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飞龙养殖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251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龙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飞龙养殖笼。



背景技术:

飞龙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羽毛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飞龙是国家鼓励养殖,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体的养殖珍禽,飞龙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其骨骼的骨钙含量高,钙磷比优于牛奶,是优质补钙营养源。现有的生态养殖笼在食用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方便观察笼内的情况,并且不方便将饲料及水倒入到笼内,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无法感知笼内的温度,无法保持笼内适宜的温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生态飞龙养殖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飞龙养殖笼,所述生态飞龙养殖笼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玻璃罩、位于所述玻璃罩内的饮水装置、位于所述饮水装置右侧的食槽装置、位于所述玻璃罩左侧的显示装置、位于所述玻璃罩上方的倒水装置、位于所述倒水装置右侧的处理器装置、位于所述处理器装置右侧的倒料装置及位于所述玻璃罩右侧的抽气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块,所述玻璃罩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若干第三通孔、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四通孔及设置于所述玻璃罩内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饮水装置包括水槽、位于所述水槽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水槽上方的第一固定杆、第一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支架,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左侧的竖板及位于所述竖板左侧的显示器,所述食槽装置包括食槽及位于所述食槽右侧的第三横杆,所述倒水装置包括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方的进水斗及位于所述进水斗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所述处理器装置包括保护框、收容于所述保护框内的处理器、电源及存储器,所述倒料装置包括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三管道上方的进料斗及位于所述进料斗左右两侧的第二弯曲杆,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第三阀门、风机及位于所述风机下方的第二支架。

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玻璃罩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玻璃罩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水槽呈长方体,所述水槽的下表面与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槽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水槽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与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玻璃罩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

所述食槽呈长方体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所述食槽的下表面与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食槽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食槽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玻璃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水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玻璃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进水斗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保护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保护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玻璃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源、存储器、温度传感器及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存储器、温度传感器及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显示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三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玻璃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玻璃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斗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抽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玻璃罩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玻璃罩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生态飞龙养殖笼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的观察笼内具体的情况,并且方便将饲料及水倒入到笼内,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实时的观察笼内的温度情况,当温度较高时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保持笼内适宜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生态飞龙养殖笼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飞龙养殖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生态飞龙养殖笼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玻璃罩2、位于所述玻璃罩2内的饮水装置3、位于所述饮水装置3右侧的食槽装置、位于所述玻璃罩2左侧的显示装置4、位于所述玻璃罩2上方的倒水装置5、位于所述倒水装置5右侧的处理器装置6、位于所述处理器装置6右侧的倒料装置7及位于所述玻璃罩2右侧的抽气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位于所述玻璃罩2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11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固定块1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1的侧面与所述玻璃罩2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玻璃罩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玻璃罩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罩2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21、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二通孔22、位于其左表面的若干第三通孔23、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四通孔24及设置于所述玻璃罩2内表面的温度传感器25。所述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及第四通孔24呈圆形且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部相通,所述玻璃罩2采用玻璃材料制成,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其内部情况。所述温度传感器24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玻璃罩2内的温度。所述玻璃罩2上设有门(未图示),方便将飞龙放入或者取出。

如图1所示,所述饮水装置3包括水槽31、位于所述水槽31左侧的第一横杆33、位于所述水槽31上方的第一固定杆34、第一管道35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5上的第一支架36。所述水槽31呈长方体,所述水槽31的下表面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槽31上设有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内放置水,用于飞龙引用。所述第一横杆3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33的左端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3的右端与所述水槽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水槽31。所述第一固定杆3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34的左端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3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固定杆35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24且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四通孔24的内部与所述第一管道35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35位于所述水槽31的上方,所述第一管道35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3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管道35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支架36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36的两端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35贯穿所述第一支架36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4包括第二横杆41、位于所述第二横杆41左侧的竖板42及位于所述竖板42左侧的显示器43。所述第二横杆4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41的右端与所述玻璃罩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1的左端与所述竖板4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竖板4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竖板4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显示器43与所述竖板42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器43。

如图1所示,所述食槽装置包括食槽及位于所述食槽右侧的第三横杆。所述食槽呈长方体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正下方,所述食槽的下表面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食槽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放置有饲料,方便飞龙使用。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食槽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倒水装置5包括第二管道51、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51上的第一阀门54、位于所述第二管道51上方的进水斗53及位于所述进水斗53左右两侧的第一弯曲杆52。所述第二管道51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51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24且与所述玻璃罩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四通孔24的内部与所述第二管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54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51内水的流量。所述进水斗53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水斗5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管道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进水斗53的内部与所述第二管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弯曲杆5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曲杆52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52的下端与所述玻璃罩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52的上端与所述进水斗53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进水斗53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处理器装置6包括保护框61、收容于所述保护框61内的处理器62、电源63及存储器64。所述保护框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保护框6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保护框61的下表面与所述玻璃罩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器62与所述电源63、存储器64、温度传感器25及显示器4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63与所述存储器64、温度传感器25及显示器43电性连接,所述存储器64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5及显示器43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倒料装置7包括第三管道71、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71上的第二阀门72、位于所述第三管道71上方的进料斗74及位于所述进料斗74左右两侧的第二弯曲杆73。所述第三管道71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管道71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且与所述玻璃罩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孔21的内部与所述第三管道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72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道71内饲料的流量。所述进料斗74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7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管道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料斗74的内部与所述第三管道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弯曲杆73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弯曲杆73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73的下端与所述玻璃罩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杆73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斗74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进料斗74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抽气装置8包括抽气管81、设置于所述抽气管81上的第三阀门82、风机83及位于所述风机83下方的第二支架84。所述抽气管81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2且与所述玻璃罩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抽气管81的内部与所述玻璃罩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阀门82用于控制所述抽气管81内气体的流量。所述风机83与电源电性连接,用于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所述抽气管81内。所述第二支架84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84的一端与所述玻璃罩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84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8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风机83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生态飞龙养殖笼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阀门54,然后往所述进水斗53内倒入飞龙的饮用水,然后饮用水经过所述进水斗53进入到所述第二管道51内,然后经过第四通孔24进入到所述第一管道35内,然后进入到所述水槽31内的第一凹槽32内,方便飞龙引用。同时可以打开第二阀门72,将飞龙的饲料慢慢的倒入到所述进料斗74内,然后饲料经过所述进料斗74进入到所述第三管道71内,然后经过所述第一通孔21进入到所述玻璃罩2内,由于食槽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正下方,使得饲料掉入到所述食槽的第二凹槽内,方便飞龙使用。同时温度传感器25可以实时的检测玻璃罩2内的温度,然后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62内,同时存储其存储器64内,处理器62对其进行处理后存储在存储器64内,并且显示在显示器43上,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当玻璃罩2内的温度较高时,启动风机83,打开第三阀门82,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所述抽气管81内,然后经过所述第二通孔22进入到所述玻璃罩2内,促进所述玻璃罩2内空气的流动,由于水槽31的第一凹槽32内放置有水,在配合空气流动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然后空气经过所述第三通孔23排出。至此,本实用新型生态飞龙养殖笼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