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诱杀蚂蚁蟑螂用的药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32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害虫的工具,具体指的是一种新型诱杀蚂蚁蟑螂用的药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人类经常受到各种有害昆虫如蟑螂、蚂蚁及蚊虫等的滋扰,为了防治这些有害昆虫,人们想出各种方法装置要来消灭这些害虫。传统的方法一般使用杀虫药要毒死这些害虫,但杀虫药直接置放在外面容易虽然可以杀死害虫,但害虫死亡后会被大量分散,不能实现害虫的集中消灭。而且杀虫药直接置放在外界,这样容易被其他动物或人误食,对人或其他动物的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诱杀蚂蚁蟑螂用的药盒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诱杀蚂蚁蟑螂用的药盒装置,包括底盘和上盖,所述底盘的中部设有一圈分隔设置的置药止档片,底盘的侧壁上部设有多个用于蚂蚁蟑螂爬入的爬行通孔,且底盘的侧壁下部设有一圈用于卡固上盖的卡扣。所述上盖的外缘匹配卡入到所述底盘内,且上盖的中部具有一个下沉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部形成一个置药腔,且该凹陷部的下缘匹配卡固在所述卡扣上。所述置药腔对应设于所述置药止档片的上方,且置药腔的内腔顶部安装有一个悬挂中轴,所述悬挂中轴的外围套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安装有滑动内筒,所述滑动内筒的下部安装有置药盘,所述的弹簧安装在悬挂中轴和滑动内筒之间,且所述滑动内筒的上部设有止档于弹簧上部的管肩结构。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对应于爬行通孔的开口;且上盖的中部设有固定在置药腔外部的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药盒装置能够将杀虫药集中在一个指定位置,而且杀虫药放在盒内,能够将杀死的害虫集中,解决了害虫死亡后不集中的问题。进一步,杀虫药被收容在内,而采用的凹陷部为下沉式的设计,这样儿童或宠物即使直接伸手从爬行通孔和开口进入到药盒内,也无法触碰到凹陷部内部的杀虫药,彻底地解决了杀虫药被其他动物或人误食的问题,大大地增加了药盒使用的安全性。另外,为了保证人们在加入杀虫药时的方便性,设置了滑动内筒和悬挂中轴能够相对的滑动,在加药时从置药腔内抽出滑动内筒,进而在置药盘上加入杀虫药,完成加药后,自动回到最佳的内缩位置,使用十分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诱杀蚂蚁蟑螂用的药盒装置,包括底盘1和上盖2,底盘1的中部设有一圈分隔设置的置药止档片3,底盘1的侧壁上部设有多个用于蚂蚁蟑螂爬入的爬行通孔4,且底盘1的侧壁下部设有一圈用于卡固上盖2的卡扣5。上盖2的外缘匹配卡入到底盘1内,且上盖2的中部具有一个下沉的凹陷部6,凹陷部6的内部形成一个置药腔7,且该凹陷部6的下缘匹配卡固在所述卡扣5上。置药腔7对应设于置药止档片3的上方,且置药腔的内腔顶部安装有一个悬挂中轴8,悬挂中轴8的外围套有一弹簧9,弹簧9的外侧安装有滑动内筒10,所述滑动内筒10的下部安装有置药盘11,弹簧9安装在悬挂中轴和滑动内筒之间,且所述滑动内筒10的上部设有止档于弹簧上部的管肩结构12。上盖2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对应于爬行通孔4的开口13;且上盖2的中部设有固定在置药腔7外部的把手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手动抽出置药盘11,在置药盘11内加入杀虫药,放开后,滑动内筒10由于弹簧的作用,往置药腔7内缩入,缩入后置药盘11回到工作位置,当上盖2和底盘1合上后,置药盘11恰好落到置药止档片3之间,这样蚂蚁蟑螂就能轻松地爬到置药盘上。杀虫时,杀虫剂散发出引诱气味,诱导蚂蚁蟑螂从爬行通孔4和开口13盘入到内部,再到置药盘11上食用杀虫药,食用后被杀虫药毒死,毒死后的蚂蚁蟑螂一般保留在置药盘上。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