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2020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栽培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栽培架,包括该立体栽培架采用多层金属框架;每层金属框架上均设有一个种植池;种植池内表面覆盖有防水PE膜;种植池上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采用本实用新型立体栽培架可有效进行立体栽培,方便与其它养殖系统进行水体循环利用。
【专利说明】
一种立体栽培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栽培架。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植物栽培多采用平面栽培方式,无法充分利用空间。部分采用立体栽培,也仅仅采用支架,进行多盆植物放置,种植麻烦。且各种植盆盆底设有漏水孔,无法对种植水体进行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进行水体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用栽培架。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栽培架,该立体栽培架采用多层金属框架;每层金属框架上均设有一个种植池;种植池内表面覆盖有防水HDPE(高密度聚乙烯)膜;种植池上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
[0005]其中,种植池内设有种植基质。
[0006]种植基质采用陶粒、石肩、鹅卵石或两种以上混合,粒径大小为4-10mm,优选粒径分布为4_6mm 70%、6_10mm 30%。
[0007]种植池采用木质水箱,厚度为1.8cm,种植池高度为20cm;多层金属框架的每层高度为80cm。
[0008]种植池内的种植基质铺设高度为10cm。
[0009]多层金属框架采用横截面为4cm*6cm的镀锌方管。
[0010]防水HDPE膜的厚度为2mm。
[001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多层金属框架进行多层放置,实现立体种植,同时每层进行整体式设计,方便水体进行整体更换,种植池内覆盖防水PE膜,使种植池内形成密封环境,隔绝与外部的水体或土壤交换。采用本实用新型立体栽培架可有效进行立体栽培,方便与其它养殖系统进行水体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栽培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多层金属框架,2-种植池,3-入水口,4_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立体栽培架包括多层金属框架1、种植池2。多层金属框架I的各层均设有一个种植池2。多层金属框架I采用横截面为4cm*6cm的镀锌方管制作,每层尺寸大小为高度80cm*长度200cm*宽度120cm。种植池上端开口,种植池内表面覆盖有2mm厚的防水HDPE膜;种植池2上端的左右两侧(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出水口 4和入水口 3,防水PE膜对应出水口 4和入水口 3分别设有通孔。种植池采用厚度为1.8cm的木工板拼接而成一个整体水箱,种植池高度为20cm。种植池2内设有种植基质,铺设高度为10cm。种植基质采用陶粒、石肩、鹳卵石或两种以上混合,粒径分布为4_6mm 70%、6_10mm 30%。
[0016]使用时,在种植池内种植生菜、快菜、水芹、芥蓝、菜心、羽衣甘蓝、天葵、白菜、番茄、辣椒、黄瓜等植物,将养殖池内的水处理后由入水口 3通入种植池2内,种植池2内的水体经过滤和温度调节后可重复进行水产品养殖,由此达到水体循环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栽培架采用多层金属框架;每层金属框架上均设有一个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内表面覆盖有防水HDPE膜;所述种植池上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池内设有种植基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池采用木质水箱,厚度为1.8cm,种植池高度为20cm;所述多层金属框架的每层高度为80cmo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池内的种植基质铺设高度为1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金属框架采用横截面为4cm*6cm的镀锌方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HDPE膜的厚度为2mm。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5727463SQ201620565264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2日
【发明人】曹伯良, 孟昭璐, 魏如青
【申请人】镇江百源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