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拨叉式水稻水直播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7524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复拨叉式水稻水直播排种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排种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往复拨叉式水稻水直播排种器。适用于播种排种。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机械化对提高水稻产量以及促进水稻种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主要有机械移栽和机械直播。水稻直播技术是一种轻型简化的水稻种植新技术,相对于水稻移栽技术,其省去了育秧、运秧、移栽等环节,种植技术工序精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水稻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程度,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最终要依靠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传统的人工直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已不能满足水稻直播发展的需求。随着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水稻直播机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是决定播种机特性和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传统往复式排种器主要由种子箱、排种盘、底座、输种管等部件组成,排种盘上分布有与种子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型孔。在动力驱动下,排种盘在种子箱和底座间做往复运动,当种子箱底部的型孔与排种盘型孔相吻合时,种子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排种盘型孔。同理,当排种盘型孔与底座型孔相吻合时,排种盘中的种子会落入到输种管,完成排种。机械式排种器排种通用性好,播量稳定,结构简单,缺点是在排种频率较高时,容易导致伤种率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往复拨叉式水稻水直播排种器。在最低的伤种率下,寻求较高的排种频率,提高排种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实现排种关键部件及结构参数的可调性和可更换性,来提高排种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往复拨叉式水稻水直播排种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箱体固定框,底座上位于箱体固定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和排种孔,导向块套设在拨叉杆上,拨叉杆一端与往复驱动装置连接,拨叉杆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型块一端连接,型块另一端设置有排种槽,型块在往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往返于箱体固定框和排种孔之间,箱体固定框与种子箱体的底部出口连接。

如上所述的往复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套设在传动轴上的偏心轮、设置在拨叉杆端部的滚轮支架以及设置在滚轮支架上的滚轮,滚轮与偏心轮相抵,拨叉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滚轮支架和导向块相抵。

如上所述的传动轴一端为空心轴,传动轴另一端为实心轴,实心轴和空心轴上均开设有销孔,实心轴的外径小于空心轴的内径。

如上所述的排种孔与输种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缩短了运种行程,降低了排种过程中稻种的损伤率,水稻成活率高,工作效率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拨叉杆与型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便于更换不同型块,排种适应性强;

3.传动轴与传动轴之间通过销轴联接,传动轴可以伸缩;另外,底座固定板在机架上的位置可调,从而实现各个输种管之间的间距可调,极大地提高了输种的适应性;

4.通过更换不同排种槽的型块,能够满足其他作物的精量穴播;

5.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适应性强,维修调整方便,能够满足水稻直播的农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拨叉杆与型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为多个时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弹簧、2-拨叉杆、3-滚轮、4-传动轴、5-偏心轮、6-种子箱盖、7-种子箱体、8-型块、9-底座、10-输种管、11-底座固定板、12-导向块、13-箱体固定框、14-排种孔、15-机架、16-滚轮支架、17-排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往复拨叉式水稻水直播排种器,包括底座9,底座9上设置有箱体固定框13,底座9上位于箱体固定框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12和排种孔14,导向块12套设在拨叉杆2上,拨叉杆2一端与往复驱动装置连接,拨叉杆2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型块8一端连接,型块8另一端设置有排种槽17,型块8在往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往返于箱体固定框13和排种孔14之间,箱体固定框13与种子箱体7的底部出口连接。

往复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4、套设在传动轴4上的偏心轮5、设置在拨叉杆2端部的滚轮支架16以及设置在滚轮支架16上的滚轮3,滚轮3与偏心轮5相抵,拨叉杆2上套设有弹簧1,弹簧1两端分别与滚轮支架16和导向块12相抵。

传动轴4一端为空心轴,传动轴4另一端为实心轴,实心轴和空心轴上均开设有销孔,实心轴的外径小于空心轴的内径。

排种孔14与输种管10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种子箱体7底部的开口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框13连接固定,箱体固定框13上用于与种子箱体7连接的螺栓孔为椭圆孔,以实现所述的充种区的空间可调。种子箱体7底部的开口、排种槽17、箱体固定框13、以及底座9围成的区域为充种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型块8上的排种槽的形状为U型,其尺寸由所要播种的水稻种子的外形尺寸以及每穴的稻种粒数来确定。拨叉杆2与型块8之间采用螺纹联接,以便于更换不同的型块8。

滚轮3在弹簧1的作用下压在偏心轮5上,在动力驱动下传动轴4带动偏心轮5转动,进而带动拨叉杆2往复运动,导向块12起到往复运动的导向作用,型块8在拨叉杆2的带动下往复于箱体固定框13和排种孔14之间,当拨叉杆2带动型块8在箱体固定框13内回缩至远离排种孔14的位置,种子箱体7内的种子在自身重力下落入型块8上的排种槽17内;同理,当拨叉杆2带动型块8运动到排种孔14处时,种子落入与排种孔14连接的输种管10,完成一次排种。

如图4所示,两个本实用新型进行组装,底座9底部固定有底座固定板11,底座固定板1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5上的机架腰型孔上,通过改变底座固定板11固定在机架腰型孔上的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机架15上的位置可以移动;其中一个传动轴的实心端插入另一个传动轴的空心端,并通过插入到销孔的插销固定。通过改变底座固定板11固定在机架腰型孔上的位置、传动轴4的长度、销孔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排种间距,从而实现排种行距可调,极大地提高了适应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