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自动排淤的浮潜式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养殖项目,它是利用网片装配成一定形状的箱体,设置在较大的水体中,通过网眼进行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使网箱内形成一个适宜鱼类生活的活水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益、高投入的特点。对于适宜在深水区域养殖的水产品,现有的养殖网箱通常还会设置浮潜装置,利用浮潜装置将网箱沉入深水区,从而使水产品在适宜的水深环境下生长。然而深水区域的淤泥杂质较多,加上水产品自身的排泄物,经常会出现在网箱的底部沉积有大量的淤泥杂质,不仅不利于水产品的正常生长,而且在网箱上浮时对浮潜装置的动力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因此需要不定期清淤,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淤的浮潜式养殖网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自动排淤的浮潜式养殖网箱,包括网箱本体和安装在网箱本体底部的蓄水箱,所述网箱本体包括由塑料板拼接组成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侧板上分布有多个透水孔,所述第一箱体的侧板底部横向凸设有第一连接凸台,第一连接凸台的底面延伸出第一箱体的底板10~20cm,所述第一连接凸台上垂直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箱体的顶板上设有开启盖,所述第一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淤孔;所述蓄水箱包括由不锈钢板焊接组成的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相对两侧板上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将水抽入或抽出第二箱体的潜水泵,所述第二箱体的侧板顶部对应于第一连接凸台设置有第二连接凸台,第二连接凸台的顶面延伸出第二箱体的顶板10~20cm,所述第二连接凸台上对应于第一螺孔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箱体通过穿设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的螺栓固定在第一箱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顶板呈上凸的弧面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板内侧面上设置有GPS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板外侧面上设置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蓄水箱并利用潜水泵将海水抽入或抽出蓄水箱内部以使得网箱整体沉入或浮出水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用于深水区域养殖。
2、网箱本体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淤孔,使得淤泥杂质和水产品的排泄物可以通过排淤孔自动排出网箱本体,并且第一连接凸台的底面延伸出第一箱体的底板10~20cm,第二连接凸台的顶面延伸出第二箱体的顶板10~20cm,使得网箱本体和蓄水箱在组装好后会在二者之间形成较宽的排淤通道,排出的淤泥杂质等通过排淤通道可以快速顺畅地排入外界水体。
3、蓄水箱由不锈钢板焊接组成且对称安装有二个潜水泵,重量远大于由塑料板拼接组成的网箱本体的重量,确保整体结构的重心平稳而不会发生侧翻。
4、蓄水箱由不锈钢板焊接组成,整体的承压能力和密闭性能好,确保水下使用安全可靠。
5、网箱本体由塑料板拼接组成,重量轻,成本低,耐腐蚀能力强,侧板上开设的透水孔确保了网箱本体内外水体的交换。
6、网箱本体和蓄水箱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便于拆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自动排淤的浮潜式养殖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箱体; 2-透水孔; 3-第一连接凸台; 4-开启盖; 5-第二箱体; 6-潜水泵; 7-第二连接凸台; 8-螺栓; 9-螺母; 10-GPS定位装置; 11-挂钩; 12-排淤孔; 13-喂食台; 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排淤的浮潜式养殖网箱,包括网箱本体和安装在网箱本体底部的蓄水箱,所述网箱本体包括由塑料板拼接组成的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的侧板上呈网状分布有多个透水孔2,所述第一箱体1的侧板底部横向凸设有第一连接凸台3,第一连接凸台3的底面延伸出第一箱体1的底板10~20cm,所述第一连接凸台3上垂直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板上设有开启盖4,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淤孔12;所述蓄水箱包括由不锈钢板焊接组成的第二箱体5,所述第二箱体5的相对两侧板上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将水抽入或抽出第二箱体的潜水泵6,所述第二箱体5的侧板顶部对应于第一连接凸台3设置有第二连接凸台7,第二连接凸台7的顶面延伸出第二箱体5的顶板10~20cm,所述第二连接凸台7上对应于第一螺孔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箱体5通过穿设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的螺栓8固定在第一箱体1的底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塑料板可采用透明或不透明材质的塑料板,以满足不同水产品的养殖要求,比如对于喜阴、暗处吃食的水产品,塑料板可采用不透明材质的塑料板。