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具趋光性的溞类进行活体分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28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体分级装置,特别是一种对具趋光性的溞类进行活体分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溞类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学名枝角类。普遍存在于淡水或海水中,是小鱼苗的活饵料。在“蓝色粮仓”的战略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培育优良鱼苗,对鱼苗的活体饵料分级非常重要,在养殖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大鱼吃大溞,小鱼吃小溞,这样既能够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又可以改善鱼苗的生存环境。

目前的问题在于,在喂养小鱼苗的时候,由于没有能够对溞类按照体型大小进行分级的方法或装置,因此无法对溞类进行活体分级,而大小混在一起的溞类在投给初生小鱼做饵料的时候,体型相对较大的大溞往往无法被初生小鱼苗吃掉而存活下来,这些溞类在长大的同时,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而使水质恶劣,不适于小鱼苗的生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快速、方便地对溞类活体按照体型大小进行筛选并可实现分别收集的活体分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对具趋光性的溞类进行活体分级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底板上开设有氧气管2,氧气管2的顶端与设置在壳体1的底板上方的增氧器3的内腔相通,在增氧器3上方的壳体1内依次设置有粗网板4和细网板5,所述粗网板4和细网板5与壳体1等宽,且粗网板4和细网板5的一端与壳体1内壁相接,所述粗网板4和细网板5的另一端则与纵向设置在壳体1内的隔板7相接,隔板7将壳体1的内腔分为相互连通的竖直腔8和水平腔9两部分,而在竖直腔8的顶端设置有开口10,所述的壳体1、隔板7和细网板5共同围成小溞腔11,所述的壳体1、隔板7、粗网板4和细网板5共同围成中溞腔12,并且在小溞腔11的上部还设置有多个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光源13,在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小溞腔11、中溞腔12和水平腔9分别连通的小溞导出口14、中溞导出口15和大溞导出口16,在所述的粗网板4上均布有多个粗孔眼,所述的细网板4上均布有多个细孔眼,且粗孔眼的孔径大于细孔眼的孔径。

所述的粗孔眼的目数范围是8-12目。

所述的细孔眼的目数范围是6-8目。

所述的光源13与细网板5之间的间距为5-20cm。

所述的细网板5与粗网板4之间的间距为10-30cm。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溞类活体分级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现在还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对溞类进行活体分级所导致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装置巧妙地利用了溞类的趋光的特性,利用两个不同孔径的粗网板和细网板,形成容纳小溞的小溞腔和容纳中溞的中溞腔,这样就可以自动地让小溞进入小溞腔、中溞进入中溞腔,而体型较大的溞类则留在分级装置的内腔中,以实现自动地活体溞类分级。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对具趋光性的溞类进行活体分级的装置,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壳体1,在壳体1的底板上开设有一个氧气管2,这个氧气管2的顶端与设置在壳体1底板上方的增氧器3的内腔相通,这个增氧器3能够将氧气管2输送来的氧气(或空气)分散地散布到水体中,增大氧气(或空气)与水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率;在增氧器3上方的壳体1内还依次设置有粗网板4和细网板5,在粗网板4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粗孔眼,这些粗孔眼的目数范围是8-12目,而在细网板5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细孔眼,这些细孔眼的目数范围是6-8目;所述的粗网板4和细网板5与壳体1等宽,并且粗网板4和细网板5的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相接,而另一端则与隔板7相接,上述的隔板7纵向地设置在壳体1内部,这个隔板7将壳体1的内腔分为相互连通的竖直腔8和水平腔9两部分,其中竖直腔8的顶端设置有开口10,上述的壳体1、隔板7和细网板5共同围成小溞腔11,在小溞腔11的上部还设置有多个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光源13,而上述的壳体1、隔板7、细网板5和粗网板4则共同围成中溞腔12,在壳体1的侧壁上则开设有与所述的小溞腔11、中溞腔12和水平腔9分别相连通的小溞导出口14、中溞导出口15和大溞导出口16,上述光源13与细网板5之间的间距为5-20cm,而细网板5与粗网板4之间的间距为10-30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具趋光性的溞类进行活体分级的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具有趋光性的混合活体溞与水一起通过开口10倒入壳体1中,水体通过竖直腔8进入水平腔9,并向上漫过中溞腔12和小溞腔11,打开增氧器3,将氧气管2引入的空气散布到水体中,产生向上逸出的大量微小气泡,以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打开光源13,调整光源13的亮度,让细网板5下方能够看到微光,并且以可观察到溞类有随光感移动的效果最好;准备工作完成后,静置1-5小时,在此过程中,由于溞类有趋光的特性,因此会向上游动以靠近光源13,体型最小的溞类会穿过粗网板4上的粗孔眼、细网板5上的细孔眼后进入小溞腔11,并在小溞腔11中滞留;而有一部分溞类穿过粗网板4上的粗孔眼后,无法穿过细网板5上的细孔眼,因此会在中溞腔11中滞留;而另一部分溞类则无法穿过粗网板4上的粗孔眼,则这部分溞类在竖直腔8和水平腔9中停留,由于溞类具有趋光性,而竖直腔8由于隔板7的格挡处于昏暗状态,因此绝大部分的这部分溞类会集中在水平腔9中;

静置分级结束后,先开启小溞导出口14,将小溞腔11中的水体和体积最小的溞类一同导出并收集,待水位下降至细网板5处时停止;然后开启中溞导出口15,将中溞腔12中的水体和体积处于次小的溞类一同导出并收集,待水位下降致粗网板4处时停止;最后开启大溞导出口16,将剩余的水体和体型最大的溞类一同导出并收集,及完成了对藻类活体的自动分级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