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659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蜂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养蜂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适于高寒地区蜜蜂养殖的生态蜂箱。



背景技术:

养蜂业被称为现代生态农业之翼,不占田,不占地,投资少,效益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近些年来,国家对养蜂业极为关注,制定了养蜂发展规划,颁布了养蜂管理办法,加强了养蜂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有力促进了蜂业稳步、健康发展。蜂业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蜂业行业进步,蜂农养蜂积极性高涨,特别是贫困地区蜂农急需提升科学养蜂水平,渴望养蜂效益大幅度提高。中蜂,又叫中华蜜蜂,属于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长期以来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在我国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形成了很多优良的特性:它耐寒耐热,适应性很强,不仅能在南方渡过酷暑,也能在北方越过严冬;它飞翔迅捷,嗅觉灵敏,出勤早,收工晚,善于利用零星分散和起伏的蜜源,往往在意蜂无法维持生活的条件下,它却能采集、繁殖,巢内兴旺;中蜂抗病虫害的能力也很强,它不仅能够逃避胡蜂、鸟类、蜻蜓的捕食,也在抗螨、抗美洲幼虫病、孢子虫病、麻痹病感染方面胜过西方蜜蜂。

中蜂,在全国范围来说,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和半山区;而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甘肃是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不仅数量多,种类丰富,而且以蜜蜂个体大、吻长、能维持大群、采集力和适应性强等优点著称,被誉为中华蜜蜂之良种。甘肃中蜂主要分布在乌鞘岭以东的陇南、陇东和中部等地区。据统计,群众饲养的中蜂就有38万群左右,再加上山区蕴藏的野生蜂,数量就更可观了。

蜂业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蜂业行业进步,蜂农养蜂积极性高涨,特别是贫困地区蜂农急需提升科学养蜂水平,渴望养蜂效益大幅度提高。中华蜜蜂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在我国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的选择对我国气候有着很强的适应力。其不仅具有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出工早,收工晚,授粉活力强,饲料消耗少,管理简单容易等优点,还具有抗寒、抗逆性极强,不容易感染病虫害,适合在偏远山区、牧区养殖。

为了确切了解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箱型饲养蜜蜂的效果,力求探索出符合当地高效养殖方法。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了生态蜂箱,解决偏远山区、牧区养殖、文化落后区域的养蜂问题,推广养殖模式,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根据西北地区,山区农民大多养殖中华蜜蜂,依托当地地理条件,因地制宜,提供一种与传统蜂箱比较更加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养殖取蜜容易、简便省力,能保持原生态蜂群质量,可连续产蜜、取蜜,蜂蜜产量高、质量好,养蜂成本低,效益高的一种生态蜂箱。

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蜂箱,包括:

一个底座1,为一方形的平板;

一组垂直叠加放置在底座上的中箱2,各中箱2大小相同,为四个平板围成的、上下均开口的方形箱体;

一个顶盖3,盖在最上层中箱2的顶部。

底座1上固定装有四根木条围成的方形框4,其长、宽与中箱2的长、宽相同,最下层的中箱2对齐放置在该方形框4上。该方形框4前部中间开有一缺口,放上中箱2后,该缺口形成蜂门。

中箱2四个侧面水平中线上三等分中间的两个点上均设有通孔,沿前、后面板的通孔插有二根细杆6,沿左、右面板的通孔插有二根细杆6,俯视时四根细杆6交错形成“#”字形状。

底座1与最下层中箱2之间、相邻两个中箱2之间以及顶盖与最上层中箱2之间均通过锁扣7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底座1的长、宽分别大于中箱2的长、宽,四边均伸出10-15厘米,这样当中箱2叠放层数增多、高度较高时使整个蜂箱站立稳定,同时蜂门前面伸出的底座面板可作为蜜蜂飞行出入踏板。底座1底部四角位置装有地脚5,防止地面潮湿腐蚀底座1,同时也有利于在不平地面上放置平稳。底座1上靠近四角位置固定装有四个挂环9,用绳子或铁丝挂在该挂环9上,可方便挪动整个蜂箱。

顶盖3的长、宽分别大于中箱2的长、宽,其顶面倾斜于水平面具有一定坡度,便于雨水流畅,防止雨水渗入蜂箱。其底部固定装有一个平板10,该平板10的长、宽与中箱的长、宽相同,其侧面装有锁扣7与最上层中箱2相连接。

锁扣7可采用扣子或插销,使蜂箱各部分连接牢固。

中箱2左、右两侧设有凹陷或凸起的把手8,方便挪动操作。

该生态蜂箱采用木质材料制作,用于中华蜜蜂(土蜂)养殖,产蜜、取蜜利用蜜蜂蜂巢内上部贮蜜,下部育子的特性,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养殖模式,以遵循原生态栖息规律,不惊扰蜜蜂正常生活,进行生态养殖。

