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竹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作电力用竹梯的竹子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和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和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记载有70余属,1千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它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日可生长0.3米),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
秋冬时,竹芽还没有长出地面,这时挖出来就叫冬笋,春天,竹笋长出地面就叫春笋。冬笋和春笋都是中国菜品里常见的食物。春天时,竹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过一场透雨,春笋就会以很快的速度长出地面。
传统的竹子种植方法多数都是只单纯的设置竖水沟,使复合肥撒在水沟内,不能使种根与水和复合肥充分接触,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且使种根与水和复合肥接触需要的时间长,从而导致种根不能够计时与养分计时的接触,从而影响种根的成活率,从而给人们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另外,在电力公司中,需要在户外施工或者抢修线缆,经常需要使用竹梯而电力公司使用的竹梯不同于家用梯子,对竹梯的负荷强度有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电力用竹梯的竹子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传统的竹子种植方法多数都是只单纯的设置竖水沟,使复合肥撒在水沟内,不能使种根与水和复合肥充分接触,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且使种根与水和复合肥接触需要的时间长,从而导致种根不能够计时与养分计时的接触,从而影响种根的成活率,从而给人们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作电力用竹梯的竹子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母竹选择:每年的3月初,选择生长旺盛的3-5年的竹子,取其周围一定长度的竹根作为种根,且每个种根必须带有竹鞭。
S2、土地整理:首先,将土地整理平整,然后均匀撒施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使用旋耕机进行松土,将土和生物有机肥混合均匀,再给土地设置竖水沟和横水沟,且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的距离为50-80厘米,每两个横水沟之间的距离为40-60厘米,且竖水沟和横水沟的深度均为20-30厘米,且横水沟和竖水沟的宽度均为20-40厘米,将横水沟和竖水沟的两端堵住,再往横水沟和竖水沟内均匀撒施一定量的复合肥。
S3、种根移植:将选取的种根进行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再使用0.5mg/L吲哚乙酸溶液和20g/L蔗糖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泡20-50分钟,再将种根横向埋入每两个横水沟和每两个竖水沟围成的地面内,再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轻轻压实,再使用地膜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进行覆盖,使用湿土将地膜的边缘进行压实。
S4、田间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除草和施肥。
优选的,所述母竹选择步骤中,种根的选取长度为10-15厘米。
优选的,所述土地整理步骤中,每亩生物有机肥的撒施量为1000-1300千克,每亩复合肥的撒施量为50-80千克。
优选的,所述种根移植步骤中,种根处理的温度为5-10℃,且处理的时间为1-1.5小时。
优选的,所述田间管理步骤中,施肥的方式可以为撒施和埋施,其中,撒施是将复合肥均匀撒在竖水沟和横水沟内,并及时往竖水沟和横水沟内浇水,埋施是使用铁锹在竹苗附近挖坑,将复合肥撒在坑内,并用湿土覆盖且压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竖水沟和横水沟,且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的距离为50-80厘米,每两个横水沟之间的距离为40-60厘米,且横水沟和竖水沟的宽度均为20-30厘米,并且在每两个横水沟和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种植种根,从而使水和复合肥能过及时的与种根接触,且接触均匀,从而使种根能够及时的与养分接触,从而提高了种根的成活率,且防止养分浪费,避免了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本发明通过设置竖水沟、横水沟以及两种施肥的方式,使竹子的浇水和施肥更加方便,从而使田间的管理更加方便,减轻了人们的工作量,且节省了成本,便于大规模种植,且采用竹根作为种根,再使用0.5mg/L吲哚乙酸溶液和20g/L蔗糖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泡20-50分钟,从而促使种根的生长,提高了种根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作电力用竹梯的竹子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母竹选择:每年的3月初,选择生长旺盛的3-5年的竹子,取其周围一定长度的竹根作为种根,且种根的选取长度为10-15厘米,且每个种根必须带有竹鞭。
S2、土地整理:首先,将土地整理平整,然后均匀撒施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且生物有机肥每亩的撒施量为1000-1300千克,使用旋耕机进行松土,将土和生物有机肥混合均匀,再给土地设置竖水沟和横水沟,且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的距离为50-80厘米,每两个横水沟之间的距离为40-60厘米,且竖水沟和横水沟的深度均为20-30厘米,且横水沟和竖水沟的宽度均为20-40厘米,将横水沟和竖水沟的两端堵住,再往横水沟和竖水沟内均匀撒施一定量的复合肥,且每亩复合肥的撒施量为50-80千克。
S3、种根移植:将选取的种根在温度为5-10℃条件下进行低温处理,且处理的时间为1-1.5小时,再使用0.5mg/L吲哚乙酸溶液和20g/L蔗糖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泡20-50分钟,再将种根横向埋入每两个横水沟和每两个竖水沟围成的地面内,再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轻轻压实,再使用地膜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进行覆盖,使用湿土将地膜的边缘进行压实。
