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鱼种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413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鳅鱼种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鳅鱼种池。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泥鳅养殖业发展迅速,商品泥鳅已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且有望进入保健食品的领域。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顺应本领,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种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但随着水资源污染、大量捕捉等缘故,导致我国野生泥鳅产量逐年降落,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又逐年上升,这为人工养殖泥鳅创造了很大的商机,现在泥鳅养殖已成为农民创收致富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在现有技术中,室外人工泥鳅养殖简单,抗震能力差,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泥鳅养殖业的发展。如能设计一种集泥鳅鱼种、育种、育苗及养殖为一体的泥鳅养殖系统将能解决上述问题。

有鉴于此,为解决泥鳅鱼种的养殖问题,而产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优化现有生产工艺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泥鳅鱼种池。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泥鳅鱼种池,包括截面呈上宽下窄梯形结构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后端设有进水口,前端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有缓冲口,缓冲口的入口处设有防逃网,池体内周边均匀设有若干个食台,池底从后往前为向下的斜坡结构。

还包括曝气管道,曝气管道包括曝气总管,曝气支管和曝气管,池体中间的上方沿池体的纵向设有曝气总管,曝气总管沿轴向均匀设有若干个曝气支管,若干个曝气支管在曝气总管径向上对称分布,曝气支管的下部沿轴向均匀设有若干个曝气管,曝气管伸入养殖水面曝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池底从前往后为向下的斜坡结构可以方便排水,为水源的循环提供保障,通过池体内周边设置食台可以使投料更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力。

2.池内设有曝气管,可进一步提高泥鳅鱼种的养殖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池体1,防逃网2,食台3,缓冲口4,曝气总管5,曝气支管6,曝气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3。

一种泥鳅鱼种池,包括截面呈上宽下窄梯形结构的池体1,所述池体1的后端设有进水口,前端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有缓冲口4,缓冲口4的入口处设有防逃网2,池体1内周边均匀设有若干个食台3,池底1从后往前为向下的斜坡结构。

还包括曝气管道,曝气管道包括曝气总管5,曝气支管6和曝气管7,池体1中间的上方沿池体的纵向设有曝气总管5,曝气总管5沿轴向均匀设有若干个曝气支管6,若干个曝气支管6在曝气总管5径向上对称分布,曝气支管6的下部沿轴向均匀设有若干个曝气管7,曝气管7伸入养殖水面曝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