使用时,中箱2叠放的数量根据蜂群多少而定,一般最初为三层,蜂群发展壮大可叠放4~7层,根据蜂群造脾情况进行加放中箱。一般经检查发现巢脾距离底座10cm以内时,在底座1上面加放中箱,每隔10~15天检查一次。采用直接割取巢蜜的方式取蜜,根据贮蜜情况确定割蜜时间和次数。取蜜时用24~26号钢丝从最上层的中箱与下一层中箱的结合缝隙处,用力拉动钢丝,分割取下最上层中箱,取出巢蜜,然后在底层加上空的中箱。如此反复,可进行连续产蜜、取蜜。

采用这样的生态蜂箱养殖蜜蜂,形式如原始方法,在生产蜂蜜时不伤害蜜蜂,方法简便,蜂蜜质量好,提高了生产效益,有效减轻了养蜂人的劳动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山沟深处,或高海拔区域,气温相对低,春繁时间迟,蜂群发展相对缓慢,大宗集中蜜源较少的地区,或草原面积大,野生草花蜜源丰富,流蜜期长,但流蜜不太涌、流蜜细长的地区,发展该生态蜂箱养殖较为适宜,很有优势。在这些地区,如科学养蜂技术掌握不全面,先进的新法养殖技术则难以发挥出优势。采用该生态蜂箱养殖蜜蜂,管理粗放,易学易掌握,并且养殖、取蜜容易、简便,全部是成熟蜂蜜,也不伤子,对蜂群正常发展不造成影响,适合于各类人群饲养,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者、留守老人、妇女都能饲养,是高寒山区、高原草原地区值得推广的重要养殖方法。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老式蜂箱比较,其优点是:

1、利用蜜蜂蜂巢内上部贮蜜,下部育子,并且不喜欢老旧脾,喜欢在新脾子上产子繁殖的特性,从上层取蜜,获得原生态巢蜜,下层叠加箱体,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养殖模式,遵循原生态栖息规律,不惊扰蜜蜂正常生活。取蜜加箱过程自然淘汰老巢脾,加快造新脾,取蜜不伤子,蜂群不损失,有利于蜂群的发展。而传统老蜂箱,取蜜时采取杀蜂取蜜,蜂群全部损失。

2、可连续生产、取蜜,蜂蜜产量比传统老法养殖提高32%,蜂蜜成熟度提高,含水量降低3-5%,蜜蜂损失率降低100%。

3、保持了原生态蜂蜜质量,营养活性成分不损失。而传统老法蜂箱养殖,取蜜时将整个蜂巢带蜜蜂一锅煮,不卫生,高温还将蜂蜜中的活性酶、维生素等有效成份破坏损失。

4、操作简便、省力,管理粗放,易学易掌握,并且取蜜容易,适合于各类人群饲养,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者、留守老人妇女都能饲养,有效减轻养蜂人的劳动量,有利于降低养蜂成本,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箱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盖3将底面朝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生态蜂箱,包括:

一个底座1,为一方形的平板;

一组垂直叠加放置在底座上的中箱2,各中箱2大小相同,为四个平板围成的、上下均开口的方形箱体;

一个顶盖3,盖在最上层中箱2的顶部。

底座1上固定装有四根木条围成的方形框4,其长、宽与中箱2的长、宽相同,最下层的中箱2对齐放置在该方形框4上。该方形框4前部中间开有一缺口,放上中箱2后,该缺口形成蜂门。

中箱2四个侧面水平中线上三等分中间的两个点上均设有通孔,沿前、后面板的通孔插有二根细杆6,沿左、右面板的通孔插有二根细杆6,俯视时四根细杆6交错形成“#”字形状。

底座1与最下层中箱2之间、相邻两个中箱2之间以及顶盖与最上层中箱2之间均通过锁扣7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底座1的长、宽分别大于中箱2的长、宽,四边均伸出10-15厘米,这样当中箱2叠放层数增多、高度较高时使整个蜂箱站立稳定,同时蜂门前面伸出的底座面板可作为蜜蜂飞行出入踏板。底座1底部四角位置装有地脚5,防止地面潮湿腐蚀底座1,同时也有利于在不平地面上放置平稳。底座1上靠近四角位置固定装有四个挂环9,用绳子或铁丝挂在该挂环9上,可方便挪动整个蜂箱。

顶盖3的长、宽分别大于中箱2的长、宽,其顶面倾斜于水平面具有一定坡度,便于雨水流畅,防止雨水渗入蜂箱。其底部固定装有一个平板10,该平板10的长、宽与中箱的长、宽相同,其侧面装有锁扣7与最上层中箱2相连接。

锁扣7可采用扣子或插销,使蜂箱各部分连接牢固。

中箱2左、右两侧设有凹陷或凸起的把手8,方便挪动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