水后待苗木发芽,对发芽后的苗木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的养护管理。

优选地,所述处理幼苗须根包括待苗木生长2-3个月时,移动无纺布袋,使延伸到无纺布袋外的少量须根断掉。

优选地,所述幼苗移栽包括将幼苗连同无纺布袋一起移栽于定植地。

优选地,所述超旱生苗木包括柄扁桃、蒙古扁桃、蒙古莸、沙冬青、灌木铁线莲、旱榆等直根系苗木或其他类移栽成活率较低的苗木。

优选地,所述无纺布袋内的基质包括农田土、复合肥、锯末、河沙和腐熟有机肥;所述复合肥为磷酸二铵;所述农田土中含速效磷12-16mg/kg、有机质24-28g/kg、速效钾130-135mg/kg、全氮1.0-1.5g/kg、全磷0.5-0.8g/kg、全钾16-20g/kg;所述腐熟有机肥为家畜的粪尿和垫圈材料经过推积腐熟而形成的含氮素和腐殖物质的一种肥料。

由所述的方法移栽成活的超旱生苗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无纺布袋移栽法,可有效降低移栽过程对植物根系的损伤,提高直根系移栽材料的成活率,与裸根移栽技术相比,可将直根系移栽植株的成活率提高到90%左右,比裸根移栽植株的成活率提高了75%~80%;与黑色塑料育苗钵移栽技术相比,用无纺布袋移栽法移栽直根系植株,其成活率提高了10%左右;与黑塑料钵移栽法相比,无纺布袋更具通透性,可使须根系有效伸展,提高植物根系的生物量和营养吸收能力;这是由于无纺布袋具有孔隙度,其通气性更强,更有利于须根系穿过空隙,从周围吸收水、肥营养物质,同时,也有利于根际微生物的活动,促进物质转换,从而有效增加根系生物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石质荒山是指石灰岩、安山岩、角斑岩等发育的,立地条件差、土层厚度5-20厘米、土壤贫瘠的荒山,过去通过穴状造林和播种造林都难以成功,少数成功的,长势较差,形成小老树。石质荒山,因其土层薄瘠、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使移栽树种成活率低。

旱生植物是能够生长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有极强的抗旱性。旱生植物,一般讲,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或多茸毛,这是就外形而言。在结构上,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些种类,表皮常是由多层细胞组成,气孔下陷或限生于局部区域。

因而在生长条件恶劣的石质荒山地区种植耐旱的植物,有利于改善石质荒山地区的绿化环境。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如果在幼苗培育的过程中采用无纺布袋进行培育,并在培育出幼苗后将幼苗连同无纺布袋一起移栽,则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育苗准备,将准备好的土壤肥料混合均匀,装入无纺布袋,填充满整个无纺布袋,将完成填充基质的无妨布袋平稳置于育苗场地;

2.苗木种植,将待育苗材料点播于无纺布袋内,将无纺布袋埋入土内,在上部覆土3-5cm,人工压实,浇冻水;此方法对于需沙藏处理的种质植物具有自然沙藏的优点,可省去人工模拟沙藏,降低人工沙藏因条件控制不当带来种质植物的损失,而降低出苗率;

3.养护,在春季回暖时灌水,浇透水后待苗木发芽后,对苗木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

4.断根处理,待苗木生长到2-3月龄时,移动无纺布袋,使延伸到无纺布袋外的少量须根断掉;

5.移栽,对于任何立地条件,均采取整体移栽法,即连同无纺布袋一起移栽于定植地。

采用无纺布袋移栽法,可有效降低移栽过程对植物根系的损伤,提高直根系移栽材料的成活率;与黑塑料钵移栽法相比,无纺布袋更具通透性,可使须根系有效伸展,提高植物根系的生物量和营养吸收能力。这是由于无纺布袋具有孔隙度,其通气性更强,更有利于须根系穿过空隙,从周围吸收水、肥营养物质,同时,也有利于根际微生物的活动,促进物质转换,从而有效增加根系生物量。

