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养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7220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蓄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林下养鸡方法。



背景技术:

林下养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散养肉鸡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林间空隙,节省了养殖成本,扩大了肉鸡的活动范围,实现肉鸡的绿色养殖,利用林下空间养鸡,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可较好地发掘农民群众参予的积极性,针对林地面积大的现实,为了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利用林下空间养鸡,已成为当前农民的重要选择,林下空间的草丛的各种肉虫,可供首批鸡的生长的蛋白质需要,此外,还需科学进行配料饲养,疫病防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下养鸡方法,(1)选择成片树林,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树林周边设置围栏,防止鸡被害和丢失;(2)在放养场地内种植的耐阴、耐践踏、抗逆性强的优良牧草品种,在林下牧鸡草地中间建鸡舍,进行划区轮牧;(3)早上5:30-6:30将鸡放入树林中觅食青草、草仔、菌类和各种昆虫,并在树林中定点投放饲料,晚上6:00-7:00将鸡赶进鸡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林下牧鸡草地种植的为优良牧草,品种包括白三叶、大翼豆、紫花苜蓿、狗尾草、百喜草、红三叶、蔓荆子、覆盆子、金银花、药用决明、山麦冬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玉米30-40份,高粱10-20份,黄豆10-15份,小麦15-20份,苜蓿粉8-10份,马蹄6-8份,苹果5-6份,胡萝卜5-6份,黑木耳4-6份,红虫粉2-3份,食用油3-4份,食盐0.1-0.2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玉米、高粱、小麦、黄豆按比例混合后粉碎,过筛得粉末;(2)马蹄、苹果、胡萝卜、黑木耳、混合后加工成粉末,再将粉末(1)与粉末(2)混合加红虫粉、苜蓿粉、食用油、食盐、加适量水,加热搅成糊状,烘干即得本发明饲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传统林下养鸡配料单一问题,以蛋白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的马蹄、苜蓿粉取代传统蛋白饲料,不仅蛋白质含量满足肉鸡生长所需,还提供其他多种营养;加入的胡萝卜、苹果、黑木耳提供丰富的氨基以及各类维生素,保证了饲料营养,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同时在林牧草地种植中草药植物具有抗病的作用,本发明降低了传统林下养鸡过程中高蛋白饲料的用量,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增加鸡的抗病能力,成活率高,减少养殖户的损失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下养鸡方法,(1)选择成片树林,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树林周边设置围栏,防止鸡被害和丢失;(2)在放养场地内种植的耐阴、耐践踏、抗逆性强的优良牧草品种,在林下牧鸡草地中间建鸡舍,进行划区轮牧;(3)早上5:30-6:30将鸡放入树林中觅食青草、草仔、菌类和各种昆虫,并在树林中定点投放饲料,所述定点投放饲料是早上9:00-9:30在专门地点饲喂,吃完即刻将所剩余的饲料收走,下午2:00-3:00在专门地点再次饲喂,并喂水一次,晚上6:00-7:00将鸡赶进鸡舍。

所述林下牧鸡草地种植的为优良牧草,品种包括白三叶、大翼豆、紫花苜蓿、狗尾草、百喜草、红三叶、蔓荆子、覆盆子、金银花、药用决明、山麦冬等,其中中草药植物占所述牧草比例的10%。

所述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玉米30-40份,高粱10-20份,黄豆10-15份,小麦15-20份,苜蓿粉8-10份,马蹄6-8份,苹果5-6份,胡萝卜5-6份,黑木耳4-6份,红虫粉2-3份,食用油3-4份,食盐0.1-0.2份。

所述饲料的具体重量份的组分配制为:玉米35份,高粱15份,黄豆12份,小麦18份,苜蓿粉9份,马蹄7份,苹果5.5份,胡萝卜5.5份,黑木耳5份,红虫粉2.5份,食用油3.5份,食盐0.15份。

所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玉米、高粱、小麦、黄豆按比例混合后粉碎,过筛得粉末;(2)马蹄、苹果、胡萝卜、黑木耳、混合后加工成粉末,再将粉末(1)与粉末(2)混合加红虫粉、苜蓿粉、食用油、食盐、加适量水,加热搅成糊状,烘干即得本发明饲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传统林下养鸡配料单一问题,以蛋白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的马蹄、苜蓿粉取代传统蛋白饲料,不仅蛋白质含量满足肉鸡生长所需,还提供其他多种营养;加入的胡萝卜、苹果、黑木耳提供丰富的氨基以及各类维生素,保证了饲料营养,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同时在林牧草地种植中草药植物具有抗病的作用,本发明降低了传统林下养鸡过程中高蛋白饲料的用量,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增加鸡的抗病能力,成活率高,减少养殖户的损失与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