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换水的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6240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换水的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换水的生态鱼缸。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族箱、生态鱼缸、人工鱼池等水族系统,一般都是采用内置过滤棉+山湖碓石+陶瓷环+活性炭的方式进行内循环过滤,由于只有内循环,缸内水体没有与外界进行交换,水体没有及时更新,水质不新鲜、容易变坏,运行一段时间后水质变差,导致水中的鱼产生病变直至死亡,特别是有些价值较高的鱼,死亡后,对饲养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最终这些鱼缸或鱼池被闲置或丢弃,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换水、改善水体水质,以满足鱼生长所必需的水质,保证鱼健康成长的全自动换水的生态鱼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换水的生态鱼缸,包括鱼缸、控制装置、进水主管和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内设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进水主管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储水装置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鱼缸连通,形成一内水循环回路,所述内水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储水装置上设有储水装置排水口,所述进水主管与储水装置连通,形成一外水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储水装置是储水槽,所述进水主管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

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第一过滤组件的进水侧和出水侧连通。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是PP棉滤膜或超滤膜或活性炭滤膜或石头或珊瑚礁石或活性炭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所述储水装置内设有多片挡板,多片挡板依次设置在储水装置内,相邻的挡板之间上下错位设置,相邻的两挡板之间为水流通道,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设于水流通道中。

所述挡板是由PP棉滤膜或超滤膜或活性炭滤膜单独构成或组合构成。

所述鱼缸排水口为鱼缸的溢水口,由于鱼缸具有一个溢水口,所以鱼缸内的水位会保持在某一高度不变,多余的水会通过溢水口自动流向储水装置,有效地避免了鱼缸内的水过满而溢出来。

所述储水装置设于鱼缸的下方,所述储水装置的进水口的水平高度低于鱼缸的溢水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水泵设于储水装置的出水口处。

所述储水装置上设有储水装置溢水口,所述储水装置排水口处设有排水泵。

所述储水装置内设有水位开关、水质检测装置、超高水位保护开关以及漏水保护开关,所述进水主管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或第二水泵,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水位开关、超高水位保护开关、漏水保护开关、进水电磁阀、第一水泵、排水泵、水质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当储水装置出现超高水位时,超高水位保护开关输出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会关闭进水电磁阀,同时启动排水泵排水,并报警。当储水装置出现漏水时,漏水保护开关输出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会关闭进水电磁阀,同时启动排水泵排水,并报警。

所述水质检测装置对水体进行TDS值时实检测,本实用新型开机后1分钟内预测并取平均值并记忆,随着时间推移,水中杂质可能增多,TDS值上升,如设定TDS值上升超过50时,控制装置会控制进水电磁阀打开,自来水经过第二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储水装置。

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溢水管和进水管与鱼缸连通。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进水主管上的PP棉滤膜或活性炭滤膜或超滤膜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过滤组件先对进入储水装置内的自来水进行过滤,滤除自来水中的污垢、杂质等,从而保证供应给鱼缸的水更加干净、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实施方式。

一种全自动换水的生态鱼缸,包括鱼缸、控制装置、进水主管和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内设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进水主管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和第二过滤组件,所述鱼缸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储水装置连通,形成一内水循环回路,所述内水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鱼缸上设有鱼缸排水口,所述进水主管与鱼缸连通,形成一外水循环回路。

所述储水装置是储水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水循环回路换水结合内水循环回路换水的方式,定期加入新水并排出鱼缸中的旧水,新旧水混合之后再在整个内水循环回路中循环使用,以达到更新鱼缸水质的目的,保障鱼的最佳生存环境,极大的减少了鱼的死亡机率,提高水族的观赏性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本实用新型无需换掉整个鱼缸的水或者大部分水,新旧水混合后,温度不会急剧变化,避免温度变化太大对鱼类造成伤害,而且十分节约水资源。

(二)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增加外水循环回路更新水质,而且还增加了一些安全控制技术,例如低水位控制、高水位控制、漏水保护、超高水位保护、强制排水等安全控制技术,从而更好地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三)更有的是,由于进水电磁阀、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排水泵都由控制装置控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鱼缸水体的大小及鱼的大小和数量安排周期性通过打开第一水泵和进水电磁阀对鱼缸进行注水,如每24小时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个小时,根据鱼缸大小调整注水速度(限流塞),一般10天全部更新一次,这些周期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一种全自动换水的生态鱼缸,包括鱼缸7、控制装置12、进水主管13和储水装置6,所述储水装置6内设有第一过滤组件14,所述储水装置6上设有进水口72和出水口71,所述进水口72和出水口71分别与鱼缸7连通,形成一内水循环回路70,所述内水循环回路70上设有第一水泵73,所述储水装置6上设有储水装置排水口10,所述进水主管13与储水装置6连通,形成一外水循环回路74。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技术方案。

所述储水装置6是储水槽,所述进水主管13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15。

所述进水口72和出水口71分别设置在第一过滤组件14的进水侧和出水侧连通。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14是PP棉滤膜或超滤膜或活性炭滤膜或石头或珊瑚礁石或活性炭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优选的是,所述储水装置6内设有多片挡板141,多片挡板141依次设置在储水装置6内,相邻的挡板141之间上下错位设置,相邻的两挡板141之间为水流通道142,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设于水流通道142中。水流流经第一过滤组件14时,被挡板141阻碍,所述挡板141过滤掉水流中的污垢、鱼粪和泥垢。