实施例1

蒙古扁桃(秋播)的移栽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准备,将准备好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装入无纺布袋,填充满整个无纺布袋,将完成填充基质的无妨布袋平稳置于育苗场地;本步骤所用的育苗基质为质量比为6:1:1:2的农田土:珍珠岩:蛭石:腐熟有机肥的混合物;

2.苗木种植,将经过沙藏处理的蒙古扁桃种子点播于无纺布袋内,将无纺布袋埋入土内,在无纺布袋上部覆土3-5cm,人工压实,灌足底水;此方法对于需沙藏处理的种植植物具有自然沙藏的优点,可省去人工模拟沙藏处理,降低人工沙藏因条件控制不当带来种植植物的损失,而降低出苗率;

3.养护,在春季回暖时灌水,在子叶开展前浇透水,待苗木发芽后保持苗床和下部基质湿润,待子叶展开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浇水次数。后期管护主要保持育苗棚内20%的相对湿度,通风透气;

4.断根处理,待苗木生长到2-3月龄时,移动无纺布袋,使延伸到无纺布袋外的少量须根断掉,避免大量根系伸展到邻近无纺布袋内,断根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5.移栽,对于任何立地条件,均采取整体移栽法,即植株幼苗连同无纺布袋一起移栽于定植地,移栽时,应选择雨季移栽,或定植后浇透水,移栽第一月内,约每周浇水1次,第二月后每月浇水1次,待苗健壮后,可视当地降水条件适量浇水或不浇水。

本实施例中,采用幼苗与无纺布袋整体移栽,蒙古扁桃的移栽成活率为90%。

实施例2

柄扁桃(秋播)的移栽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准备,将准备好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装入无纺布袋,填充满整个无纺布袋,将完成填充基质的无妨布袋平稳置于育苗场地;本步骤所用的育苗基质为质量比为6:1:1:2的农田土:珍珠岩:蛭石:腐熟有机肥的混合物;

2.苗木种植,将经过沙藏处理的柄扁桃种子点播于无纺布袋内,将无纺布袋埋入土内,在无纺布袋上部覆土3-5cm,人工压实,灌足底水;此方法对于需沙藏处理的种植植物具有自然沙藏的优点,可省去人工模拟沙藏处理,降低人工沙藏因条件控制不当带来种植植物的损失,而降低出苗率;

3.养护,在春季回暖时灌水,在子叶开展前浇透水,待苗木发芽后保持苗床和下部基质湿润,待子叶展开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浇水次数。后期管护主要保持育苗棚内20%的相对湿度,通风透气;

4.断根处理,待苗木生长到2-3月龄时,移动无纺布袋,使延伸到无纺布袋外的少量须根断掉,避免大量根系伸展到邻近无纺布袋内,断根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5.移栽,对于任何立地条件,均采取整体移栽法,即植株幼苗连同无纺布袋一起移栽于定植地,移栽时,应选择雨季移栽,或定植后浇透水,移栽第一月内,约每周浇水1次,第二月后每月浇水1次,待苗健壮后,可视当地降水条件适量浇水或不浇水。

本实施例中,采用幼苗与无纺布袋整体移栽,柄扁桃的移栽成活率为94%。

实施例3

沙冬青的移栽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准备,将准备好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装入无纺布袋,填充满整个无纺布袋,将完成填充基质的无妨布袋平稳置于育苗场地;本步骤所用的育苗基质为质量比为4:1:1:4的农田土:珍珠岩:锯末:腐熟有机肥的混合物;

2.苗木种植,将育苗床灌足底水,将经过催芽处理的沙冬青种子点播于无纺布袋内,将无纺布袋埋入土内,在无纺布袋上部覆沙土1-1.5cm,人工略压实;

3.养护,保持育苗床湿润,育苗初期每天浇水1次,但不可聚水,一星期后待幼苗全部出齐后,减少浇水次数,使其见干见湿;

4.断根处理,待苗木生长到2-3月龄时,移动无纺布袋,使延伸到无纺布袋外的少量须根断掉,避免大量根系伸展到邻近无纺布袋内,断根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5.移栽,对于任何立地条件,均采取整体移栽法,即连同无纺布袋一起移栽于定植地。移栽时,应选择雨季移栽,或定植后浇透水。

