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0128阅读:1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红树林种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红树林是全球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虽然仅占全球海岸面积0.5%,但是红树林输出到海洋的碳却占全球森林输出量的11%,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碳累积量的15%也来自红树林,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全球红树林面积锐减35%,平均每年减少2.1%,超过热带雨林和珊瑚礁的减速,引起红树林湿地碳库的丧失的同时也减弱了全球红树林湿地的固碳能力。因此,通过植被恢复的方式提高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之一。

近年来,红树林的保护与恢复广泛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世界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红树林恢复。我国在红树林种植技术和生态恢复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中国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红树植物胚轴苗繁育方法”(CN1147217C)和红树植物种子萌芽保护杯(CN 2604866Y)等,为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及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但目前,红树林种植多以保证红树林植被的成活率和覆盖度为首要目标,并且在实践中常采用单一物种进行种植,未考虑红树林湿地功能的提升或恢复,也造成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的弱化。我国目前红树林以退化和次生林为主,林分结构极其单一,以单一乔木或单一灌木为主。相比之下,保存较好的天然红树林因其具有多层次的乔木和灌木复合结构,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累积率和更高的固碳能力。因此,提出一套可有效提高湿地固碳能力的种植技术对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国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改变当前红树林种植时多采用单一品种造林以及红树林次生林植物群落结构单一,造成的红树林植被生物固碳能力不能更大化的的问题,提供操作性强,可用于提升单位面积红树林植物对太阳能吸收转化效率和植被固碳能力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中的方法选择宜林地,针对已确定种植地的项目,若种植地不能满足宜林条件,则可对种植地进行生境改造;

2)根据种植地所属的气候条件选择可用于种植的红树林物种,并根据种植地的生境特征以及各物种的生物固碳能力等因素,进一步筛选乔木物种以及可搭配种植的灌木物种;

3)根据筛选出的物种,确定苗木类型用于种植;

4)采用乔木和灌木混交种植技术构建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实现对太阳能吸收转化和生境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单位面积红树林生物固碳量。

在步骤1)中,所述宜林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修复地气候条件、滩涂高程、水体盐度、水动力条件和底质类型等。

在步骤2)中,所述筛选乔木物种以及可搭配种植的灌木物种可筛选具有较强生物固碳能力的乔木物种以及可搭配种植的灌木物种;所述乔木物种可选自秋茄、木榄、海桑、无瓣海桑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搭配种植的灌木物种可采用具有耐阴能力的物种,所述具有耐阴能力的物种可选自桐花树、老鼠簕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3)中,所述苗木类型可根据不同物种繁殖体特征选择苗木类型,所述苗木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秋茄、木榄、海桑、无瓣海桑、桐花树、老鼠簕等;秋茄和木榄等显胎生且胚轴个体较大的物种采用插植胚轴的方式为主进行种植,海桑、无瓣海桑、桐花树和老鼠簕等隐胎生或者以种子繁殖的物种采用实生苗进行种植。

在步骤4)中,所述乔木物种采用0.5~4株/m2的密度进行种植,所述灌木物种可采用同等密度或者更高密度间种于乔木物种植株中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根据宜林地条件选择具有较强固碳能力的乔木型红树林物种及耐阴能力较强的灌木型红树林物种;

2、将选择的乔木物种和灌木物种搭配混交种植,构建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提高单位面积植物对太阳能吸收转化效率和植物生物量的积累,从而提高红树林固碳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秋茄与桐花树搭配种植立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秋茄与桐花树搭配种植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和2。以下给出具体实施例。

步骤一,某湿地通过人工围堰填土形成了若干岛型潮滩湿地,底质类型为泥质或泥沙质;这些湿地的高程为黄零1.8m以上,高于当地红树林宜林地高程1。根据《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综合考虑该区域的水体盐度、水动力条件和气候条件等,确定该区域满足红树林的宜林条件。

步骤二,某红树林自然分布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自然分布的红树林物种有秋茄、木榄、白骨壤、桐花树和老鼠簕等。该物种为耐寒种,目前已被成功引种。尽管木榄也能成活并且繁殖,但考虑到该地区木榄数量较少且其生长速率与秋茄接近,本处选择秋茄2作为主体的乔木物种进行红树林种植。此外,综合考虑地区分布、数量、生长和耐阴性等特点,灌木物种选择桐花树3。

步骤三,根据选择的红树林物种,进一步确定种植时选用的苗木类型秋茄2采用胚轴插植。秋茄2为显胎生物种,其繁殖体为胚轴,胚轴长度可达20cm以上。国内在开展秋茄2种植时以插植胚轴为主方式,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并且在宜林地成活率较好;因此采用插植胚轴的方式种植秋茄。桐花树3为隐胎生物种,胚轴短小,不适合直接插植,采用1年生实生苗进行种植。

步骤四,采用混交种植技术。目前某地区开展秋茄2种植时,种植密度多为1~6株/m2,本处设计秋茄种植密度为2.5株/m2。同样,以2.5株/m2的规格设计桐花树的种植密度。种植时,以D1规格80cm×50c的种植秋茄胚轴,后以同样的规格D2将桐花树实生苗种植于秋茄中间,最终形成以秋茄1为建群种,桐花树2为林下灌木层的植被群落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红树林生物固碳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