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果类果树根瘤病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6444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果类果树根瘤病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核果类水果品种繁多,成熟期普遍偏早,可以补充水果空挡,所以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苗木需求量剧增,苗木生产商急功近利,苗圃重茬现象严重;加之果农粗放经营,果树感染根瘤病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果农损失惨重。根瘤病是果树病害中较难防治的病害,多年来没有特效药物控制和根除,果农被动防治,增加了防治成本。

发病原因:

(1)苗圃重茬现象严重: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苗木需求量剧增,苗木生产商急功近利,苗圃重茬现象严重;土壤消毒工作不到位,苗木出圃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质量良莠不齐,是根瘤病发生的根本条件。

(2)营养失衡现象严重:为尽快扩大树冠尽早形成产量,往往只重氮肥,施肥量偏大,忽视其它种类肥料的配比,造成植株的徒长或结果量不合理,造成树体营养失衡,抵抗力较弱易感染。

(3)土壤板结现象严重:核果类水果品种繁多,成熟期普遍偏早,可以补充水果空挡,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需求量剧增,果农急功近利粗放经营,有机肥使用量减少,甚至于不施,氮肥施肥量偏大,造成土壤板结,有益菌落相对较弱及土壤透气性差,为根瘤病的发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致病机理:

核果类果树根瘤病属细菌性病害,致病细菌属厌氧性细菌,往往在幼苗或成年植株生长过旺过弱,土壤有益菌落相对较弱及土壤团粒结构破坏,板结透气性差时发作。只重氮肥,施肥量偏大,忽视其它种类肥料特别是有机肥的配比,造成植株的徒长或结果量不合理,树体营养失衡,抵抗力较弱极易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果类果树根瘤病防治方法,优化了果树根系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根系的抗病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根瘤病发生的根源,经济实惠、有推广的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核果类果树根瘤病防治方法,步骤如下:

(1)苗木处理:苗圃实行轮作制,并进行严格消毒;在苗木出圃前进行严格分级,剔除有病植株,对健壮植株根部进行预防接种;

(2)物理防治:对染病植株在开春气温回暖后,最低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时,去除染病植株根上部的土壤,使其根部裸露,剔除根上的病瘤,晾晒;

(3)化学防治:在进行完物理防治准备回填时,用药液进行灌根,同年8月份用同等倍数药液进行二次灌根;

(4)改良土壤:秋天施用基肥和有机肥,春季结合土壤深翻,进行树盘覆草。

步骤(1)中所述的预防接种k84。

步骤(2)中所述的晾晒时间为5-7天。

步骤(3)中所述的药液为300倍杀菌优、300倍菌毒清和400倍天达2116的混合物。

步骤(4)中所述的基肥为生物菌肥。

步骤(4)中所述的基肥的加入量为每亩300-500斤。

本发明所述的核果类果树根瘤病防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苗木处理:苗圃实行轮作制,并进行严格消毒;在苗木出圃前进行严格分级,剔除有病植株,对健壮植株根部进行k84预防接种,用有益菌来拮抗有害根瘤菌的感染。

(2)物理防治:对染病植株在开春气温回暖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时,去除染病植株根上部的土壤,使其根部裸露,剔除根上的病瘤,晾晒5-7天,杀灭病菌。

(3)化学防治:在进行完物理防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准备回填时,按照300倍杀菌优加300倍菌毒清加400倍天达2116的药液进行灌根,同年8月份用同等倍数药液进行二次灌根,达到杀灭病菌、减少感染源的目的。

(4)改良土壤:按照氮磷钾合理的配方进行施肥,适当减少氮肥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特别是在秋天施基肥时按照每亩增施优质生物菌肥300-500斤,和有机肥混合使用;春季结合土壤深翻,进行树盘覆草。一是用来增加土壤有益菌落数量,抑制有害根瘤菌的感染;二是通过增施有机肥,覆草,改良土壤团粒结构,调节土壤板结度,增加土壤透气性;三是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强树体抗病力。

(5)调节树体营养:通过病理防治结合合理施肥,达到壮树提高果品质量的最终目的,延长结果年限,增加果农收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以从根本上解决根瘤病发生的根源为基础。化学防治配方独特合理,细菌·真菌·病毒兼治,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形成互补,尽量减少对树体的影响,标本兼治相互照应。

2、此方法解决了以往治标不治本的弱点,以增加土壤有益菌落和改良土壤团粒结构为基本目的,优化了果树根系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根系的抗病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根瘤病发生的根源,有推广的价值。

3、经济实惠,在防治根瘤病的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达到了延长结果年、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益三结合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苗木处理:苗圃实行轮作制,并进行严格消毒;在苗木出圃前进行严格分级,剔除有病植株,对健壮植株根部进行k84预防接种。

(2)物理防治:对染病植株在开春气温回暖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时,去除染病植株根上部的土壤,使其根部裸露,剔除根上的病瘤,晾晒5天。

(3)化学防治:在进行完物理防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准备回填时,按照300倍杀菌优加300倍菌毒清加400倍天达2116的药液进行灌根,同年8月份用同等倍数药液进行二次灌根。

(4)改良土壤:按照氮磷钾合理的配方进行施肥,适当减少氮肥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特别是在秋天施基肥时按照每亩增施优质生物菌肥300斤,和有机肥混合使用;春季结合土壤深翻,进行树盘覆草。

实施例2

(1)苗木处理:苗圃实行轮作制,并进行严格消毒;在苗木出圃前进行严格分级,剔除有病植株,对健壮植株根部进行k84预防接种。

(2)物理防治:对染病植株在开春气温回暖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时,去除染病植株根上部的土壤,使其根部裸露,剔除根上的病瘤,晾晒6天。

(3)化学防治:在进行完物理防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准备回填时,按照300倍杀菌优加300倍菌毒清加400倍天达2116的药液进行灌根,同年8月份用同等倍数药液进行二次灌根。

(4)改良土壤:按照氮磷钾合理的配方进行施肥,适当减少氮肥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特别是在秋天施基肥时按照每亩增施优质生物菌肥400斤,和有机肥混合使用;春季结合土壤深翻,进行树盘覆草。

实施例3

(1)苗木处理:苗圃实行轮作制,并进行严格消毒;在苗木出圃前进行严格分级,剔除有病植株,对健壮植株根部进行k84预防接种。

(2)物理防治:对染病植株在开春气温回暖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时,去除染病植株根上部的土壤,使其根部裸露,剔除根上的病瘤,晾晒7天。

(3)化学防治:在进行完物理防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准备回填时,按照300倍杀菌优加300倍菌毒清加400倍天达2116的药液进行灌根,同年8月份用同等倍数药液进行二次灌根。

(4)改良土壤:按照氮磷钾合理的配方进行施肥,适当减少氮肥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特别是在秋天施基肥时按照每亩增施优质生物菌肥500斤,和有机肥混合使用;春季结合土壤深翻,进行树盘覆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