本实施例中,采用幼苗与无纺布袋整体移栽,沙冬青的移栽成活率为96%。

实施例4

大果榆的移栽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准备,将准备好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装入无纺布袋,填充满整个无纺布袋,将完成填充基质的无妨布袋平稳置于育苗场地;本步骤所用的育苗基质是质量比为6:3:1的农田土:锯末:复合肥的混合物;

2.苗木种植,将大果榆点播于无纺布袋内,将无纺布袋埋入土内,在无纺布袋上部覆土1-2cm,人工压实;灌足底水;

3.养护,播种后用草帘覆盖保温保湿,并每天浇水1次,保持苗床湿润,待有80%的幼叶出土后,揭开草帘,待幼叶长大后每隔一周浇水1次;

4.断根处理,待苗木生长到2-3月龄时,移动无纺布袋,使延伸到无纺布袋外的少量须根断掉;,避免大量根系伸展到邻近无纺布袋内,断根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5.移栽,对于任何立地条件,均采取整体移栽法,即连同无纺布袋一起移栽于定植地,移栽时,应选择雨季移栽,或定植后浇透水。

本实施例中,采用幼苗与无纺布袋整体移栽,大果榆的移栽成活率为92%。

对比例1

蒙古扁桃大田育苗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苗床准备,选择具有灌溉条件的通气性能好的沙壤土,施入腐熟肥120kg/亩,灌足底水进行深翻;

2.苗木种植,将处理后的蒙古扁桃种子撒播于育苗床上,在种子上部覆土3-5cm,人工压实;覆草帘保温保湿,待幼苗出土后揭去草帘;

3.养护,依据当地降水状况,适时浇水,使其见湿见干,并适时锄去杂草在春季回暖时灌水,浇透水后待苗木发芽后,对苗木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

4.定植,于当年雨季或翌年春季进行定植,将蒙古扁桃裸根或带土球起苗,定植于造林地,并浇水。

蒙古扁桃为直根系,无论裸根或带土球起苗均会严重伤害其根系,从而降低移栽成活率。

本实施例中,蒙古扁桃的移栽成活率为24%。

对比例2

在黑色塑料育苗钵中培育的蒙古扁桃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准备,将准备好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装入黑色塑料育苗钵,填充满整个黑色塑料育苗钵,将完成填充基质的黑色塑料育苗钵平稳置于育苗场地;本步骤所用的育苗基质为质量比6:1:1:2的农田土:珍珠岩:蛭石:腐熟有机肥的混合物;

2.苗木种植,将经过沙藏处理的蒙古扁桃种子点播于黑色塑料育苗钵内,在上部覆土3-5cm,人工压实,灌足底水;此方法对于需沙藏处理的种植植物具有自然沙藏的优点,可省去人工模拟沙藏处理,降低人工沙藏因条件控制不当带来种质植物材料的损失,而降低出苗率;

3.养护,在春季回暖时灌水,在子叶开展前浇透水后待苗木发芽后保持苗床和下部基质湿润,,待子叶展开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浇水次数。后期管护主要保持育苗棚内适宜的湿度(相对湿度20%左右),通风透气;

4.断根处理,待苗木生长到2-3月龄时,移动黑色塑料育苗钵,使延伸到黑色塑料育苗钵外的少量须根断掉,避免大量根系伸展到邻近黑色塑料育苗钵内,断根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5.移栽,将蒙古扁桃苗与育苗钵分离,将苗置于事先挖好的鱼鳞坑内,覆土,压实,移栽时,应选择雨季移栽,或定植后浇透水。移栽第一月内,约每周浇水1次,第二月后没月浇水1次,待苗健壮后,可视当地降水条件适量浇水或不浇水。但此方法因育苗钵与苗分离时会对根系造成伤害,同时,分离时还易造成土球散落,使移栽成活率下降。

本实施例中,蒙古扁桃的移栽成活率为6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