所述储水装置6设于鱼缸7的下方,所述鱼缸上设有鱼缸排水口75,所述鱼缸排水口75为鱼缸7的溢水口,且所述储水装置6的进水口72的水平高度低于鱼缸的溢水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水泵73设于储水装置6的出水口71处。由于鱼缸排水口75是鱼缸的溢水口,所以鱼缸内的水位会保持在某一高度不变,多余的水会通过溢水口自动流向储水装置,有效地避免了鱼缸内的水过满而溢出来。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水泵73将储水装置6内新旧混合的水再重新抽回鱼缸7内。

所述进水口72和出水口71分别通过溢水管16和进水管20与鱼缸7连通,所述溢水管16与鱼缸的溢水口连通。

所述储水装置6上设有储水装置溢水口9,所述储水装置排水口10处设有排水泵11。当储水装置内的水位上升到高水位或超高水位时,水位开关输出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进水电磁阀关闭,储水装置停止注水,排水泵启动排出储水装置内的水。

所述储水装置6内设有水位开关8、水质检测装置19、超高水位保护开关17以及漏水保护开关18,所述进水主管13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2或第二水泵,所述控制装置12分别与水位开关8、超高水位保护开关17、漏水保护开关18、进水电磁阀2、第一水泵73、排水泵11、水质检测装置19电性连接。

所述水质检测装置19对水体进行TDS值时实检测,本实用新型开机后1分钟内预测并取平均值并记忆,随着时间推移,水中杂质可能增多,TDS值上升,如设定TDS值上升超过50时,控制装置会控制进水电磁阀打开,自来水经过第二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储水装置。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15包括设置在进水主管13上的PP棉滤膜1或活性炭滤膜4或超滤膜5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过滤组件先对进入储水装置内的自来水进行过滤,滤除自来水中的污垢、杂质等,从而保证供应给鱼缸的水更加干净、健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

当鱼缸换水时,进水电磁阀和第一水泵73开启,自来水经过依次PP棉滤膜1、活性炭滤膜4、超滤膜5过滤后进入储水装置6,第一水泵73不断将储水装置6中的新旧混和的水抽入鱼缸7中,鱼缸的水位线上升,由于鱼缸7的溢水口,所以鱼缸7内的水位会保持在某一高度不变,鱼缸7内多余的旧水会通过鱼缸溢水口75、溢水管16自动流到储水装置6中,接着旧水会从第一过滤组件14的进水侧流动至其出水侧,在此过程中第一过滤组件14对旧水进行过滤,过滤后旧水与新水混合后,再被第一水泵73抽入鱼缸7内,从而实现内水循环回路换水。

在内水循环回路换水的同时,自来水通过进水主管进入储水装置,储水装置内的水位线上升,当储水装置内的水位线超过了储水装置溢水口9时,储水装置内多余的水从储水装置溢水口流出,从而实现外水循环回路换水。

本实用新型在鱼缸换水过程中,水不断地循环使用,只有极少量水会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每次给鱼缸换水时,换水量都很少,十分节约水资源,而且也避免了大量换水导致水温变化过大对鱼类造成伤害。

随着鱼缸7的旧水和自来水的进入,储水装置6中的水位上升,当储水装置内的水位上升到高水位时,水位开关输出高水位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进水电磁阀关闭和排水泵启动,水从储水装置排水口10排走,从而使得储水装置6的水位下降。

如果储水装置溢水口被堵住后导致无法排出水,储水装置6的水位会继续上升到超高水位时,超高水位开关会输送超高水位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进水电磁阀2关闭同时启动排水泵强制排水并报警,水从储水装置排水口10排走,从而使得储水装置6的水位下降。

当储水装置内的水位降到低水位时,水位开关输出低水位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进水电磁阀开启,排水泵关停,自来水进入储水装置内,储水装置的水位上升,当储水装置内的水位达到中等水位时,控制装置控制进水电磁阀关闭,排水泵关停,此时鱼缸换水完成。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相似,它包括鱼缸、控制装置、进水主管和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内设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鱼缸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储水装置连通,形成一内水循环回路,所述内水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鱼缸上设有鱼缸排水口75,不同点在于:所述进水主管与鱼缸连通,形成一外水循环回路。

所述储水装置6是储水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

当鱼缸需要换水时,第一水泵启动,第一水泵将鱼缸内的旧水抽入储水袋中,储水袋中的新水被挤压到鱼缸内,从而实现内水循环回路换水,自来水经过第二过滤组件后进入鱼缸内,鱼缸内的水位线上升,直到鱼缸内的水位线超过鱼缸的溢水口,鱼缸内多余的水从鱼缸溢水口75流出鱼缸,从而实现外水循环回路换水。本实用新型生态鱼缸采用内水循环回路结合外水循环回路换水的方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生态鱼缸换水方便,节约水资源,而且也避免了大量换水导致水温变化过大对鱼类造成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