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湿及蓄水功能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4429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湿及蓄水功能的花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草养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保湿及蓄水功能的花盆。



背景技术:

盆裁花卉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等各个领域,为活跃气氛、净化居室、美化环境、绿化城市起作用。目前,形状各异的传统花盆,还是盆裁花卉的主要盆具,它具有诸多不足之处:一、花盆本身不具有蓄水功能,需经常人工浇水;二、水浇的过多,花盆的排水孔将带着泥沙向外渗透,不但会弄脏周边环境,还会将盆内的养分带走;一些生活节奏较快或者初学种花的人,较难掌握不同花卉的水性,或很难每天都能会抽出时间浇花,由此导致盆栽植物无法很好地生长甚至干枯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保湿及蓄水功能的花盆。

一种具有保湿及蓄水功能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位于花盆本体下端的蓄水部、位于花盆本体上端的保湿盖。

所述的花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由此可以方便浇水后花盆本体中多余的水分排出至蓄水部。

所述的花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孔;所述的吸水孔中设置有吸水条;所述的吸水条穿过吸水孔,其两端分别位于花盆本体内及蓄水部内;由此可以利用吸水条将蓄水部的水分补充到花盆本体中。

所述的蓄水部的上端与花盆本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保湿盖的形状与花盆本体的上端的形状相同;所述的保湿盖上设置有方便植物穿过的孔;保湿盖可以使花盆本体中的土壤蒸发出来的水分在盖面形成水珠,重新滴入土壤中,由此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同时可以减少泥土的撒落,使盆栽周围的环境更加整洁美观,而且可以在保湿盖上方防止小物品,增加了盆栽的美观度及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蓄水部与花盆本体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圈,由此可以使花盆本体与蓄水部密封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蓄水部中央部位设置有承重体;所述的承重体的高度与蓄水部的高度相同;由此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花盆本体重量较大造成塌陷。

作为优选,所述的花盆本体与蓄水部通过螺纹或卡扣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蓄水部的上端设置有溢水孔,由此可以防止蓄水部中水过多溢至花盆本体中使植物根系长期处于过于潮湿的环境导致根系腐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水条的伸入蓄水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的溢水孔的下方;所述的吸水条的长度为:上至花盆本体的1/5至1/3,下至蓄水部的底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水条的材料为海绵或布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将蓄水部的水分通过吸水条均匀吸至花盆本体中,使花盆本体中的植物不会因为缺水而影响其生长甚至干枯死亡,避免了因浇水过多而造成土壤中养分流失及弄脏周边环境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保湿盖,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流失减少,同时合理利用花盆本体上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美观实用,方便操作,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花盆本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蓄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湿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花盆本体,2-保湿盖,3-蓄水部,4-排水孔,5-吸水孔,6-吸水条,7-承重体,8-溢水孔,9-水,10-基质,11-植株,12-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一种具有保湿及蓄水功能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1、位于花盆本体1下端的蓄水部3、位于花盆本体1上端的保湿盖2。

如图1所示,花盆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孔5及排水孔4,吸水孔5中设置有吸水条6,吸水条6穿过吸水孔5,其两端分别位于花盆本体1内及蓄水部3内;吸水条6的材料为布条;由此可以方便浇水后花盆本体1中多余的水分排出至蓄水部3,同时可以利用吸水条6将蓄水部3的水分补充到花盆本体1中。

作为优选,排水孔4设置为6个;吸水孔5设置为2个;吸水条6的长度为:上至花盆本体1的2/3,下至蓄水部3的最低处。

蓄水部3的上端与花盆本体1的底部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蓄水部3与花盆本体1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圈,由此可以使花盆本体1与蓄水部3密封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蓄水部3中央部位设置有承重体7;承重体7的高度与蓄水部3的高度相同;承重体7为十字形,由此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花盆本体1重量较大造成塌陷。

