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与本地品种花期相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黄淮地区芝麻生产上应用的栽培种来源单一,遗传基础狭隘,通过利用现有品种很难选育出有很大突破的理想品种。芝麻起源于热带,种质资源相对丰富,有利用价值的优良基因。为了丰富和改进黄淮地区的芝麻品种,通常会采用引入热带芝麻品种的方式,通过杂交的方式,将热带芝麻品种的基因导入黄淮地区品种中。然而芝麻作为典型的短日植物,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容易受到不适宜的光周期的影响,而出现开花抑制或者推迟开花的现象,导致与本地的芝麻品种花期不遇,无法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这就成为了在黄淮地区引入热带芝麻品种基因的最大障碍。
为了克服上述障碍,传统的做法是在海南等热带地区建立育种基地,将黄淮地区芝麻品种带入海南进行杂交,这就需要人员长期在海南进行管理经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大多数芝麻育种单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
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成本低、易于操作和控制,适于推广应用,能够解决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与本地品种花期相遇的技术问题的方法,对黄海地区芝麻品种的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与本地品种花期相遇的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与本地品种花期相遇的方法,包括将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播种出苗,待芝麻苗生长至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对芝麻苗进行以下处理:6~8小时光照、16~18小时遮光,光照和遮光交替进行,连续处理24~26天。
优选的,对芝麻苗进行以下处理:7小时光照、17小时遮光,光照和遮光交替进行,连续处理25天。
优选的,对芝麻苗进行光照和遮光处理的过程中,每天上午9时开始光照处理,持续7小时,下午16时进行遮光处理至次日上午9时。
可选的,所述热带芝麻品种与黄淮地区本地品种同时播种。
可选的,所述热带芝麻品种的播种时间为6月4日至6月11日。
可选的,所述热带芝麻品种的播种时间为6月8日。
本发明方法中只需将热带芝麻品种与黄淮地区本地品种同时进行播种,在光照处理过程中,采用自然光照即可。
由于芝麻生长的特殊性,其对光周期具有敏感期,错过敏感期后导致不能正常开花,或者延迟开花,本发明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与本地品种花期相遇的方法,将热带芝麻品种直接在黄淮地区进行种植,创造性的选择在芝麻苗生长至合适的生育期(第一片真叶展开)后进行光照和遮光的光周期处理,并且进一步的选择光照、遮光的时间(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进行光照处理)以及光周期处理的持续时间(24~26天,优选25天),使得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正常开花,并与本地品种花期相遇,在黄淮地区当地即可进行热带芝麻品种与本地品种的杂交育种过程。相比传统在海南等热带地区育种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成本低,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埃塞俄比亚的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播种,不进行任何人为光照干涉,按照黄淮地区本地品种的种植方法和田间水肥和害虫管理方法,开花时间比本地品种推迟近一个月,与本地品种花期不遇,无法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育种。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与本地品种花期相遇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按照5米行长,3行一区,0.4米行距的方式,在6月8日同时播种埃塞俄比亚芝麻品种和当地品种,6月13日左右播种的芝麻全部出苗,且出苗齐、全、匀、壮;
2)当地品种在田间自然光照生长;6月20日左右埃塞俄比亚芝麻品种的芝麻苗生长至出现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后,在埃塞俄比亚芝麻品种的芝麻苗的上方利用不透光的黑色厚帆布搭棚遮光,在上午9时揭去帆布进行光照处理至下午16时罩上帆布进行遮光处理,每天按照该光照和遮光交替处理的方式连续处理25天,在7月15日停止光照和遮光交替处理,在自然环境下生长;
3)7月20日,埃塞俄比亚芝麻品种与当地品种同时开花,花期相遇,可进行杂交授粉。
本实施例中播种芝麻的土壤类型为黏土,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小麦,6月5日收割小麦,小麦收割后及时旋耕三次,旋耕后镇压。本实施例芝麻整个生长期进行常规的间定苗、拔草、施肥、追肥和害虫处理。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任何热带芝麻品种在黄淮地区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