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温室,属于种植温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种植温室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种植温室对农业有很大的帮助,不仅环境好而且生长速度也很迅速。
现有的种植温室还是以前的风格,设计与结构比较简单,实用性能不是很好,在冬天很容易使农作物受冻,在夏天也不能保证温室的通风性,温室的设计比较简单,没有杀菌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用电力维持,非常消耗能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业种植温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农业种植温室,通过在温室内部设有空气净化器可以保持空气清新,在温室内部设有空调,可以调节温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种植温室,包括温室,所述温室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显示屏、门体和水管,所述温室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空调顶部设有透风窗,所述温室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温室顶部设有照明灯和摄像头,所述照明灯和摄像头均与开关A电性连接,所述温室内部设有空气净化器,所述温室内部设有空调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室另一侧设有门体且门体通过螺旋钮与温室可拆卸连接,所述温室底部与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温室内部设有更衣室,所述温室底部设有蓄电池和微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调与温度传感器通过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管一端设有控制阀,所述水管上设有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更衣室内部设有开关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照明灯、显示屏和开关A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农业种植温室,在温室内部设有空调,配合设置于温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室内部温度控制在设置范围内,同时内部设有空气净化器,使空气保持清新,通过在温室一侧设有显示屏,可以通过显示屏来观察内部情况,温室内部设有更衣室,更衣室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来达到消毒的效果,在温室底部设有水管,来达到农作物的水分营养。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温室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温室控制示意图;
图中标号:1、温室;2、太阳能电池板;3、门体;4、更衣室;5、空调;6、空气净化器;7、控制阀;8、水管;9、太阳能控制器;10、蓄电池;11、微控制器;12、显示屏;13、摄像头;14、照明灯;15、温度传感器;16、透风窗;17、开关A;18、开关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种植温室,包括温室1,所述温室1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显示屏12、门体3和水管8,所述温室1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所述空调5顶部设有透风窗16,所述温室1一侧设有显示屏12,所述温室1顶部设有照明灯14和摄像头13,所述照明灯14和摄像头13均与开关A17电性连接,所述温室1内部设有空气净化器6,所述温室1内部设有空调5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温室1另一侧设有门体3且门体3通过螺旋钮与温室1可拆卸连接,所述温室1底部与水管8固定连接,所述温室1内部设有更衣室4,所述温室1底部设有蓄电池10和微控制器11。
所述空调5与温度传感器15通过微控制器11电性连接,可以根据温室内部温度来调节适当的温度,所述水管8一端设有控制阀7,可以控制水分的多少,所述水管8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更衣室4内部设有开关B18,可以通过开关来控制杀菌消毒装置,所述微控制器11分别与照明灯14、显示屏12和开关A17电性连接,方便通过开关来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通过太阳能控制器9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连接,为停电做好充足的电量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农业种植温室,工作时,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通过太阳能控制器,把能量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中的电能用来空调和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空位净化器可以使温室内部的空气保持清新,在温室内部设有空调,配合设置于温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室内部温度控制在设置范围内,同时,温室内部设有的更衣室,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来达到消毒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