承重体7的十字中心部位有圆柱体状的溢水孔8,使花盆的外部看起来和普通花盆一致。

如图3所示,保湿盖2的形状与花盆本体1的上端的形状相同;保湿盖2上设置有方便植物穿过的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首先将花盆本体1与蓄水部3配合安装好,然后将吸水条6穿过吸水孔5到花盆本体1内所需长度,并使吸水条6的下端垂入蓄水部3底端;然后选用富含有机质松土等盆栽基质10装入储土盆2至2/3处,装土时应注意把盆内的吸水条6展开,使之与盆内基质10充分接触;再将植株11穿过保湿盖2栽入花盆本体1中,继续装入基质10至九分满,最后浇适量定根水即可。日常浇水后,多余的水会流入蓄水部3中,蓄水部3内的清水通过吸水条6,自动缓慢地进入花盆,并渗透到盆内基质10,使之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当流入蓄水部3的水过多超过了承重体7的十字中心部位的溢水孔8的位置时,多余的水通过溢水孔8排出,防止蓄水部3中水过多溢至花盆本体1中使植物根系长期处于过于潮湿的环境导致根系腐坏。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一种具有保湿及蓄水功能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1、位于花盆本体1下端的蓄水部3、位于花盆本体1上端的保湿盖2。

如图1所示,花盆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孔5及排水孔4,吸水孔5中设置有吸水条6,吸水条6穿过吸水孔5,其两端分别位于花盆本体1内及蓄水部3内;吸水条6的材料为布条。

作为优选,排水孔4设置为6个;吸水孔5设置为2个;吸水条6的长度为:上至花盆本体1的2/3,下至蓄水部3的最低处。

蓄水部3的上端与花盆本体1的底部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蓄水部3与花盆本体1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圈。

蓄水部3中央部位设置有承重体7;承重体7的高度与蓄水部3的高度相同;承重体7为空心圆柱体,由此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花盆本体1重量较大造成塌陷。

空心圆柱体的承重体7的上端设置有溢水孔8,使花盆的外部看起来和普通花盆一致。

如图3所示,保湿盖2的形状与花盆本体1的上端的形状相同;保湿盖2上设置有方便植物穿过的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首先将花盆本体1与蓄水部3配合安装好,然后将吸水条6穿过吸水孔5到花盆本体1内所需长度,并使吸水条6的下端垂入蓄水部3底端;然后选用富含有机质松土等盆栽基质10装入储土盆2至2/3处,装土时应注意把盆内的吸水条6展开,使之与盆内基质10充分接触;再将植株11穿过保湿盖2栽入花盆本体1中,继续装入基质10至九分满,最后浇适量定根水即可。日常需要浇水时,将花盆本体1与蓄水部3分开,在蓄水部3中加入清水,加入的清水最多不超过溢水孔8处,蓄水部3内的清水通过吸水条6,自动缓慢地进入花盆,并渗透到盆内基质10,使之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当流入蓄水部3的水过多超过了蓄水部2内溢水孔8的位置时,多余的水通过溢水孔8排出,防止蓄水部3中水过多溢至花盆本体1中使植物根系长期处于过于潮湿的环境导致根系腐坏。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一种具有保湿及蓄水功能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1、位于花盆本体1下端的蓄水部3、位于花盆本体1上端的保湿盖2。花盆本体1的边缘的两端设置有两条绳12,由此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悬挂起来,达到美观、节省空间的目的。

如图1所示,花盆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孔5及排水孔4,吸水孔5中设置有吸水条6,吸水条6的材料为海绵。

作为优选,排水孔4设置为6个;吸水孔5设置为2个;吸水条6的长度为:上至花盆本体1的1/3,下至蓄水部3的最低处。

蓄水部3的上端与花盆本体1的底部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蓄水部3与花盆本体1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圈,由此可以使花盆本体1与蓄水部3密封可拆卸连接。

蓄水部3中央部位设置有承重体7;承重体7的高度与蓄水部3的高度相同;承重体7为一字形。蓄水部3的上端设置有溢水孔8。

如图3所示,保湿盖2的形状与花盆本体1的上端的形状相同;保湿盖2上设置有方便植物穿过的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用时,首先将花盆本体1与蓄水部3配合安装好,然后将吸水条6穿过吸水孔5到花盆本体1内所需长度,并使吸水条6的下端垂入蓄水部3底端;然后选用富含有机质松土等盆栽基质10装入储土盆2至2/3处,装土时应注意把盆内的吸水条6展开,使之与盆内基质10充分接触;再将植株11穿过保湿盖2栽入花盆本体1中,继续装入基质10至九分满,最后浇适量定根水即可。日常需要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入蓄水部3中,蓄水部3内的清水通过吸水条6,自动缓慢地进入花盆,并渗透到盆内基质10,使之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当流入蓄水部3的水过多超过了蓄水部2外部上端的溢水孔8的位置时,多余的水通过溢水孔8排出,防止蓄水部3中水过多溢至花盆本体1中使植物根系长期处于过于潮湿的环境导致根系腐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用于理解实用新型的结构、功能和效果,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