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3498阅读:1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杀虫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GossypiumhirstumL.)是世界性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纤维作物。棉花病虫害一直都是威胁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大爆发,给棉花生产带来致命打击。从1996年起,转Bt基因抗虫棉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开始商业化推广应用,这对当时防治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转基因棉的种植,使得传统用药方式发生改变,棉田害虫种群结构也随之发生演变,一些刺吸式害虫如棉蚜(AphisgossypiiG.)、棉叶螨(TetranychuscinnatarinusB.)、棉盲蝽等其种群数量明显上升,发生及危害日益加重。然而,随着单一基因Bt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棉铃虫对Bt的抗性问题也日益突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EmamectinBenzoate),是一种超高效、绿色环保型杀虫、杀螨剂,具有广谱、无残留、高选择的特性。其是阿维菌素经化学合成的产物,同阿维菌素相比,其活性提高了100~200倍,毒性降低2~3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是生物源类无公害农药,广泛应用于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防治害虫。其作用机理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盐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扰乱正常的神经传导,最终使害虫几小时内迅速麻痹、拒食、缓慢或不动,且在24~48h内死亡。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触杀作用,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对有益昆虫及天敌、人、畜安全,可与大部分农药混用。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是由美国富美实(FMC)公司开发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其毒性机理是抑制乙酰胆碱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影响昆虫正常的神经传导而致死,其渗透力强、作用迅速、残留低、使用安全等优点,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在防治水果、蔬菜、玉米、棉花、水稻等多种经济作物虫害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表现优良。为了避免因长期使用单一品种农药导致害虫的耐药性上升,提高害虫的综合治理,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复配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配比,用于防治棉花咀嚼式和刺吸式害虫,而目前关于甲维盐与丁硫克百威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在棉田上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尚无相关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5-20%,其中甲维盐的质量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1%~1%。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7%,其中甲维盐的质量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1%~1%。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5-20%,其中甲维盐的质量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1%~1%。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7%,其中甲维盐的质量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1%~1%。本发明的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还含有辅料,所述辅料选自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常用杀虫剂辅料。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其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甲维盐0.1%~1%,丁硫克百威16%~16.9%,有机溶剂1-10%,表面活性剂1-10%,余量为其它辅料;其中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的质量之和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17%。其中,有机溶剂优选为丙酮,表面活性剂优选为Triton-X100。其它辅料选自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之外的常用杀虫剂辅料。其中甲维盐优选占杀虫组合物总质量的0.25%~1%,更优选为0.5%~0.75%,最优选为0.5%或0.75%。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的剂型可以为乳油、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微乳剂中的任一种。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中的应用。所述害虫主要是棉田害虫,包括棉蚜、盲蝽象、棉叶螨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和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咀嚼式口器害虫。本发明的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施用时兑水稀释成1000~5000倍液施至叶面。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分析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单独使用和复配后对棉田害虫的效果,并对不同药剂的效果进行对比,确立了两种农药的最优配比,供生产使用,以达到扩大杀虫谱、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延缓害虫抗药性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克服现有农药单剂使用的不足,扩大了杀虫谱,不仅能防治刺吸式口器还能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而且对主要害虫的毒力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有效降低了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及使用成本,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此外,该组合物提供了一种更适于农业使用的组合物,尤其适用于棉田中的棉蚜和棉铃虫等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本发明的具体优点如下:(一)本发明的杀虫剂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当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含量的17%时,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按照质量比0.25:16.75~1:16进行配比时,在防治棉田棉蚜和棉铃虫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特别是以0.5:16.5、0.75:16.25比例复配时增效作用更为显著,共毒系数均大于120。(二)两种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补。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作用机制不同,有很强的互补性,不存在拮抗作用,其增效明显,不仅提高了速效性和持效性,还扩大了杀虫谱,且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延长了杀虫剂的使用寿命。(三)用药量减少。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复配后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供试虫源及药剂:供试棉铃虫,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养虫室饲养的试虫,为室内用人工饲料连续饲养了10代以上,将初孵幼虫用新鲜棉叶饲养至2龄幼虫,挑选大小均匀的幼虫进行试验。供试棉蚜,采自棉田自然发生种群,从田间采回带有足够数量蚜虫的新鲜棉苗(或棉叶),剔除僵蚜和若蚜,使每株(或每叶)棉苗上剩余50头左右的成蚜。