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解决传统的喂鸟设备在吸引鸟类的同时由于体积过大,不能很好的融入自然环境当中,且饵料容易被积水浸泡腐烂变质的问题;以及喂鸟桌食料投放不便,且喂鸟桌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包括用于盛放饵料的料盒,各料盒共同连接同一圆饼状固定盘,固定盘滑动套接有一套筒,扭转弹簧的扭臂分别与挡板和料盒下端配合,套筒内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定滑轮,定滑轮上配合设有一调节绳,调节绳的一端与固定盘连接,调节绳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盘并位于套筒外部;套筒的外侧的上端向外向下延伸设有挡雨部,套筒下端中部设有一凸出的圆柱形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可方便的固定在树木或者墙壁中。
【专利说明】
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鸟料投喂设备,特别是涉及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
【背景技术】
[0002]人类活动的促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是要获得舒适的环境,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营造一定的自然景观用来美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是由于不是原生态的环境,因此城市的绿景观中很少有野生鸟类的活动迹象。为了增强自然景观的可观赏性,因此通常需要设置一定的设备来吸引鸟类,广泛采用方法就是在人造自然景观中,如公园等,设置鸟类投料装置,通过鸟食来吸引鸟类。但是传统的喂鸟设备其体积较大较难融入自然环境中去,另由于雨水等原因,投料装置中的食料容易被积水浸泡变质,影响鸟类的健康;另外喂鸟桌在安装时,势必需要能够快速固定于树木上,且能够方便拆卸,但是现有的喂鸟桌为通过支撑杆支撑于顶端,造成食料投放不便,且安装和拆卸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喂鸟设备在吸引鸟类的同时由于体积过大,不能很好的融入自然环境当中,且饵料容易被积水浸泡腐烂变质的问题;以及喂鸟桌食料投放不便,且喂鸟桌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0004]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盛放饵料的料盒,料盒为多个且成环形分布,各料盒共同连接同一圆饼状固定盘,固定盘滑动套接有一套筒,料盒位于套筒外部;料盒为上端开口的盒体结构,盒体外侧挡板的下端通过枢轴与盒体内壁形成转动连接,枢轴上套接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扭臂分别与挡板和料盒下端配合形成挡板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翻转并在扭转弹簧作用下上翻恢复的结构,套筒内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定滑轮,定滑轮上配合设有一调节绳,调节绳的一端与固定盘连接,调节绳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盘并位于套筒外部;套筒的外侧的上端向外向下延伸设有挡雨部,挡雨部超出料盒的外边沿形成对料盒防护落水的结构;挡雨部与挡板正投影相对处竖直设有与挡板配合的顶杆,顶杆下端与挡板之间设有空间,形成固定盘带动料盒上移过程中逐渐接触顶杆,挡板下翻的结构;套筒下端中部设有一凸出的圆柱形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转动固定连接有一固定部,固定部下端设有尖端和粗牙螺纹,粗牙螺纹与木质材料配合形成自攻固定。
[0005]所述的套筒为封闭的圆柱形筒体结构,套筒外周面上设有多个竖直方向的滑槽,滑槽上端开放,挡雨部下端设有与套筒筒壁对应的环形凸缘,凸缘下端与滑槽上端之间通过法兰结构固定连接。
[0006]所述的定滑轮通过滑轮座连接在凸缘围设成空间的上端,套筒的下端设有一穿孔,调节绳的一端穿过该穿孔露出于套筒外部。
[0007]所述的料盒包括一开口径向朝向外侧的U型部,U型部下端设有底板,底板不超出U型部长度,所述的挡板倾斜位于U型部内。
[0008]所述的连接柱下端过盈配合有一轴承,固定部上端设有与轴承外圈过盈配合的连接孔,连接孔外壁处设有与轴承外圈圆周面紧固配合紧钉螺丝,形成固定部与连接柱的转动固定连接,所述尖端位于固定部的下端,粗牙螺纹位于尖端的圆周面上。
[0009]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可方便的固定在树木或者墙壁中,并能通过喷涂与自然景观更为相融,且挡雨部可有效防止雨水进入。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盘、料盒和挡雨部部分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包括用于盛放饵料的料盒I,料盒I为多个且成环形分布,各料盒I共同连接同一圆饼状固定盘2,固定盘2滑动套接有一套筒3,料盒I位于套筒3外部;料盒I为上端开口的盒体结构,盒体外侧挡板4的下端通过枢轴与盒体内壁形成转动连接,枢轴上套接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扭臂分别与挡板4和料盒I下端配合形成挡板4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翻转并在扭转弹簧作用下上翻恢复的结构,套筒3内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定滑轮5,定滑轮5上配合设有一调节绳6,调节绳6的一端与固定盘2连接,调节绳6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