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繁母牛圈舍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包括采用数根轻钢搭建而成的圈舍主体,铺设在圈舍主体顶部的彩钢瓦面板,分别设置在圈舍主体的饲喂通道、犊牛舍、牛床、粪尿沟,以及设置在圈舍主体外的消毒池和干粪池;所述犊牛舍与牛床并排设置,且二者内均设有饮水槽;所述饲喂通道位于犊牛舍和牛床一侧,其上设有饲料槽,并且饲喂通道与犊牛舍和牛床之间均设有颈护栏;所述粪尿沟位于犊牛舍和牛床另一侧,并且粪尿沟后端设有用于清理粪尿的过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饲养方便,很好地改善了能繁母牛的养殖效果,促进了肉牛的生产,为打破肉牛发展瓶颈打下基础。
【专利说明】
一种能繁母牛圈舍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圈舍,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能繁母牛圈舍。
【背景技术】
[0002]近些年牛肉价格不断上涨,而相对的是母牛存栏量在不断减少,因此,需要扩大能繁母牛的养殖规模,促进肉牛的生产,以便打破肉牛发展瓶颈。然而,现有的普通母牛圈舍,特别是栓系式圈舍,其结构设计很不合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能繁母牛的养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可以改善能繁母牛的养殖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能繁母牛圈舍,包括采用数根轻钢搭建而成的圈舍主体,铺设在圈舍主体顶部的彩钢瓦面板,分别设置在圈舍主体的饲喂通道、犊牛舍、牛床、粪尿沟,以及设置在圈舍主体外的消毒池和干粪池;所述犊牛舍与牛床并排设置,且二者内均设有饮水槽;所述饲喂通道位于犊牛舍和牛床一侧,其上设有饲料槽,并且饲喂通道与犊牛舍和牛床之间均设有颈护栏;所述粪尿沟位于犊牛舍和牛床另一侧,并且粪尿沟后端设有用于清理粪尿的过道。
[0006]作为优选,所述饲喂通道宽度为1.8米。
[0007]作为优选,所述牛床低于饲喂通道25厘米,且牛床与犊牛舍均向粪尿沟呈2.0%的坡度。
[0008]所述颈护栏高度为1.1米。
[0009]所述粪尿沟宽度和深度分别为30、15厘米。
[0010]所述过道宽度为I米。
[0011]所述消毒池长度、宽度、深度分别为1.8米、1.2米和15厘米。
[0012]所述干粪池长度、宽度、深度分别为2米、I米和1.5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I)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圈舍的结构,为能繁母牛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哺育环境,优化了圈舍的养殖功能,从而有效提高了能繁母牛的养殖规模,促进了肉牛的生产。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改善了能繁母牛的养殖效果。
[0015](2)本实用新型采用轻钢搭建出圈舍主体,并采用彩钢瓦面板铺设在顶部,同时还设置了通风帽,因而结构强度高,抗震、防雨、防火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通风效果好。
[0016](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粪尿沟及过道,既能方便对牛群的粪尿进行处理,又能保持圈舍的环境整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平面示意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20]1-圈舍主体,2-饲喂通道,3-饮水槽,4-犊牛舍,5-牛床,6_粪尿沟,7_过道,8_消毒池,9-干粪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能繁母牛圈舍,其能饲养能繁母牛3头、犊牛2头,面积为29.4m2,圈舍檐高不低于2.7米,长6米,宽4.9米,墙面开窗。母牛养殖采用栓系式养殖,犊牛养殖采用自由哺乳牛栏。
[0023]本实用新型包括圈舍主体1、饲喂通道2、饮水槽3、犊牛舍4、牛床5、粪尿沟6、消毒池8和干粪池9。所述圈舍主体I采用数根轻钢搭建而成,其顶部采用彩钢瓦面板封顶。
[0024]所述饲喂通道2、犊牛舍4、牛床5、粪尿沟6均设于圈舍主体I内部,其中,犊牛舍4与牛床5并排设置,二者连接部分为平行于地面的一根栏杆,该栏杆高度为80厘米,用于阻挡繁殖母牛进入犊牛舍;所述饮水槽3分布在犊牛舍和牛床中,底部布置自来水管,并加塞便于清洗,饮水槽内沿尺寸净长60厘米,净宽30厘米,净深20厘米,上沿口离地面高60厘米,可用砖砌,水槽内用水泥抹光滑,有条件的可用瓷砖贴,瓷砖上沿倒楞,以免划伤牛体。
[0025]所述饲喂通道2位于犊牛舍和牛床一侧,其上设有饲料槽,宽度为1.8米,并且饲喂通道与犊牛舍和牛床之间还设有颈护栏,本实施例中,颈护栏高1.1米;牛床低于饲喂通道25厘米,长1.8米,并且牛床和犊牛舍均向粪尿沟呈2.0 %的坡度,宽1.2米。
[0026]所述粪尿沟6位于犊牛舍和牛床另一侧,宽30厘米,深15厘米。而所述过道7设置在粪尿沟6后端,用于方便清理粪尿,该过道7宽度为I米。
[0027]所述消毒池8位于圈舍主体入口,长1.8米,宽1.2米,深15厘米。牛场应在住宅区下风口,距离居住地5米以上,且位于水源下方。
[0028]所述干粪池9位于圈舍主体外,中间设门,方便进出。在地面上修建,三面砌墙,上面搭棚,防雨防晒,棚高2.4米左右,大小以能够遮雨防晒为宜,干粪池体积为3立方米,长2米,宽I米,深1.5米。
[0029]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能繁母牛圈舍的结构,较好地优化了圈舍的养殖功能,扩大了能繁母牛的养殖规模,从而很好地促进了肉牛的生产。
[003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数根轻钢搭建而成的圈舍主体(I),铺设在圈舍主体(I)顶部的彩钢瓦面板,分别设置在圈舍主体(I)的饲喂通道(2)、犊牛舍(4)、牛床(5)、粪尿沟(6),以及设置在圈舍主体(I)外的消毒池(8)和干粪池(9);所述犊牛舍(4)与牛床(5)并排设置,且二者内均设有饮水槽(3);所述饲喂通道(2)位于犊牛舍和牛床一侧,其上设有饲料槽,并且饲喂通道(2)与犊牛舍和牛床之间均设有颈护栏;所述粪尿沟(6)位于犊牛舍和牛床另一侧,并且粪尿沟(6)后端设有用于清理粪尿的过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通道(2)宽度为1.8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床(5)低于饲喂通道(2)25厘米,且牛床(5)与犊牛舍(4)均向粪尿沟(6)呈2.0%的坡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护栏高度为1.1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粪尿沟(6)宽度和深度分别为30、15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7)宽度为I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8)长度、宽度、深度分别为1.8米、1.2米和15厘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繁母牛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粪池(9)长度、宽度、深度分别为2米、I米和1.5米。
【文档编号】A01K1/02GK205727521SQ201620702576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7月4日
【发明人】付茂忠, 王巍, 易军, 季杨, 方东辉, 唐慧, 甘佳, 梁小玉, 胡远彬, 王淮, 熊朝瑞, 范景胜, 俄木曲者
【申请人】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