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砂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0294阅读:3201来源:国知局
猫砂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宠物用品,具体涉及一种猫砂盆。



背景技术:

猫厕通常包括底盘和上罩,底盘内通常会放置例如膨润土制成的猫砂供猫在上面排泄。在猫排泄之后,排泄物积累到一定量时,膨润土会结团成块,需要用猫铲清除块状排泄物,但是这种传统的清除排泄物的方式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便于清理的猫砂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猫砂盆,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的底盆,底盆底部间隔布置多个通孔,且底盆相互叠合,相邻两个底盆的通孔错位布置,且下侧底盆的底壁覆盖上侧底盆的通孔。

采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底部具有间隔布置通孔的底盆,在底盆交错放置的时候,下侧底盆的底壁可以覆盖上侧底盆的通孔,底盆壁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容纳猫砂。当猫排泄产生排泄物后,提起上侧的第一层底盆,用力筛动,使全部没有结团的猫砂落入第二层,再将第一层盆内剩余的结团垃圾全部倒掉。然后,将第一层底盆按原来的方向旋转180度后,放置于桌面。最后,把剩余的第二、第三层底盆拿起,叠放在第一层底盆上。每次产生排泄物后,重复以上清理步骤即可。在猫砂量不足时,可随时补充增加猫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盆壁上间隔布置通孔的巧妙设计,让用户在日常清理、更换猫砂的过程中,无需借助任何其他工具,可以快速、简单的完成其他猫砂盆需要的繁复的清理工作。

可选的,通孔为条形孔。进行清理时,干净的猫砂从条形孔漏下,进行重复利用。

可选的,底盆边框上设置有防呆凸起,防呆凸起的设置便于底盆交错叠放。

可选的,防呆凸起相对底盆的中心面错位布置,相对底盆中心面错位布置的防呆凸起不会相互干涉,影响各个底盆之间的配合。

可选的,防呆凸起有2个,布置在底盆的两侧。这样设置能够更好的实现防止底盆叠放错误的效果。

可选的,防呆凸起有4个,布置在底盆的四侧。

可选的,防呆凸起具有向下的弯折部。

可选的,猫砂盆还包括上盖。

可选的,上盖包括上盖本体,上盖本体的下部安装在底盆上,上盖本体侧壁具有供猫通过的凹口,凹口底部具有踏板,踏板上具有多个条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底部具有间隔布置通孔的底盆,在底盆交错放置的时候,下侧底盆的底壁可以覆盖上侧底盆的通孔,底盆壁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容纳猫砂。当猫排泄产生排泄物后,提起上侧的第一层底盆,用力筛动,使全部没有结团的猫砂落入第二层,再将第一层盆内剩余的结团垃圾全部倒掉。然后,将第一层底盆按原来的方向旋转180度后,放置于桌面。最后,把剩余的第二、第三层底盆同时拿起,叠放在第一层底盆上。每次产生排泄物后,重复以上清理步骤即可。在猫砂量不足时,可随时补充增加猫砂。通过在底盆壁上间隔布置通孔的巧妙设计,让用户在日常清理、更换猫砂的过程中,无需借助任何其他工具,可以快速、简单的完成其他猫砂盆需要的繁复的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猫砂盆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猫砂盆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猫砂盆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底盆,2、底盆边框,3、通孔,4、防呆凸起,5、上盖本体,6、踏板,7、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猫砂盆,包括至少三个结构相同的底盆1,底盆1底部间隔布置多个通孔3,且底盆1相互叠合,相邻两个底盆1的通孔3错位布置,且下侧底盆1的底壁覆盖上侧底盆1的通孔3。

采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底部具有间隔布置通孔3的底盆1,在底盆1交错放置的时候,下侧底盆1的底壁可以覆盖上侧底盆1的通孔3,底盆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容纳猫砂。当猫排泄产生排泄物后,提起上侧的第一层底盆1,用力筛动,使全部没有结团的猫砂落入第二层,再将第一层盆内剩余的结团垃圾全部倒掉。然后,将第一层底盆1按原来的方向旋转180度后,放置于桌面。最后,把剩余的第二、第三层底盆1同时拿起,叠放在第一层底盆1上。每次产生排泄物后,重复以上清理步骤即可。在猫砂量不足时,可随时补充增加猫砂。

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底盆1设计,让用户在日常清理、更换猫砂的过程中,无需借助任何其他工具,可以快速、简单的完成其他猫砂盆需要的繁复的清理工作。

于本实施例中,通孔3为条形孔。进行清理时,干净的猫砂可从条形孔漏下,进行重复利用。

于本实施例中,底盆边框2上设置有防呆凸起4,防呆凸起具有向下的弯折部,防呆凸起4的设置便于底盆1交错叠放。

于本实施例中,防呆凸起4相对底盆1的中心面错位布置,相对底盆1中心面错位布置的防呆凸起4不会相互干涉,影响各个底盆1之间的配合。

于本实施例中,防呆凸起4有2个,布置在底盆1的两侧。这样布置的防呆装置更好的实现防止底盆1叠放错误的效果。

于其他实施例中,防呆凸起4有4个,此时,防呆凸起布置在底盆1的四侧。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猫砂盆还包括上盖。上盖包括上盖本体5,上盖本体5的下部安装在底盆上,上盖本体5的侧壁具有供猫通过的凹口7,凹口7底部具有踏板6,踏板6上具有多个条形凸起。踏板6供猫出入,底部的条形凸起与猫爪接触,使得附着在猫爪上的猫砂掉落有效控制猫砂污染。

采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底部具有间隔布置通孔3的底盆1,在底盆1交错放置的时候,下侧底盆1的底壁可以覆盖上侧底盆1的通孔3,底盆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容纳猫砂。当猫排泄产生排泄物后,提起上侧的第一层底盆1,用力筛动,使全部没有结团的猫砂落入第二层,再将第一层盆内剩余的结团垃圾全部倒掉。然后,将第一层底盆1按原来的方向旋转180度后,放置于桌面。最后,把剩余的第二、第三层底盆1同时拿起,叠放在第一层底盆1上。每次产生排泄物后,重复以上清理步骤即可。在猫砂量不足时,可随时补充增加猫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盆壁上间隔布置通孔的巧妙设计,让用户在日常清理、更换猫砂的过程中,无需借助任何其他工具,可以快速、简单的完成其他猫砂盆需要的繁复的清理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