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4755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酸性改良土壤结构。



背景技术: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土壤环境,中性土壤环境最有利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过酸和过碱的环境不利于大多数植物的正常生长。酸性土壤中土壤肥力低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

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土壤改良处理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达到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目的,通常用化学改良剂改变处理土壤酸性或碱性来操作,比如种植绿肥作物改土时,必须施用磷肥,然而,通过该方式进行改良处理时,需要对整块土地进行改良处理,操作繁琐,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在改良时,使用整块土地改良处理的方式,而不是针对性地对需要改良的局部土壤进行改良处理,这样往往会造成改良处理效果达不到预期,以及改良处理差,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酸性改良土壤结构,操作简单,改良效果好,经济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酸性改良土壤结构,包括改良土本体,所述改良土本体四周及底端均设置有可降解板,所述改良土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碎石层、石灰石层、土壤表层、砂砾层、营养层、保水层和土壤底层,所述土壤表层、砂砾层、营养层之间插设有若干生物质炭棒,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3cm,所述石灰石层的厚度设置为1-2cm,所述土壤表层的厚度设置为25-30cm,所述砂砾层厚度为0.6-1cm,所述营养层的厚度设置为10-20cm,所述保水层的厚度设置为3-5cm,所述土壤底层的厚度设置为50-12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壤本体采用多层土层构成,边缘采用可降解板隔绝,便于局部土壤的改良处理,且可降解板易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本体中插设有生物质炭棒,生物质炭棒用作土壤改良剂,它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发展和增强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土壤养分的淋失、促进养分的循环,并且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本实用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降解板由发酵后的稻杆、高粱杆以及玉米杆切碎后压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可降解板由发酵后的稻杆、高粱杆以及玉米杆切碎后压合而成,因此其也可改良土壤酸度,且可降解板添加到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降解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可降解板上设有通气孔,使土层通透性好,改善土壤溶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质炭棒的截面呈圆台形,其上表面直径为1.5-2.5mm,其下表面直径为0.8-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物质炭棒原料采用草本类的物质、木材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城市固体垃圾、畜禽粪便、水生植物和藻类等。将农业废弃物通过热解过程转变为生物质炭棒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生物质炭通过碳负效应可以近乎永久性地将大气中的碳固定起来,添加到土壤中的生物质炭不易被微生物分解,被认为是一种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的CO2起到长期的碳汇作用的新方法。因此,将生物质炭用作土壤改良剂,它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发展和增强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土壤养分的淋失、促进养分的循环,并且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壤表层内掺杂有疏水陶粒,所述疏水陶粒的颗粒大小不一,均匀分布于土壤表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陶粒具有疏水保气作用,其内部结构呈细密蜂窝状微孔,特别由于疏水陶粒密度小,内部多孔,形态、成分较均一,且具一定强度和坚固性,因而具有质轻,耐腐蚀,抗冻,抗震和良好的隔绝性等多功能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水层的底部铺设有一层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重量轻且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在不同的酸碱度的土壤及水中能长久地耐腐蚀,且透水性好,由于纤维间有空隙,因此有良好的渗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砂砾层设置两层,其表面夹一层无黏性粉细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粘性粉细砂能填补砂砾层中砂石的缝隙,保持土壤层的稳定,不容易下沉,石块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砂砾层底部设有软夹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砂砾层底部设置了一层软夹层,砂砾层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可以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土壤本体采用多层土层构成,边缘采用可降解板隔绝,便于局部土壤的改良处理,且可降解板易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本体中插设有生物质炭棒,生物质炭棒用作土壤改良剂,它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发展和增强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土壤养分的淋失、促进养分的循环,并且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二,土壤表层内掺杂有疏水陶粒,疏水陶粒具有疏水保气作用,其内部结构呈细密蜂窝状微孔,特别由于疏水陶粒密度小,内部多孔,形态、成分较均一,且具一定强度和坚固性,因而具有质轻,耐腐蚀,抗冻,抗震和良好的隔绝性等多功能特点;

其三,保水层的底部铺设有一层土工布,土工布重量轻且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在不同的酸碱度的土壤及水中能长久地耐腐蚀,且透水性好,由于纤维间有空隙,因此有良好的渗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可降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降解板;2、碎石层;3、石灰石层;4、土壤表层;5、砂砾层;6、营养层;7、保水层;8、土壤底层;9、生物质炭棒;10、通气孔;11、土工布;12、无黏性粉细砂;13、软夹层;14、疏水陶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酸性改良土壤结构,如图1,包括改良土本体,改良土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碎石层2、石灰石层3、土壤表层4、砂砾层5、营养层6、保水层7和土壤底层8。

其中,碎石层2的厚度为1-3cm,石灰石层3的厚度设置为1-2cm,土壤表层4的厚度设置为25-30cm,砂砾层5厚度为0.6-1cm,在砂砾层5表面设有一层无粘性粉细砂12,在砂砾层5底部设有一层软夹层13;营养层6的厚度设置为10-20cm,保水层7的厚度设置为3-5cm,土壤底层8的厚度设置为50-120cm。

如图2,在改良土本体四周及底端均设置有可降解板1,可降解板1上均布有若干通气孔10,通气性好。可降解板1由发酵后的稻杆、高粱杆以及玉米杆切碎后压合而成,将其插入改良土本体内,易被微生物分解,且具有改良土壤酸度。

在土壤表层4内掺杂有疏水陶粒14,疏水陶粒14按一定的比例与土壤表层4的泥土进行混合,使大小不一的疏水陶粒14在泥土中均匀分布,由于疏水陶粒14内部结构呈细密蜂窝状微孔,质轻,因此其具有很好的疏水保气作用,且具一定强度和坚固性,耐腐蚀,还具有抗冻,抗震和良好的隔绝性等多功能特点。

在保水层7的底部铺设有一层土工布11,土工布11由合成纤维制成。由于纤维间有空隙,因此有良好的渗水性能,且土工布11重量轻且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在不同的酸碱度的土壤及水中能长久地耐腐蚀。

实施例二,一种酸性改良土壤结构,如图3,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在改良土本体中间插设有若干生物质炭棒9,各生物质炭棒9截面呈圆台形,生物质炭棒9上部直径为1.5-2.5mm,下部直径为0.8-1.5mm,生物质炭棒9插在土壤表层4、砂砾层5和营养层6之间。

生物质炭棒9用作土壤改良剂,它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发展和增强微生物的活性、减少土壤养分的淋失、促进养分的循环,并且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生物质炭棒9还能缓解酸性土壤中铝毒对作物生长的限制,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的pH值实现的。随着土壤pH提高,交换性铝发生水解转化成羟基铝并部分形成铝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沉淀。而生物质炭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这些有机官能团能与铝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土壤交换性铝转化为活性较低的有机络合态铝。生物质炭含有一定量的钙、镁和钾等盐基阳离子,当将生物质炭施入土壤中,这些盐基阳离子与土壤交换性铝发生交换反应,使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减少,交换性盐基阳离子含量增加,使土壤盐基性养分含量增加,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特别是交换性钙和钾增加显著,因为生物质炭中钙和钾含量较高。土壤钙和镁含量的增加还能有效缓解铝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