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14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兔舍,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属于养殖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畜牧业已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由于兔是节粮型草食经济动物,不与人类争粮,繁殖快,饲料转化率高;可以为人类提供最廉价、营养报酬高的动物性肉食品及优质毛纺原料。因此,我国养兔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不同规模的笼养家兔养殖场也得以迅猛发展。

笼养家兔,需要考虑很多的适合笼养和兔子本身生长的因素,例如:采食、活动、分娩、兔笼、笼底板下的兔粪是否容易清除等等。

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的家兔养殖场,笼底板下兔粪的清除一般采用自动化化方式清除,最终放到化粪池里处理掉。但这种处理方式结构投资大、浪费资源、运行使用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既方便,又能将兔粪清理干净的兔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包括兔舍本体、接粪盘、水龙头、分水器、电磁控制阀、电动吊索、质量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总成,兔舍本体由顶板、侧壁和底板构成;底板上设有多个漏粪孔;接粪盘位于兔舍本体下方,一侧与兔舍底板活动连接,一侧通过电动吊索与兔舍底板连接;水龙头上安装电磁控制阀,由电磁控制阀控制;水龙头连接分水器;质量传感器安装在接粪盘上;控制系统安装在兔舍侧壁上。

进一步地,兔舍本体的顶板设有通气窗,侧壁上设有可开启关闭的舍门。

进一步地,分水器固定在接粪盘活动连接处,其上设有多个喷水口。

进一步地,分水器长度与接粪盘内部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接粪盘电动吊索连接一侧设有出粪口。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连接电动吊索、质量传感器和电磁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能够检测接粪盘兔粪质量,控制水龙头自动冲水,通过调节接粪盘高度,使冲洗更干净,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主视图;

图中:1-兔舍本体、2-接粪盘、3-水龙头、4-分水器、5-电磁控制阀、6-电动吊索、7-质量传感器、8-控制系统总成、9-顶板、10-侧壁、11-底板、12-通气窗、13-舍门、14-喷水口、15-出粪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洗兔舍,包括兔舍本体1、接粪盘2、水龙头3、分水器4、电磁控制阀5、电动吊索6、质量传感器7和控制系统总成8,兔舍本体由顶板9、侧壁10和底板11构成;底板上设有多个漏粪孔;接粪盘位于兔舍本体下方,一侧与兔舍底板活动连接,一侧通过电动吊索与兔舍底板连接;水龙头上安装电磁控制阀,由电磁控制阀控制;水龙头连接分水器;质量传感器安装在接粪盘上;控制系统安装在兔舍侧壁上。

上述结构中,兔舍本体的顶板设有通气窗12,侧壁上设有可开启关闭的舍门13。

上述结构中,分水器固定在接粪盘活动连接处,其上设有多个喷水口14。

上述结构中,分水器长度与接粪盘内部长度相同。

上述结构中,接粪盘电动吊索连接一侧设有出粪口15。

上述结构中,控制系统连接电动吊索、质量传感器和电磁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新型智能自动冲水兔舍,在控制系统控制作用下,人们可以根据质量传感器检测的接粪盘质量变化,通过电动吊索控制接粪盘的升降;通过电磁控制阀控制水龙头冲水,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接粪盘冲洗干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