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宠物带插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51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宠物带插扣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件,具体涉及一种宠物带插扣。



背景技术:

插扣包括相互卡接的公扣、母扣。公扣包括两个向外延伸的扣臂,扣臂端部设有卡块,卡块用于卡住母扣。现有技术的公扣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扣臂1的根部位于公扣本体2两侧的边缘,卡块3位于扣臂1的端部。为确保卡块3能够与母扣形成足够的卡接强度,现有技术有以下两种措施:1.将扣臂1设计得较粗;2.将卡块3设计得体积较大。然而,若采用上述措施来加强卡块3与母扣卡接的可靠程度,会导致插扣整体尺寸较大,不便于应用在贵宾犬、吉娃娃等小型犬只的宠物带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宠物带插扣,其整体尺寸较小,且能够保证公、母扣有足够的卡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宠物带插扣,包括能够相互卡接的公扣和母扣,公扣具有一体成型的公扣本体和两个扣臂,两个扣臂的根部与公扣本体前端面的中部连接,扣臂外侧一体地设有横向延伸的连接片,连接片外侧的边缘具有卡止片,母扣两侧开设有供卡止片卡住的卡止口,卡止片的厚度为a,0.8mm≤a≤1.4mm。

具体地,所述连接片的厚度为b,0.8mm≤b≤1.4mm。

具体地,卡止片后端具有卡止面,卡止面为凸出的弧面,所述卡止口具有与卡止面形状相应的凹弧面。

具体地,所述卡止片位于与扣臂长度方向中部相应的位置。

具体地,连接片前端具有弧状边缘,弧状边缘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扣臂的伸出端和卡止片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宠物带插扣,包括能够相互卡接的公扣和母扣,公扣具有一体成型的公扣本体和两个扣臂,两个扣臂的根部与公扣本体前端面的中部连接,扣臂外侧一体地设有横向延伸的连接片,连接片外侧的边缘具有卡止片,母扣两侧开设有供卡止片卡住的卡止口,卡止片的厚度为a,0.8mm≤a≤1.4mm。由于卡止片位于与扣臂长度方向中部相应的位置,卡止片相比于现有技术更靠近于扣臂的根部。卡止片与扣臂通过连接片连接,使得扣臂的受力点相比于现有技术更靠近于扣臂的根部。此结构使得扣臂在摆动相同角度的前提下,所需的外力更大,即抗弯强度更大,从而使卡止片能更可靠地卡住母扣。因而,在确保卡止片能够可靠地卡住母扣的前提下,卡止片设计成比现有技术体积更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宠物带插扣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便于应用在贵宾犬、吉娃娃等小型犬只的宠物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公扣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公扣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公扣和母扣的组合状态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公扣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扣臂、 2. 公扣本体、

3. 卡块、 4. 母扣、

5. 公扣本体、 6. 扣臂、

61. 伸出端、 7. 连接片、

71. 弧状边缘、 8. 卡止片、

81. 卡止面、 9. 卡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宠物带插扣,包括能够相互卡接的公扣和母扣4(见图3)。结合图2、图4,公扣具有一体成型的公扣本体5和两个扣臂6,两个扣臂6的根部与公扣本体5前端面的中部连接。扣臂6呈片状,其根部的厚度为1.2mm。扣臂6外侧一体地设有横向延伸的连接片7,连接片7的厚度为b,b=1.2mm。连接片7外侧的边缘具有卡止片8,卡止片8的厚度为a,a=1.2mm。卡止片8后端具有卡止面81,卡止面81为凸出的弧面。卡止片8位于与扣臂6长度方向中部相应的位置。连接片7前端具有弧状边缘71,弧状边缘7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扣臂6的伸出端61和卡止片8前端。母扣1两侧开设有供卡止片8卡住的卡止口9(见图3),卡止口9具有与卡止面81形状相应的凹弧面(图未示)。

当需要将公扣、母扣4卡接时,将公扣插入母扣4,弧状边缘71会与母扣4入口(图未示)的边缘接触,从而母扣4通过弧状边缘71使两扣臂6分别向内收拢,从而公扣的扣臂6能够进入母扣4内,公扣和母扣4形成卡接。弧状边缘71平滑,使公扣的扣臂6易于进入母扣4内。由于卡止片8位于与扣臂6长度方向中部相应的位置,卡止片8相比于现有技术更靠近于扣臂6的根部。卡止片8与扣臂6通过连接片7连接,使得扣臂6的受力点相比于现有技术更靠近于扣臂6的根部。此结构使得扣臂6在摆动相同角度的前提下,所需的外力更大,即抗弯强度更大,从而使卡止片8能更可靠地卡住母扣4。因而,在确保卡止片8能够可靠地卡住母扣4的前提下,卡止片8设计成比现有技术体积更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宠物带插扣的整体结构更紧凑,便于应用在贵宾犬、吉娃娃等小型犬只的宠物带上。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