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68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治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具。



背景技术:

林业育苗工作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如何预防治理育苗病虫害,是每个林业育苗人员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限于我国林业科技水平和经济情况,经常会出现树苗通风条件差,药液使用量不科学等问题,造成病虫害滋生,治理效果差。成为制约树苗成活率和成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具,包括动力部、支撑部、风扇组、喷洒组和控制部。

所述动力部固定在地面上,动力部上有育苗苗圃,支撑部固定在动力部上,控制部控制动力部、风扇组和喷洒组。

所述动力部包括动力基座、动力电机组、主动轴、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动力部中,主动轮有两个、从动轮有两个、皮带有两个、主动轴有一个。皮带嵌套在一个主动轮和一个从动轮上,并张紧。所述两个主动轮固定在主动轴的两端,主动轴与动力电机组传动。所述皮带上固定有支撑部。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的上方分别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动力基座固定。所述动力基座与地面固定,所述动力基座四个角位置有支撑腿。所述动力机组与动力基座固定。动力电机组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支撑部包括横向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共两个,分别固定在横向支撑板的两端。所述纵向支撑板为L形,底部与动力部的皮带固定。所述纵向支撑板的上端有高度不同的五组固定孔。横向支撑板通过固定孔与纵向支撑板固定。所述纵向支撑板靠近育苗苗圃一侧安装有侧向风扇,侧向风扇位于纵向支撑板的下端,贴近育苗苗圃的土壤平面。

所述横向支撑板与纵向支撑板固定,所述横向支撑板下表面均匀排列固定有五个下压风扇和四个喷头。两个相邻的下压风扇正中间固定有一个喷头。

所述风扇组包括下压风扇和侧向风扇。所述风扇组与控制器连接。下压风扇从育苗苗圃的顶部向下送风,侧向风扇从育苗苗圃的侧面向中央送风。

所述喷洒组包括喷洒部件和喷头。喷头与喷洒部件连接。喷洒部件为喷头提供液体。喷洒部件内有电磁阀,控制液体的流动的通断。电磁阀与控制部连接。

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

所述控制部包括限位开关、控制器、太阳能电池板、电源。所述限位开关共四个,位于从动轮、主动轮的上方。与控制器连接,纵向支撑板碰撞到限位开关,控制器控制动力电机组反向转动。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源充电。电源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直流电能。所述控制器内置有时钟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减少林业育苗工作的人力物力。同时,对树苗根部这一重点防治位置进行通风,极大的预防病虫害发生;对水(或药液)通过雾化并下行风扇喷洒的方式,提高水(或药液)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动力部;2、支撑部;3、风扇组;4、喷洒组;5、控制部;6、育苗苗圃;101、动力基座;102、主动轮;103、从动轮;104、皮带;201、横向支撑板;202、纵向支撑板;301、下压风扇;302、侧向风扇;401、喷头;501、控制器;502、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具,包括动力部1、支撑部2、风扇组3、喷洒组4和控制部5。

动力部1固定在地面上,动力部1上有育苗苗圃6,支撑部2固定在动力部1上,控制部5控制动力部1、风扇组3和喷洒组4。

动力部1包括动力基座101、动力电机组、主动轴、主动轮102、从动轮103和皮带104。动力部1中,主动轮102有两个、从动轮103有两个、皮带104有两个、主动轴有一个。皮带104嵌套在一个主动轮102和一个从动轮103上,并张紧。两个主动轮102固定在主动轴的两端,主动轴与动力电机组传动。皮带104上固定有支撑部2。从动轮103和主动轮102的上方分别有限位开关502。限位开关502与动力基座101固定。动力基座101与地面固定,动力基座101四个角位置有支撑腿。动力机组与动力基座101固定。动力电机组与控制器501连接。动力电机组转动,带主动轴转动,主动轴转动,两个主动轮102转动,通过皮带104传动,从动轮103转动。进而带动支撑部2移动。

