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作物蚜虫虫害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0975发布日期:2018-10-02 17:4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防治虫害的药剂,尤其涉及一种防治作物蚜虫虫害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蚜虫,分布极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为害小麦、燕麦、糜子、高粱、玉米等禾本科及油菜类作物。为害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杆、嫩穗的汁液,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桨后,迅速增殖,并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位形成枯斑。间接为害是传播病毒造成更大危害。因此,蚜虫是造成农业重大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减轻或消除蚜虫对农作物的为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普遍施用各种高效合成农药杀灭蚜虫。其结果是,在杀灭蚜虫的同时,造成了粮食等农产品农药残留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蚜虫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蚜虫为害的防治难度不断加大,农药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不易降解的农药对环境形成面源污染而危及其它有益生物的生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蚜虫耐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大,农药成本高,尤其是不易降解的合成农药对环境形成面源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作物蚜虫虫害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作物蚜虫虫害的药剂,以重量份数计的下列组分,其中香樟种子2份-10份,银杏果皮5份-20份,柏树果0份-8份,水70份-80份。

其优选的,其配方中,所述的柏树果5份-8份。

防治作物蚜虫虫害的药剂,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比均匀混合制成,其中香樟种子5份,银杏果皮10份,柏树果6份,水75份。加入柏树果效果更佳,但柏树果的资源量不及香樟种子和银杏果皮,香樟种子和银杏果皮分布较广且较为常见,因此本发明中还包含无柏树果组分的药剂。

防治作物蚜虫虫害的药剂,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比均匀混合制成,其中香樟种子8份,银杏果皮12份,水80份。

防治作物蚜虫虫害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a.将香樟种子、银杏果皮和柏树果去杂混合后粉碎,为了充分浸泡,所述的香樟种子、银杏果皮和柏树果通过机械粉碎,粉碎细度为0.1mm。

b.将粉碎后的香樟种子、银杏果皮和柏树果的粉末按照重量份数与25℃-30℃的水进行混合浸泡,

c、浸泡20-24小时后过滤去渣形成过滤液。

对香樟种子、银杏果皮和柏树果进行干燥处理,一般为自然风干。

过滤液避光储存于玻璃容器中。储存温度为10℃-15℃。

材料选择:香樟种子,为樟科植物香樟的种子,味辛,富含β-桉叶素、樟脂、柠檬醛、α-蒎烯等含量较高,具驱虫作用。

银杏(白果)果皮,富含银杏毒(ginkgotoxin)、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白果醇、天门冬素、甲胺、丙酸、丁酸、辛酸、廿九烷醇-10及丰富果胶等。

柏树果,具有苦涩,含丰富的皂甙。

有益效果:(1)该药剂的原料来源广泛,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香樟子、银杏果皮均系自然生物质,易于自然降解,环境友好,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一次用药效果明显,单位面积驱虫率90%以上,药效期16天,

(3)药液中所含的油脂、果胶,使药液易于附着于目标农作物表面,减缓了雨水对药液的冲刷,是预防控制蚜虫为害的理想药剂。

具体实施方式

风干香樟种子,银杏果皮,柏树果。

实例1:首先取香樟子2kg、银杏果皮5kg,混合粉碎到细度0.1mm,加水70kg,水温25℃,浸泡20小时过滤去渣,主要是将较大的颗粒杂质去除掉,一般采用纱布过滤即可,过滤液保存于玻璃容器中于10℃环境中避光保存备用。保存期7天。使用时充分搅拌混匀喷施于蚜虫为害的目标农作物。

实例2:首先取香樟子5kg、银杏果皮10kg,柏树果6kg,混合粉碎到细度0.1mm,加水75kg,水温27.5℃,浸泡22小时过滤去渣,主要是将较大的颗粒杂质去除掉,一般采用纱布过滤即可,过滤液保存于玻璃容器中于12.5℃环境中避光保存备用。保存期7天。使用时充分搅拌混匀喷施于蚜虫为害的目标农作物。

实例3:首先取香樟子8kg、银杏果皮12kg,混合粉碎到细度0.1mm,加水80kg,水温30℃,浸泡24小时过滤去渣,主要是将较大的颗粒杂质去除掉,一般采用纱布过滤即可,过滤液保存于玻璃容器中于15℃环境中避光保存备用。保存期7天。使用时充分搅拌混匀喷施于蚜虫为害的目标农作物。

实例4:首先取香樟子10kg、银杏果皮20kg,混合粉碎到细度0.1mm,加水80kg,水温30℃,浸泡24小时过滤去渣,主要是将较大的颗粒杂质去除掉,一般采用纱布过滤即可,过滤液保存于玻璃容器中于15℃环境中避光保存备用。保存期7天。使用时充分搅拌混匀喷施于蚜虫为害的目标农作物。

该药液性状:淡褐色。

该药液主要功效:利用该药液中的生物有毒物、特殊性味及丰富的果胶等成分,毒杀、驱食、驱避蚜虫,防治蚜虫对小麦禾本科类及油菜等农作物的为害。

该药液的用法用量:喷雾,每平方米面积用量15ml。

本发明药液蚜虫防治效果:

小麦蚜虫防治效果:小麦抽穗达到70%~80%,每穗蚜虫达到500头时进行施药,每平方米施药15ml,一般4天内蚜虫死亡或避离,持续期17天。

油菜蚜虫防治效果:油菜花盛期,蚜虫为害轻度偏上时进行施药,每平方米施药15ml,一般3天蚜虫死亡或逃离。持续期14天。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作物蚜虫虫害的药剂,以重量份数计的下列组分,其中香樟种子2份‑10份,银杏果皮5份‑20份,柏树果0份‑8份,水70份‑80份。该药剂的原料来源广泛,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一次用药效果明显,单位面积驱虫率90%以上,药效期16天,药液中所含的油脂、果胶,使药液易于附着于目标农作物表面,减缓了雨水对药液的冲刷,是预防控制蚜虫为害的理想药剂。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高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永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09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