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鼠代谢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3808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鼠饲养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饲养小鼠的小鼠饲养笼。



背景技术:

小鼠是由小家鼠演变而来。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1000多近交系和独立的远交群。早在17世纪就有人用小鼠做实验,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由于小鼠体小,饲养管理方便,易于控制,生产繁殖快,研究最深,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已拥有大量的近交系、突变系和封闭群,因此在各种实验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多。目前,常见的小鼠饲养笼为整体的钢丝网笼,小鼠可直接看到笼外的情景。由于小鼠天生胆小怕惊,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容易被生人惊扰。对于小鼠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而且在动物实验中,饲养小鼠需要频繁观察,小鼠受到刺激的频率较高,会影响其正常生长,而且频繁受刺激的小鼠的生理参数准确度较低,造成实验获得的数据的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验鼠代谢笼,本实用新型用于饲养小鼠时,隐蔽性较好,同时通风透气性能也较佳,有利于小鼠的成长,在笼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丝网,在丝网底部可放置托盘,收集小鼠的排泄物,以方便进行化验分析,从而有助于获取准确的实验数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实验鼠代谢笼,包括笼体和笼盖,所述笼盖为钢丝网,笼盖盖在笼体的上方,所述笼盖由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构成,所述笼盖上设置有V型部,所述V型部向笼体内凹陷,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在V型部设置有喂水瓶。所述笼体的底部设置有丝网,在所述丝网与笼体底部之间留有空腔,所述笼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开口位置处可将托盘插入丝网与笼体底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网与笼体底部的距离为20~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网为不锈钢丝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笼体的宽度为30~40cm,长度为60~70cm,高度为30~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孔为矩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孔的尺寸为宽5mm,长10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鼠代谢笼,本实用新型用于饲养小鼠时,隐蔽性较好,同时通风透气性能也较佳,有利于小鼠的成长,在笼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丝网,在丝网底部可放置托盘,收集小鼠的排泄物,以方便进行化验分析,从而有助于获取准确的实验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喂水瓶;2、笼体;3、笼盖;4、侧壁;5、V型部;6、通气孔;7、丝网;8、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实验鼠代谢笼,包括笼体2和笼盖3,所述笼盖3为钢丝网,笼盖3盖在笼体2的上方,所述笼盖3由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构成,所述笼盖3上设置有V型部5,所述V型部5向笼体2内凹陷,所述笼体2的侧壁4上设置有通气孔6,在V型部5设置有喂水瓶1,将喂水瓶1直接倒置向下放置在V型部5,方便快捷,便于为小鼠喂水。所述笼体2的底部设置有丝网7,在所述丝网7与笼体2底部之间留有空腔,所述笼体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8,开口8位置处可将托盘插入丝网7与笼体2底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丝网7与笼体2底部的距离为20~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丝网7为不锈钢丝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笼体2的宽度为30~40cm,长度为60~70cm,高度为30~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通气孔6为矩形孔,在笼体2的下侧设置通气孔,可促进笼体2内通风透气,防止笼体内潮湿。所述矩形孔的尺寸为宽5mm,长10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鼠代谢笼,本实用新型用于饲养小鼠时,隐蔽性较好,同时通风透气性能也较佳,有利于小鼠的成长,在笼体2的底部还设置有丝网7,在丝网7底部可放置托盘,收集小鼠的排泄物,以方便进行化验分析,从而有助于获取准确的实验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