透水孔2的孔径大小和开设数量,可根据养殖水产品的体型大小和水质要求而定,以保证网箱本体内的水体环境满足水产品的生长要求,并有效防止水产品外逃和外界生物入侵。在第一箱体1的顶板上设有开启盖4,便于取放水产品以及喂食。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水体中,并将待养殖的水产品和食物放入第一箱体1内,盖好开启盖4,然后,通过潜水泵6往第二箱体5内注入海水,装置整体沉入水面以下,通过控制潜水泵6向第二箱体5内注入的水量,可以使装置整体沉到不同深度的水下。当需要取出水产品、喂食或收回网箱进行维修时,通过潜水泵6将第二箱体5内的水抽出,即可使装置整体浮出水面。打开开启盖4即可取出水产品或进行喂食。卸下螺栓8和螺母9,即可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5拆分开来,便于维护和更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食物在投喂后从排淤孔12排出,可在第一箱体1内设置喂食台13,所述喂食台13呈碗状,所述喂食台13可悬置安装在第一箱体1内也可安装在第一箱体1的底板上。优选的,所述喂食台13的周边均匀分布有多个链条14,所述链条14的一端固定在喂食台13上,所述链条14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箱体1的顶板上,喂食台13通过多个链条14悬置安装在第一箱体1内的中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蓄水箱并利用潜水泵将海水抽入或抽出蓄水箱内部以使得网箱整体沉入或浮出水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用于深水区域养殖。
2、网箱本体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淤孔,使得淤泥杂质和水产品的排泄物可以通过排淤孔自动排出网箱本体,并且第一连接凸台的底面延伸出第一箱体的底板10~20cm,第二连接凸台的顶面延伸出第二箱体的顶板10~20cm,使得网箱本体和蓄水箱在组装好后会在二者之间形成较宽的排淤通道,排出的淤泥杂质等通过排淤通道可以快速顺畅地排入外界水体。
3、蓄水箱由不锈钢板焊接组成且对称安装有二个潜水泵,重量远大于由塑料板拼接组成的网箱本体的重量,确保整体结构的重心平稳而不会发生侧翻。
4、蓄水箱由不锈钢板焊接组成,整体的承压能力和密闭性能好,确保水下使用安全可靠。
5、网箱本体由塑料板拼接组成,重量轻,成本低,耐腐蚀能力强,侧板上开设的透水孔确保了网箱本体内外水体的交换。
6、网箱本体和蓄水箱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便于拆装和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体5的顶板呈上凸的弧面形。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第二箱体的顶板呈上凸的弧面形,因此落到第二箱体的顶板上的淤泥等杂质可以随着弧面滑落出去,避免淤泥等杂质沉积在第二箱体的顶板上,而且弧面形的设计使得水流在经过排淤通道时会产生流速的变化,更有利于排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1的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铰接轴和铰接座,相邻二个侧板通过铰接轴和铰接座的配合相互铰接,侧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钩,侧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一箱体的顶板上对应于第一卡钩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箱体的底板上对应于第二卡钩设置有第二卡槽,侧板与顶板通过第一卡钩与第一卡槽的配合卡扣连接,侧板与底板通过第二卡钩与第二卡槽的配合卡扣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铰接和卡扣连接的方式将各个塑料板拼接组成第一箱体,结构简单,便于生产,拆装和维护方便,生产成本低。而且第一箱体在拆下顶板和底板后,各个侧板只要打开其中一个铰接处即可展开呈平面状,减少装置占用空间,便于收藏和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板内侧面上设置有GPS定位装置10。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GPS定位装置,使得养殖户可以在网箱发生漂移的情况下,快速对网箱进行定位。GPS定位装置设置在第一箱体的顶板内侧面,可以起到保护GPS定位装置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板外侧面上设置有挂钩11。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挂钩,便于挂绳连接,方便养殖户收取网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