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种植花木美化建筑环境的花钵柱。
背景技术:
为了美化建筑环境,净化空气,一般会采用植物来进行装饰。为了对种植的植物进行装饰,植物一般会被种植在花钵柱中。现有的花钵柱仅仅是在柱子顶部设置一个花盆状的结构进行种植,透气性差,不利于植物良好的生长。而且花钵柱这种装饰方式一般设置在室外,在下雨过后,雨水很容易在花钵柱内留存,植物根部水分过多,造成植物根部无法呼吸并腐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花钵柱。
本实用新型的花钵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顶端设置有花盆,所述柱体内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顶端与花盆底部设置的连通口相连,底端从柱体底部伸出。
所述连通口上安装有网盖,所述网盖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粗卵石层、细卵石层和网布固定层。
所述粗卵石层中卵石的直径大于所述细卵石层中卵石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连通管中部弯折,分成上段和下段,所述连通管的上段竖直设置,下段水平设置,所述连通管的弯折部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花钵柱通过设置的连通管将花盆与外界连通,保证种植在花盆中的植物的呼吸,也能够在雨后及时的将花盆中土壤内的水分排出,避免淹死植物,造成植物烂根。设置两层卵石,能够保证透气透水的情况下,对土壤中流出的水进行过滤,避免土壤或者杂质进入连通管,造成连通管堵塞。网盖则避免卵石掉入连通管中,发生堵塞。卵石顶部通过网布固定,避免卵石分层排列散开,保证过滤功能稳定。卵石上层较小,下层较大,使其能够分层逐级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连通管分成两段,使水分能够快速留下并排出,提高排水效果。弯折部弧形,避免水在 连通管中残留,使谁能够完全排净。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花钵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花钵柱包括柱体1,柱体1顶端设置有花盆2,柱体1内设置有连通管3。
连通管3顶端与花盆2底部设置的连通口4相连,底端从柱体1底部伸出,与外界连通。
连通口4上安装有网盖5,网盖5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粗卵石层6、细卵石层7和网布固定层8。
粗卵石层6和细卵石层7都是有若干卵石平铺而成,网布固定层8通过网布将卵石罩住,对其固定,防止分层铺设的卵石散开,保持分层结构。
网盖5从底部支撑卵石,防止卵石掉入连通口4中,同时使水和空气能够通过。
粗卵石层6中卵石的直径大于所述细卵石层7中卵石的直径。
在花钵柱的花盆2内种植植物,空气可通过连通管3底端进入,然后通过连通口4、网盖5、粗卵石层6、细卵石层7和网布固定层8,进入到花盆2内的土壤中,使植物的根部呼吸。
当花盆2内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时,水则会依次透过网布固定层8、细卵石层7、粗卵石层6、网盖5、连通口4进入到连通管3中,然后排出。
水依次通过细卵石层7和粗卵石层6时,细卵石层7和粗卵石层6中的卵石通过其间隙对水进行逐渐过滤。
为了提高排水效率,连通管3中部弯折,分成上段4.1和下段4.2。连通管3的上段4.1竖直设置,下段4.2水平设置,使水直接下落到底部,然后从侧部冲出,加快水的流速。连通管3的弯折部为弧形,避免形成死角,保证能够完全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