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蟑螂诱捕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915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蟑螂诱捕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杀蟑螂的工具,特别是一种蟑螂诱捕盒。



背景技术:

蟑螂是一种常常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昆虫,蟑螂会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且蟑螂经常出现在厨房、食品店等有食物的地方,蟑螂接触过的食物再被人食用,有害人的身体健康。

人们捕杀蟑螂的方法一般为投放蟑螂药或喷洒杀虫剂,蟑螂食用蟑螂药后死亡,蟑螂尸体直接留在地面上,给人的视觉感受很不好,喷洒杀虫剂只能在看见蟑螂的时候有效,但是蟑螂一般情况下都在无人的时候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引诱蟑螂进入盒体并难以逃出的封闭式的蟑螂诱捕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蟑螂诱捕盒,包括上盒盖和下盒体,所述上盒盖相对的两边设置有第一嵌板和第二嵌板,所述下盒体相对的两边设置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嵌板放置到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嵌板放置到第二凹槽中,使得上盒盖嵌在下盒体上;所述上盒盖中设置有分隔网,所述分隔网上放置诱捕蟑螂的诱饵;所述下盒体底部的一角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三角形爬板,所述开口和所述三角形爬板组成一个由大变小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上盒盖和所述下盒体厚度相同,厚度为8-15mm。

优选地,所述分隔网的网孔直径不超过8mm。

优选地,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下盒体的最下方,且高度为18-25mm。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爬板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爬架的一条直角边长度和盒体厚度一致。

优选地,在所述开口处将所述三角形爬板与盒体厚度一致的直角边和下盒体胶粘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诱饵放在上盖里不会被蟑螂吃掉,因此不必更换诱饵,避免诱饵被吃完之后无法引诱其他蟑螂。

2)、下盒体设置的开口和三角形爬板组成一个由大变小的通道,蟑螂进入盒体之后难以逃出,并且上盒盖和下盒体可以拆卸开,可以定期清理困在下盒体里的蟑螂,操作简单。

3)、蟑螂诱捕盒为封闭式盒体,诱饵的气味只能通过下盒体上的开口散发,方便引“螂”入室,提高诱捕蟑螂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蟑螂诱捕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蟑螂诱捕盒的透视立体图;

图3为上盒盖的仰视图;

图4为下盒体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蟑螂诱捕盒,包括上盒盖1和下盒体2,所述上盒盖1相对的两边设置有第一嵌板11和第二嵌板12,所述下盒体2相对的两边设置了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所述第一嵌板11放置到所述第一凹槽21中,所述第二嵌板12放置到第二凹槽22中,使得上盒盖1嵌在下盒体2上;所述上盒盖1中设置有分隔网13,所述分隔网13上放置诱捕蟑螂的诱饵;所述下盒体2底部的一角设置有开口24,所述开口24处设置有三角形爬板23,所述开口24和所述三角形爬板23组成一个由大变小的通道。

在网孔直径为5mm的分隔网13上放置诱捕蟑螂的诱饵之后,将第一嵌板11和第二嵌板12分别放置到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中,使得厚度为8mm的上盒盖1安装到厚度为8mm的下盒体2上,下盒体2的一角设置有高度为18mm的开口24,在开口24处设置有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爬板23,该三角形爬板23的一条直角边为8mm,并将该直角边和下盒体2胶粘在一起,最后将该蟑螂诱捕盒放置到房屋中最阴暗潮湿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后,将上盒盖1拆开,将下盒体2中的蟑螂冲入下水道淹死或扔进垃圾箱,清洗下盒体2。重复以上动作,即可完成对蟑螂的捕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