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裸斑鱼养殖池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裸斑鱼养殖池塘。
背景技术:
裸斑鱼学名叫裸鲤,属鲤形目、鲤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鱼种之一。鱼体呈梭形而略扁,背部灰黑,腹部浅白或淡灰,侧线下方及近尾柄处金黄色(体色也依品种而异,有金黄色、桔红色、粉红色等)。口端位,马蹄形,触须2对,颌须约为吻须的2倍长。鳞片较大。个体较大,常见的有0.5~2.5kg,最大可达15kg以上。鲤鱼为杂食性底层鱼类,体长3厘米以下的鱼苗主要吃食轮虫和小型枝角类,3厘米以上主食枝角类、桡角类、摇纹幼虫和其它昆虫幼虫,体长20厘米以上就以摇纹虫和纤毛类为主要食物,一龄以上则以底栖物如昆虫螺蚬以及水生维束植物碎片为食,其它如藻类同样常在肠中发现。因食性杂、食物广,生活条件要求不高,生长快,一般二龄可达商品规格,若用配合饲料饲养,一龄便可达商品规格。为了人们方便食用裸斑鱼,大多数养殖者修建裸斑鱼养殖池塘养殖裸斑鱼,但是目前的裸斑鱼养殖场不能对池塘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杂质过多会影响水质,并且杂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容易促使藻类疯狂生长,降低了水中的含氧量,造成缺氧现象的发生,不利于裸斑鱼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斑鱼养殖池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裸斑鱼养殖池塘,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在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的顶部与池塘主体的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池塘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处理箱,且处理箱的顶部与操作箱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和操作箱均设置在地面的内部,所述池塘主体的内部倾斜设置有集污管,所述集污管的一端贯穿池塘主体且延伸至处理箱的内部,所述操作箱内壁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泵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操作箱和处理箱且延伸至处理箱的内部,位于处理箱内部的搅拌轴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处理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搅拌叶片位于固定板的右侧,所述固定板的左侧与承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承置板的另一端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承置板的下方设置有微生物板,在微生物板与承置板之间设置有喷盘,所述喷盘的顶部通过立柱与承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远离承重块的一侧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承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喷盘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泵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泵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操作箱且延伸至地面的顶部,所述地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通过支撑柱与操作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操作箱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控制器分别与电机、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设置为六个,且六个搅拌叶片等距离排列在搅拌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集污管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集污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漏孔,所述集污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漏孔,并且第二漏孔的网孔直径是第一漏孔的二分之一,所述集污管远离池塘主体内壁的一端开设有排污口,且排污口位于处理箱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承重块包括两块钢筋板,在两块钢筋板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且在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螺纹部贯穿基板与操作箱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裸斑鱼养殖池塘,池塘主体内部的杂质经过集污管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污口排入处理箱的内部,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旋转,从而将杂质进行搅拌分解,搅拌分解完成后的杂质经过通孔流到微生物板的下方,控制器控制第一气泵吸入气体,并将吸入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传输给第二气泵,第二气泵将吸入的气体传到喷盘上,喷盘喷出气体将微生物板上的微生物吹到分解完成后的杂质中进行生物分解,保证了池塘主体内部水的质量,有效降解了池塘主体内部水中的营养物质,有效避免了池塘主体内部藻类的疯狂生长,提高了水中的含氧量,便于裸斑鱼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污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2凹槽、3承重块、4池塘主体、5处理箱、6操作箱、7集污管、8第一气泵、9电机、10搅拌轴、11搅拌叶片、12固定板、13隔板、14通孔、15承置板、16微生物板、17喷盘、18排污管、19第二气泵、20出气管、21连接管、22进气管、23太阳能电池板、24支撑柱、25蓄电池、26控制器、27第一漏孔、28第二漏孔、29排污口、30钢筋板、31伸缩杆、32弹簧、33基板、3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裸斑鱼养殖池塘,包括地面1,地面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在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承重块3,承重块3包括两块钢筋板30,在两块钢筋板30之间设置有伸缩杆31,且在伸缩杆31的表面设置有弹簧32,弹簧32缓冲池塘主体4的冲击力,有效保护了池塘主体4,承重块3的顶部与池塘主体4的的底部固定连接,池塘主体4的左侧设置有处理箱5,且处理箱5的顶部与操作箱6固定连接,处理箱5和操作箱6均设置在地面1的内部,池塘主体4的内部倾斜设置有集污管7,集污管7的一端贯穿池塘主体4且延伸至处理箱5的内部,集污管7设置为中空结构,集污管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漏孔27,集污管7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漏孔28,并且第二漏孔28的网孔直径是第一漏孔27的二分之一,集污管7远离池塘主体4内壁的一端开设有排污口29,且排污口29位于处理箱5的内壁,池塘主体4内部的溶液从第一漏孔27进入集污管7的内部,第二漏孔28过滤池塘主体5内部的水,杂质则存留在集污管7的内部,集污管7内部的杂质根据重力的影响从排污口29流进处理箱的内部,操作箱6内壁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泵8和电机9,电机9的转轴与搅拌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搅拌轴10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操作箱6和处理箱5且延伸至处理箱5的内部,位于处理箱5内部的搅拌轴10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11,搅拌叶片11的数量设置为六个,且六个搅拌叶片11等距离排列在搅拌轴10的表面,六个搅拌叶片11的设置,增加了搅拌范围,提高了搅拌分解的质量,处理箱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底部与隔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隔板13的另一端与处理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隔板13上开设有通孔14,且搅拌叶片11位于固定板12的右侧,固定板12的左侧与承置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承置板15的另一端与处理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承置板15的下方设置有微生物板16,微生物板16上粘附有微生物,在微生物板16与承置板15之间设置有喷盘17,喷盘17的顶部通过立柱与承置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处理箱5远离承重块3的一侧设置有排污管18,承置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泵19,第二气泵19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20与喷盘17的内部连通,第二气泵19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21与第一气泵8的出气口连通,第一气泵8的进气口与进气管22的一端连通,进气管22的另一端贯穿操作箱6且延伸至地面1的顶部,地面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3,太阳能电池板23的底部通过支撑柱24与操作箱6的顶部固定连接,操作箱6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25,蓄电池25的顶部设置有基板33,基板33上设置有螺栓34,螺栓34的螺纹部贯穿基板33与操作箱6固定连接,操作箱6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6,太阳能电池板23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25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23对蓄电池25进行供电,不需要单独设置充电设备,降低了使用者的经济损失,成本低,蓄电池25通过控制器26分别与电机9、第一气泵8和第二气泵19电性连接,池塘主体4内部的杂质经过集污管7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污口29排入处理箱5的内部,控制器26控制电机9带动搅拌轴10上的搅拌叶片11旋转,从而将杂质进行搅拌分解,搅拌分解完成后的杂质经过通孔14流到微生物板16的下方,控制器26控制第一气泵8吸入气体,并将吸入的气体通过连接管21传输给第二气泵19,第二气泵19将吸入的气体传到喷盘17上,喷盘17喷出气体将微生物板16上的微生物吹到分解完成后的杂质中进行生物分解,保证了池塘主体4内部水的质量,有效降解了池塘主体4内部水中的营养物质,有效避免了池塘主体4内部藻类的疯狂生长,提高了水中的含氧量,便于裸斑鱼生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