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1781阅读:3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育苗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业种植工艺中,育苗盆已经成为苗株工厂化生产的一种重要器具,为植株的快捷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有效保证。当苗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其茎干部位还较为脆弱,且同时受到向光生理特性的影响,容易出现倒伏弯曲生长的情况,此时需要另外在枝干处捆绑一定的支撑杆进行辅助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对苗株进行辅助支撑的育苗盆,且支撑杆可根据实际苗株的株径向盆体中心聚拢或外移,实现位置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育苗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外壁上凸设有一个调节座,所述调节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个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内转动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两端分别设有一段旋向相反的螺纹并对应螺合有一个相配合的螺母座;每个螺母座朝向盆体的端面上垂直连接有一个指向盆体中心的推移杆,每个推移杆均向内贯穿进入盘体并连接有一个推移片,两个推移片相对设置,两个推移杆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与调节螺杆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平面;每个推移片的上端面上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螺杆控制其两端的螺母座相对聚拢或远离,由此其所对应的推移杆、推移片以及推移片上的支撑杆呈现与螺母座相同的运动形式,两个推移片向盆体的中心相对聚拢或远离,由此改变支撑杆与盆体中心苗株的距离,可实现就近捆绑支撑,能够为苗株提供最为合适的防倒伏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盆中,所述推移片呈圆弧状。

作为优先,本实用新型所述推移片的圆心位于盆体的中心轴线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盆中,每个推移片上的支撑杆数量为3-6个,满足苗株多个方位的支撑需求。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育苗盆中,所述支撑杆与推移片之间螺纹连接,可根据实际的支撑需要选择支撑杆数量,当不需要该支撑杆时只需将其从推移片中旋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原有的盆体基础上增设对苗株进行辅助支撑的支撑杆结构,且围设在苗株四周的支撑杆与苗株的距离可调,可根据苗株的实际株径达到最为理想的支撑位置,抗倒伏性能良好。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杆同时调节两个推移杆的相对状态,无需逐一进行调控,调节方式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育苗盆,包括盆体1。所述盆体1外壁上凸设有一个调节座2,所述调节座2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个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内转动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杆3,调节螺杆3两端分别设有一段旋向相反的螺纹并对应螺合有一个相配合的螺母座4;每个螺母座4朝向盆体的端面上垂直连接有一个指向盆体中心的推移杆5,每个推移杆5均向内贯穿进入盘体1并连接有一个推移片6,所述推移片6呈圆弧状,且推移片6的圆心位于盆体1的中心轴线上。两个推移片6相对设置,两个推移杆5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与调节螺杆3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平面。每个推移片6的上端面上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7。具体的,每个推移片6上的支撑杆7数量为3-6个,且所述支撑杆7与推移片6之间螺纹连接。

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苗株进行防倒伏支撑时,可依靠调节螺杆3在限位通孔内的旋转带动其两端的螺母座4移动,由于调节螺杆3两端与螺母座4相配合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螺母座4只能同时向内或者同时向外移动,当螺母座4同时向内移动时,其所对应连接的推移杆5连同推移片一起向盆体1中心聚拢,反之则向远离盆体1中心的方向移动;根据实际的苗株株径将两个推移片6的相对距离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将支撑杆7与苗株株杆绑设在一起进行辅助支撑,防止其倒伏。另外,推移片6上的支撑杆7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自由拆除或更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