盘2并位于套筒3外部;套筒3的外侧的上端向外向下延伸设有挡雨部7,挡雨部7超出料盒I的外边沿形成对料盒I防护落水的结构;挡雨部7与挡板4正投影相对处竖直设有与挡板4配合的顶杆8,顶杆8下端与挡板4之间设有空间,形成固定盘2带动料盒I上移过程中逐渐接触顶杆8,挡板4下翻的结构;套筒3下端中部设有一凸出的圆柱形连接柱9,所述的连接柱9转动固定连接有一固定部1,固定部10下端设有尖端11和粗牙螺纹12,粗牙螺纹12与木质材料配合形成自攻固定;所述的套筒3为封闭的圆柱形筒体结构,套筒3外周面上设有多个竖直方向的滑槽13,滑槽13上端开放,挡雨部7下端设有与套筒3筒壁对应的环形凸缘14,凸缘14下端与滑槽13上端之间通过法兰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的定滑轮5通过滑轮座连接在凸缘14围设成空间的上端,套筒3的下端设有一穿孔15,调节绳6的一端穿过该穿孔15露出于套筒3外部;所述的料盒I包括一开口径向朝向外侧的U型部la,U型部Ia下端设有,不超出U型部Ia长度,所述的挡板4倾斜位于U型部Ia内;所述的连接柱9下端过盈配合有一轴承17,固定部10上端设有与轴承17外圈过盈配合的连接孔18,连接孔18外壁处设有与轴承17外圈圆周面紧固配合紧钉螺丝19,形成固定部10与连接柱9的转动固定连接,所述尖端11位于固定部10的下端,粗牙螺纹12位于尖端11的圆周面上。
[0014]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固定盘2置于套筒3内,由于滑槽13上端一直到达套筒3的上边沿,因此固定盘2可直接放入套筒3,此时料盒I位于套筒3外部,套筒3安装完毕后将调节绳6穿过定滑轮5,且调节绳6—端与固定盘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穿孔15位于套筒3外,此时将挡雨部7与套筒3通过法兰结构固定连接,拉动调节绳6固定盘2上升,直至顶杆8与挡板4对应且接触,安装完毕后根据安装地的自然环境选择喷涂的颜色,使得其与环境相融合,另将鸟食放入料盒I内,通过倒圆锥型尖端11扎入树木中,然后转动固定部10,尖端11利用粗牙螺纹12实现自攻并不断深入树木中,实现稳固的固定连接,然后可拉动调节绳6,使得顶杆8压低挡板4,挡板4翻转实现食料的向外滚落;还可以,当雨天使用时,根据雨水的下落斜度可调节料盒I与挡雨部7之间的距离,防止雨水倾斜落入料盒I内,起到保护食料的作用。
[0015]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可方便的固定在树木或者墙壁中,并能通过喷涂与自然景观更为相融,且挡雨部可有效防止雨水进入。
【主权项】
1.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包括用于盛放饵料的料盒(I),其特征在于,料盒(I)为多个且成环形分布,各料盒(I)共同连接同一圆饼状固定盘(2),固定盘(2)滑动套接有一套筒(3),料盒(I)位于套筒(3)外部;料盒(I)为上端开口的盒体结构,盒体外侧挡板(4)的下端通过枢轴与盒体内壁形成转动连接,枢轴上套接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扭臂分别与挡板(4)和料盒(I)下端配合形成挡板(4)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翻转并在扭转弹簧作用下上翻恢复的结构,套筒(3)内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定滑轮(5),定滑轮(5)上配合设有一调节绳(6),调节绳(6)的一端与固定盘(2)连接,调节绳(6)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盘(2)并位于套筒(3)外部;套筒(3)的外侧的上端向外向下延伸设有挡雨部(7),挡雨部(7)超出料盒(I)的外边沿形成对料盒(I)防护落水的结构;挡雨部(7)与挡板(4)正投影相对处竖直设有与挡板(4)配合的顶杆(8),顶杆(8)下端与挡板(4)之间设有空间,形成固定盘(2)带动料盒(I)上移过程中逐渐接触顶杆(8),挡板(4)下翻的结构;套筒(3)下端中部设有一凸出的圆柱形连接柱(9),所述的连接柱(9 )转动固定连接有一固定部(10),固定部(10)下端设有尖端(11)和粗牙螺纹(12),粗牙螺纹(12)与木质材料配合形成自攻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3)为封闭的圆柱形筒体结构,套筒(3)外周面上设有多个竖直方向的滑槽(13),滑槽(13)上端开放,挡雨部(7)下端设有与套筒(3)筒壁对应的环形凸缘(14),凸缘(14)下端与滑槽(13)上端之间通过法兰结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5)通过滑轮座连接在凸缘(14)围设成空间的上端,套筒(3)的下端设有一穿孔(15),调节绳(6)的一端穿过该穿孔(15)露出于套筒(3)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盒(I)包括一开口径向朝向外侧的U型部(la),U型部(Ia)下端设有底板(Ib),底板(Ib)不超出U型部(Ia)长度,所述的挡板(4)倾斜位于U型部(Ia)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方便固定的喂鸟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柱(9)下端过盈配合有一轴承(17),固定部(10)上端设有与轴承(17)外圈过盈配合的连接孔(18),连接孔(18)外壁处设有与轴承(17)外圈圆周面紧固配合紧钉螺丝(19),形成固定部(10)与连接柱(9)的转动固定连接,所述尖端(11)位于固定部(10)的下端,粗牙螺纹(12)位于尖端(11)的圆周面上。
【文档编号】A01K39/01GK205727610SQ201620487577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杨建超
【申请人】杨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