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拆装的植物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2966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方便拆装的植物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墙,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植物墙。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141328B于2014年4月30日公开了一种植物墙,具体公开了包括骨架,还包括多个可拼装的绿化板格组件,绿化板格组件固定安装在骨架上,所述绿化板格组件包括面板和植物容器,植物容器固定于面板上,面板固定于骨架;所述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防水连接结构,上下相邻的面板通过防水连接结构连接;左右相邻的面板之间设有防水连接件并通过防水连接件连接;所述防水连接结构包括面板的上端部向后凸起形成的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正面设有与面板的下端部相配合的安装缺口;所述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凸起的左隔水板和右隔水板,所述防水连接件为凹字形件,位于左侧的面板的右隔水板和位于右侧的面板的左隔水板分别与凹字形件插接并分别与凹字形件的相应的侧板抵接。该结构的组合性较单一,而且拆装较麻烦。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拆装方便快捷、供水均匀、整体美观、适应性强、可多样化组合、有助于植物生长的方便拆装的植物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方便拆装的植物墙,包括若干上下和/或左右排列的盆栽盒、用于装载植物的栽培杯和用于组合若干盆栽盒使其整体形成植物墙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栽盒内设有腔室,一个以上栽培杯可拆装的设置在该腔室内;上下对应的两盆栽盒之间设置有通孔,栽培杯插设于通孔内;所述盆栽盒底部对应下层盆栽盒上的栽培杯突出有排水口。

所述盆栽盒顶部和/或底部分别设有上缺口和下缺口,通孔由上缺口和/或下缺口形成。

所述通孔由上下相互对应的上缺口和下缺口配合而成,上缺口边缘倾斜向上延伸有翻边。

所述栽培杯倾斜设置在腔室内,其开口外露于通孔,且开口方向倾斜向上。

最底层的盆栽盒上的排水口连接有水管。

所述栽培杯的侧壁和/或底部设有透水结构,该透水结构为通孔、格栅或镂空。

盆栽盒的上下配合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上层的盆栽盒与下层的盆栽盒上下配合,上层的盆栽盒底部至少部分嵌入下层的盆栽盒的顶部开口内;或者,上层的盆栽盒与下层的盆栽盒上下错位配合。

所述支架为由竖杆和横杆组成的网架或格栅,盆栽盒装配方式有以下几种:盆栽盒通过固定单元固接在竖杆和/或横杆上;或者,竖杆和/或横杆上设有挂钩,盆栽盒上设有用于挂扣挂钩的挂钩配合部,使盆栽盒挂设在支架上;或者,所述支架为由竖杆和横杆组成的网架或格栅,盆栽盒上设有支承部,盆栽盒通过支承部挂设在横杆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和/或左右并排设置若干盆栽盒,从而形成植物墙,本盆栽盒可根据用户需要随意组合,提高了其适应性;盆栽盒底部突出的排水口,使水可精准的落在下层的栽培杯内,使栽培杯内供水均匀,且最低层的排水口可连接水管,将水统一排走或进行收纳作其他用途,避免了水的浪费;盆栽盒至少可设置单个装,其可设置在直角墙的直角处,弥补传统直角位置的留空,此外,其还可设置于墙体具弧度的位置,使植物墙的弧度更圆滑自然,视觉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盆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盆栽盒与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上下两层盆栽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栽培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上下两层盆栽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具直角的植物墙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具弧度的植物墙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上下两层盆栽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剖视)。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上下两层盆栽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盆栽盒与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4,本方便拆装的植物墙,包括若干可上下和左右排列的盆栽盒a、用于装载植物的栽培杯b和用于组合若干盆栽盒a使其整体形成植物墙的支架c;所述盆栽盒a内设有腔室1,一个以上栽培杯b可拆装的设置在该腔室1内;上下对应的两盆栽盒a之间设置有通孔,栽培杯b插设于通孔内;所述盆栽盒a底部对应下层盆栽盒a上的栽培杯b突出有排水口4,水经排水口4从顶层盆栽盒a一层一层往下流,该排水口4的突出设计有效防止水因为张力往不同方向流,导致落入栽培杯b内的水不均匀,甚至不能落入栽培杯b内,本排水口4还可将水精准的导流入栽培杯b内。此外,由于盆栽盒a可自由组合,因此用户和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不同形成的设计,或者根据有限位置或特殊的结构设计相应尺寸或结构的植物墙。

进一步说,所述盆栽盒a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缺口2和下缺口3,通孔由上缺口2和下缺口3形成。通孔用于装配栽培杯b,用户可直接抽插栽培杯b完成拆装操作,大大提高了其装配的简易性,用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说,所述通孔由上下相互对应的上缺口2和下缺口3配合而成,该通孔截面呈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其他异形形状,上缺口2边缘倾斜向上延伸有翻边2.1,该设计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可加强强度。

进一步说,所述栽培杯b倾斜设置在腔室1内,其开口外露于通孔,且开口方向倾斜向上。栽培杯b的倾斜式设置使其装配更加稳定可靠,而且使植物倾斜向上展示,提高植物墙整体的美感,同时还可使植物更好的吸收阳光,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进一步说,最底层的盆栽盒a上的排水口4连接有水管。最底层的盆栽盒a底部没有盆栽盒a,其腔室1内的水经其排水口4排出,通过连接水管可将水直接排走,防止漏水。

进一步说,所述栽培杯b的侧壁和底部设有透水结构5,该透水结构5为通孔、格栅或镂空。水通过透水结构5可逐一流经上下对应的栽培杯b,为栽培杯b内的植物提高足够的水分,此外,水不会储存在栽培杯b内,避免植物根茎因长时间侵泡于水中而坏死。

进一步说,所述盆栽盒a可并排设置四个栽培杯b(四个装),且上层的盆栽盒a与下层的盆栽盒a上下配合,上层的盆栽盒a底部有部分嵌入下层的盆栽盒a的顶部开口内,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可靠,而且结构紧凑;此外,上层盆栽盒a与下层盆栽盒a还可以上下错位配合,从而得到崭新的视觉效果。

进一步说,所述支架c为由竖杆6和横杆7组成的网架或格栅,盆栽盒a通过固定单元d固接在竖杆6上。该固定单元d可以是螺钉、铆钉、铁丝等。

本植物墙可适用于任何平面墙上,达到装饰绿化的作用,而且用户可根据创意设计自由组合,以得到不同形状或适应不同环境。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图7,本方便拆装的植物墙,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盆栽盒a只能装配一个栽培杯b(单个装),因此其体积较小,上下层组合,整体可形成一植物柱,本单个装的盆栽盒a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四个装的盆栽盒a组合使用,四个装的盆栽盒a由于长度较大,所以一般适用于营造平面墙,因此当植物墙有直角时,直角处只能留空处理,但通过设置单个装的盆栽盒a,使其可装配于直角的留空处,以弥补留空,更好的适应直角墙,提高整体美感。

此外,当植物墙有弧度时,弧度位置可设置单个装的栽培杯b,使植物墙的弧度更美观。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8-图10,本方便拆装的植物墙,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支架c为由竖杆6和横杆7组成的网架或格栅,竖杆6上设有挂钩8,盆栽盒a上设有用于挂扣挂钩8的挂钩配合部9,使盆栽盒a挂设在支架c上。本结构拆装方便快捷,而且其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同第一实施例。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11-图13,本方便拆装的植物墙,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支架c为由竖杆6和横杆7组成的网架或格栅,盆栽盒a上设有支承部10,盆栽盒a通过支承部10挂设在横杆7上。本结构的拆装同样方便快捷,而且其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同第一实施例。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