S4、田间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除草和施肥,施肥的方式可以为撒施和埋施,其中,撒施是将复合肥均匀撒在竖水沟和横水沟内,并及时往竖水沟和横水沟内浇水,埋施是使用铁锹在竹苗附近挖坑,将复合肥撒在坑内,并用湿土覆盖且压实。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制作电力用竹梯的竹子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母竹选择:每年的3月初,选择生长旺盛的3年的竹子,取其周围一定长度的竹根作为种根,且种根的选取长度为10厘米,且每个种根必须带有竹鞭。
S2、土地整理:首先,将土地整理平整,然后均匀撒施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且生物有机肥每亩的撒施量为1000千克,使用旋耕机进行松土,将土和生物有机肥混合均匀,再给土地设置竖水沟和横水沟,且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每两个横水沟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且竖水沟和横水沟的深度均为20厘米,且横水沟和竖水沟的宽度均为20厘米,将横水沟和竖水沟的两端堵住,再往横水沟和竖水沟内均匀撒施一定量的复合肥,且每亩复合肥的撒施量为50千克。
S3、种根移植:将选取的种根在温度为5℃条件下进行低温处理,且处理的时间为1小时,再使用0.5mg/L吲哚乙酸溶液和20g/L蔗糖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泡20分钟,再将种根横向埋入每两个横水沟和每两个竖水沟围成的地面内,再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轻轻压实,再使用地膜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进行覆盖,使用湿土将地膜的边缘进行压实。
S4、田间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除草和施肥,施肥的方式可以为撒施和埋施,其中,撒施是将复合肥均匀撒在竖水沟和横水沟内,并及时往竖水沟和横水沟内浇水,埋施是使用铁锹在竹苗附近挖坑,将复合肥撒在坑内,并用湿土覆盖且压实。经过详细统计,竹根的成活率在79%左右。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制作电力用竹梯的竹子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母竹选择:每年的3月初,选择生长旺盛的4年的竹子,取其周围一定长度的竹根作为种根,且种根的选取长度为13厘米,且每个种根必须带有竹鞭。
S2、土地整理:首先,将土地整理平整,然后均匀撒施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且生物有机肥每亩的撒施量为1200千克,使用旋耕机进行松土,将土和生物有机肥混合均匀,再给土地设置竖沟和横水沟,且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的距离为70厘米,每两个横水沟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且竖水沟和横水沟的深度均为25厘米,且横水沟和竖水沟的宽度均为30厘米,将横水沟和竖水沟的两端堵住,再往横水沟和竖水沟内均匀撒施一定量的复合肥,且每亩复合肥的撒施量为65千克。
S3、种根移植:将选取的种根在温度为8℃条件下进行低温处理,且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再使用0.5mg/L吲哚乙酸溶液和20g/L蔗糖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泡35分钟,再将种根横向埋入每两个横水沟和每两个竖水沟围成的地面内,再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轻轻压实,再使用地膜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进行覆盖,使用湿土将地膜的边缘进行压实。
S4、田间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除草和施肥,施肥的方式可以为撒施和埋施,其中,撒施是将复合肥均匀撒在竖水沟和横水沟内,并及时往竖水沟和横水沟内浇水,埋施是使用铁锹在竹苗附近挖坑,将复合肥撒在坑内,并用湿土覆盖且压实。经过详细统计,竹根的成活率在82%左右。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制作电力用竹梯的竹子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母竹选择:每年的3月初,选择生长旺盛的5年的竹子,取其周围一定长度的竹根作为种根,且种根的选取长度为15厘米,且每个种根必须带有竹鞭。
S2、土地整理:首先,将土地整理平整,然后均匀撒施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且生物有机肥每亩的撒施量为1300千克,使用旋耕机进行松土,将土和生物有机肥混合均匀,再给土地设置竖水沟和横水沟,且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的距离为80厘米,每两个横水沟之间的距离为60厘米,且竖水沟和横水沟的深度均为30厘米,且横水沟和竖水沟的宽度均为40厘米,将横水沟和竖水沟的两端堵住,再往横水沟和竖水沟内均匀撒施一定量的复合肥,且每亩复合肥的撒施量为80千克。
S3、种根移植:将选取的种根在温度为10℃条件下进行低温处理,且处理的时间为1.5小时,再使用0.5mg/L吲哚乙酸溶液和20g/L蔗糖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泡50分钟,再将种根横向埋入每两个横水沟和每两个竖水沟围成的地面内,再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轻轻压实,再使用地膜将埋有种根的位置进行覆盖,使用湿土将地膜的边缘进行压实。
S4、田间管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浇水、除草和施肥,施肥的方式可以为撒施和埋施,其中,撒施是将复合肥均匀撒在竖水沟和横水沟内,并及时往竖水沟和横水沟内浇水,埋施是使用铁锹在竹苗附近挖坑,将复合肥撒在坑内,并用湿土覆盖且压实。经过详细统计,竹根的成活率在80%左右。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竖水沟和横水沟,且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的距离为50-80厘米,每两个横水沟之间的距离为40-60厘米,且横水沟和竖水沟的宽度均为20-30厘米,并且在每两个横水沟和每两个竖水沟之间种植种根,从而使水和复合肥能过及时的与种根接触,且接触均匀,从而使种根能够及时的与养分接触,从而提高了种根的成活率,且防止养分浪费,避免了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竖水沟、横水沟以及两种施肥的方式,使竹子的浇水和施肥更加方便,从而使田间的管理更加方便,减轻了人们的工作量,且节省了成本,便于大规模种植,且采用竹根作为种根,再使用0.5mg/L吲哚乙酸溶液和20g/L蔗糖溶液的混合溶液浸泡20-50分钟,从而促使种根的生长,提高了种根的成活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