支撑部2包括横向支撑板201和纵向支撑板202。纵向支撑板202共两个,分别固定在横向支撑板201的两端。纵向支撑板202为L形,底部与动力部1的皮带104固定。纵向支撑板202的上端有高度不同的五组固定孔。横向支撑板201通过固定孔与纵向支撑板202固定。纵向支撑板202靠近育苗苗圃6一侧安装有侧向风扇302,侧向风扇302位于纵向支撑板202的下端,贴近育苗苗圃6的土壤平面。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育苗苗圃6内树苗的高度,调节支撑板的相对高度,达到根据树苗涨势,精确防治的目的。横向支撑板201与纵向支撑板202固定,横向支撑板201下表面均匀排列固定有五个下压风扇301和四个喷头401。两个相邻的下压风扇301正中间固定有一个喷头401。

风扇组3包括下压风扇301和侧向风扇302。风扇组3与控制器501连接。下压风扇301从育苗苗圃6的顶部向下送风,侧向风扇302从育苗苗圃6的侧面向中央送风。下压风扇301向下送风,在喷头401喷水水或药液时,下行风形成下压力,将雾化的水雾或者药液雾均匀的附着在树苗的每个部位上。实现精准喷洒,提高喷洒效率,节约用水用药。侧向风扇302从育苗苗圃6的侧面向中央送风,使苗木的根部保持通风,透光,减少林业育苗的病虫害侵染来源。破坏病虫初始期的生长坏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器501可控制下压风扇301和侧向风扇302的转动与停止。

喷洒组4包括喷洒部件和喷头401。喷头401与喷洒部件连接。喷洒部件为喷头401提供液体。喷洒部件内有电磁阀,控制液体的流动的通断。电磁阀与控制部5连接。喷洒部件内可放置预先配比好的林业育苗喷洒用水,同时,在病虫害治理期间,喷洒组4件内可放置药液。喷头401为雾化喷头。

雾化喷头就是通过压力将液体涣散构成雾,雾化喷头是一种可以将液体以雾化的形式喷出,而均匀悬浮于空气中的一种喷头401。当水经过喷头401排出,流经喷头401孔边际时展开成液体层,因为空气动力的不安稳,将液体层簖裂变成拉长了的管孔状的粗细的圆柱体,然后变成液滴,液滴的直径巨细取决于液体层的厚度和均匀度,安稳的液体和决裂进程。其作业原理是经过内部压力,将内部的液体挤压进喷头401中,雾化喷头内部放置有一块叶片,高速活动的液体经过叶片的旋流腔构成雾,叶片的巨细厚薄。喷头401的喷孔孔径,必定要与喷头401配合,使液体冲击反弹后构成直径15-60微米左右的雾化颗粒,并经过喷头401出口喷出构成喷雾。雾化喷头目前为成熟产品,已在市场上出现应用。雾化喷头与下压风扇301配合,可更好的将水雾或者药液雾均匀的喷在树苗上,实现精准林业,节约环保。

控制部5包括限位开关502、控制器501、太阳能电池板、电源。限位开关502共四个,位于从动轮103、主动轮102的上方。与控制器501连接,纵向支撑板202碰撞到限位开关502,控制器501控制动力电机组反向转动。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源充电。电源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直流电能。控制器501内置有时钟模块。

育苗苗圃6上种植树苗。控制器501实时读取时钟模块时间,当到达预定值,进行喷洒功能时,控制器501控制动力电机组转动,直至支撑部2碰到限位开关502,为初始位置。控制器501控制动力电机组转动,同时控制喷洒部件,喷头401开始喷洒水(或药液)。同时,控制器501控制下压风扇301转动。在动力部1的传动下,支撑部2相对于育苗苗圃6移动。支撑部2再次碰到限位开关502,为一个喷洒行程。控制器501可根据人工预设,完成多次喷洒行程。控制器501实时读取时钟模块时间,当到达预定值,进行树苗通风时,控制器501控制动力电机组转动,直至支撑部2碰到限位开关502,为初始位置。控制器501控制动力电机组转动,支撑部2相对于育苗苗圃6移动,同时控制风扇组3转动,对育苗苗圃6进行通风。支撑部2再次碰到限位开关502,为一个通风行程。控制器501可根据人工预设,完成多次通风行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