供试杀虫剂为63.6%甲维盐原药A,94%丁硫克百威原药B,均由安阳全丰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使用的寄主叶片是由常规棉苗(不含Bt基因或其它抗虫基因)上获取,品种为中棉所49。以下实施例中涉及的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试验数据分析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根据各浓度处理不同时间点试验试虫的死亡比例,计算出A、B药剂及二者不同配比条件下的回归方程斜率、LC50及其95%置信限等。空白对照的死亡率不能超过10%,否则视为失败,重复该试验。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不同配比共毒系数(Co-toxicitycoefficient,CTC)的计算方法根据孙云沛法进行,分别计算出各配比的单剂毒力指数(TI)、混剂的实际及理论毒力指数(ATI、TTI),最后由ATI/TTI求得各配比的共毒系数(CTC),根据共毒系数CTC来判定二者是否存在增效作用。当CTC<80时为拮抗作用,80~120为相加作用,>120时为增效作用。实施例1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棉铃虫室内毒力测定在前期试验(结果显示为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在15-20%的范围内均可,17%效果最佳)的基础上,配制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总质量的17%的杀虫组合物。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甲维盐A、丁硫克百威B,以及A和B不同配比的原药,将A和B按照有效成分的质量比分别设置为:当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含量的17%时,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比为0.1:16.9~1:16。用丙酮或其它合适的有机溶剂溶解,并加入终浓度为100mg/L的Triton-X100配制成母液。采用浸叶接虫法测定试验。棉铃虫的毒力测定在24孔板中进行。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采集未接触任何药剂的常规棉蕾期顶部展开的第三片棉叶,用打孔器打成圆片(直径与24孔组织培养板孔径相同),将待测农药母液用自来水按照等比梯度配制成6~7个系列浓度(浓度设置见表1),把叶圆片浸入药液10s后放置在吸水纸上晾干;将晾干的带药叶片置于标记好的24孔组织培养板内(培养板内预先加入1ml0.5%琼脂水溶液,防止叶片脱水干燥),每个叶圆片正面向上放置。每一含药圆叶片上放入经饥饿处理4小时的2龄初幼虫,每个浓度处理48头(2块24孔培养板),并设不含任何药剂的自来水作为空白对照;接虫后的培养板用两层尼龙纱置于板盖下以防止试虫逃逸。处理后将接虫后的培养板放置于(26±1)℃、RH60±10%、光暗比为16h/8h的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处理48h后检查死亡情况,死亡判断标准:用毛笔轻触虫体,试虫不能正常爬行即视为死亡。表1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对棉铃虫联合毒力的浓度设置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及二者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对棉铃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表2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对棉铃虫的联合毒力药剂及处理(有效成分质量比)b±SELC50(mg/L)95%置信区间CTC甲维盐A1.34±0.040.0520.0482~0.0565-丁硫克百威B1.81±0.21651.57473.11~897.33-A:B=0.1:16.91.21±0.0916.3712.84~20.8753.5A:B=0.25:16.751.96±0.303.922.7237~5.629190.2A:B=0.5:16.51.16±0.081.451.1890~1.7609122.3A:B=0.75:16.252.87±0.600.9170.4834~1.7400128.8A:B=1.0:16.01.37±0.060.5620.4963~0.6356157.8注:b±SE是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加上其标准误表2显示了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情况下,对棉铃虫幼虫的室内毒力。甲维盐对棉铃虫的LC50为0.052mg/L,丁硫克百威对棉铃虫的LC50为651.57mg/L,通过孙云沛法计算结果可知,在一定含量中随着复配物中甲维盐比例的逐渐增加、丁硫克百威添加比例逐渐减少,复配物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活性逐渐升高,即LC50值逐渐降低,但其共毒系数有所改变,其中除了0.1:16.9比例混合外,其它比例均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尤其是0.5:16.5、0.75:16.25、1.0:16.0比例混合,CTC值均大于120,表现出增效作用。实施例2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棉蚜室内毒力测定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配制所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之和占总质量的17%的杀虫组合物。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甲维盐A、丁硫克百威B,以及A和B不同配比的原药,将A和B按照有效成分的质量比分别设置为:当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含量的17%时,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质量比为0.1:16.9~1:16。用丙酮或其它合适的有机溶剂溶解,并加入终浓度为100mg/L的Triton-X100配制成母液。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试验。棉蚜的毒力测定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从田间采回带有足够数量蚜虫的新鲜棉苗(或棉叶),剔除僵蚜和若蚜,使每株(或每叶)棉苗上剩余30头左右的成蚜,在调查完蚜虫基数后,将待测农药母液用自来水按照等比梯度配制成6~7个系列浓度(浓度设置见表3),将带虫棉苗(或棉叶)浸入不同浓度药液中5秒钟,取出晾干后放入有盖的塑料养虫盒(上、下口径分别为6cm、4.5cm,高度为7cm)中保湿培养,每个浓度设3次重复,并设不含任何药剂的自来水作为空白对照。处理后将接虫后的养虫盒放置于(26±1)℃、RH60±10%、光暗比为16h/8h的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处理24h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死亡标准以小毛笔轻轻触动蚜虫足和触角无反应为死亡。表3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对棉蚜联合毒力的浓度设置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及二者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对棉蚜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4。表4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对棉蚜的联合毒力注:b±SE是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加上其标准误表4显示了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情况下,对棉蚜的室内毒力。甲维盐对棉蚜的LC50为1.219mg/L,丁硫克百威对棉蚜的LC50为1.435mg/L,通过孙云沛法计算结果可知,在一定含量中随着复配物中丁硫克百威比例的逐渐增加、甲维盐添加比例逐渐减少,复配物对棉蚜的毒杀活性逐渐升高,即LC50值逐渐降低,但其共毒系数有所改变,其中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以0.1:16.9~0.75:16.25比例混合,其CTC值大于120,均表现出增效作用。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含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的杀虫组合物,当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占总含量的17%时,甲维盐和丁硫克百威按照质量比0.25:16.75~1:16比例混配后,在防治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和棉蚜时,均具有明显的增效或相加作用,尤其是按照0.5:16.5~0.75:16.25比例混配后,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单一制剂相比,不但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提高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而且扩大杀虫谱,兼治多种害虫,减少了用药次数和用药量,节约了用药成本,且对作物安全性良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