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容量定向喷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6906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容量定向喷雾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容量定向喷雾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草甘膦、草铵膦等灭生性除草剂广泛用于林地、果树等防治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人工施药时,药液不可避免的飞溅到茎叶上,从而造成幼树叶片枯萎、生长受抑制,严重时整株死亡。为了提高喷雾效果、降低换水频率,如今多采用低容量喷雾设备进行喷药,但低容量喷雾设备具有所用药剂浓度高、雾滴粒径小、受自然风速影响较大的特点,使得喷施的药液更易飞散和漂移到树木茎叶之上,这无疑加大了药害的产生,同时造成药液的浪费,增加了人工补苗的成本。虽然201120556499.6已公开一种除草剂定向喷雾盖,但该喷雾盖所用喷头为常规的扇形喷头,喷到作物上的雾滴较大,雾滴容易滚落到地面,造成农药的浪费;其次,该喷雾盖用水量较大、换水频率高;喷雾盖中使用的防护罩无导流槽,无法将喷到防护罩上的药液聚集在一起,然后喷到靶标上。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有效控制药液的喷洒方向和喷洒范围的高效低容量喷雾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容量定向喷雾设备,该喷雾设备喷雾雾滴小,不仅能有效控制药液喷洒方向和喷洒范围,还减少药剂飞散或漂移,降低药液对非靶标造成的药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容量定向喷雾设备,包括喷杆、肩带、卡扣、输药管、喷雾器,所述喷雾设备还包括防护喷雾单元、电源线;所述喷雾器内设有为定向喷雾设备工作提供电力的电源;所述喷杆的一端通过输药管与喷雾器相连通,另一端与防护喷雾单元相连通;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喷杆和喷雾器上;所述电源线的两端分别与喷杆和电源电连接。

工作原理:喷药时,首先将肩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喷杆和喷雾器上。然后接通电源与喷杆的电连接,电源为喷杆提供电源。在压力作用下,药液从喷雾器进入到输药管,经输药管进入喷杆,再经喷杆到达喷雾单元,然后由喷雾单元向靶标喷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喷雾单元包括连接体、防护罩、调节帽和喷头;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喷杆相连通,另一端与喷头相连通;所述防护罩通过调节帽固定于连接体上;所述喷头固定于防护罩的顶部内侧;所述连接体与防护罩顶部设有修正夹角,与喷头的喷雾偏角相对应。连接体与防护罩顶部设有修正夹角,使喷撒出来的药液的喷洒方向和喷洒范围在防护罩下方正中间,同时避免药液打到防护罩内壁。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修正夹角为10-15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的外形与扇形喷雾的形状相对应,内侧设有导流槽,下部边缘设有可拆卸的防水布。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头为低容量扇形喷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杆上还设有开关和软性手柄;所述开关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电相连;所述软性手柄包裹于喷杆的一端部外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为点压开关。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卡扣,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分别固定在喷杆和喷雾器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杆为可伸缩喷杆,与地面倾斜夹角为30~3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有连接体,通过连接体的偏转来修正低容量喷头的喷雾偏角,使之与防护罩形状相对应,有效地控制药液的喷洒方向和减少药液漂移,降低了对非靶标产生的药害,避免药剂的浪费和补种的成本增加。

2、本实用新型将低容量喷头与定向喷雾罩有机结合,喷出的药液雾滴小,在靶标表面展着性增强,不易滚落到地面,减少农药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防风的功能,有效弥补了低容量喷头雾滴小、遇风易漂移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的喷杆为可伸缩喷杆,喷杆与地面存在30-35度倾斜夹角,适用于坡地种植林木幼林的除草。

5、本实用新型设有导流槽,能将飞溅到防护罩上的药液聚集起来沿着导流槽往下喷,从而减少药液的飞溅造成的药害。

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低容量喷头,用水量少,用水量仅7.5升。而使用常规喷头的对比文件201120556499.6每亩用水量约45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容量定向喷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点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喷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喷杆,2.连接体,3.防护罩,4.调节帽,5.喷头,6.防护喷雾单元,7.电源,8.开关,9.软性手柄,10.肩带,11.电源线,12.卡扣,13.输药管,14.喷雾器,15.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参见图1-图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低容量定向喷雾设备,包括喷杆(1)、肩带(10)、卡扣(12)、输药管(13)、喷雾器(14),所述喷雾设备还包括防护喷雾单元(6)、电源线(11);所述喷雾器(14)内设有为定向喷雾设备工作提供电力的电源(7);所述喷杆(1)的一端通过输药管(13)与喷雾器(14)相连通,另一端与防护喷雾单元(6)相连通;所述肩带(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喷杆(1)和喷雾器(14)上;所述电源线(11)的两端分别与喷杆(1)和电源(7)电连接。

工作原理:喷药时,首先将肩带(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喷杆(1)和喷雾器(14)上。然后接通电源(7)与喷杆(1)的电连接,电源(7)为喷杆(1)提供电源。在压力作用下,药液从喷雾器(14)进入到输药管(13),经输药管(13)进入喷杆(1),再经喷杆(1)到达喷雾单元(6),然后由喷雾单元(6)向靶标喷药。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防护喷雾单元(6)包括连接体(2)、防护罩(3)、调节帽(4)和喷头(5);所述连接体(2)的一端与喷杆(1)相连通,另一端与喷头(5)相连通;所述防护罩(3)通过调节帽(4)固定于连接体(2)上;所述喷头(5)固定于防护罩(3)的顶部内侧;所述连接体(2)与防护罩(3)顶部设有修正夹角,与喷头(5)的喷雾偏角相对应。连接体(2)与防护罩(3)顶部设有修正夹角,使喷撒出来的药液的喷洒方向和喷洒范围在防护罩下方正中间,同时避免药液打到防护罩内壁。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修正夹角为10-15度。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或3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防护罩(3)的外形与扇形喷雾的形状相对应,内侧设有导流槽(15),下部边缘设有可拆卸的防水布。导流槽15可将细小药滴在防护罩内侧聚集起来并沿着导流槽往下喷,从而避免药液飞散、漂移至非靶标作物上。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或3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喷头(5)为低容量扇形喷头。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3任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喷杆(1)上还设有开关(8)和软性手柄(9);所述开关(8)通过电源线(11)与电源(7)电相连;所述软性手柄(9)包裹于喷杆(1)的一端部外围。通过控制开关8的开与关,喷药人员能轻松地控制药液的喷撒与关闭。所述软性手柄9包裹于喷杆1的一端部外围,软性手柄9的设置不仅提高喷药人员握持喷杆1的稳定性,还避免了喷药人员在施药过程发生触电。

实施例7

与实施例6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开关(8)为点压开关。

实施例8

与实施例6不同的地方在于:还包括卡扣(12),所述肩带(10)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12)分别固定在喷杆(1)和喷雾器(14)上。

实施例9

与实施例7或8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喷杆(1)为可伸缩喷杆,与地面倾斜夹角为30~35度。

以下是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工作时,首先将肩带10的两端分别用卡扣12固定在喷杆1和喷雾器14上,施药人员在背负喷雾器14的同时将肩带10悬挂于肩膀之上,手握持着软性手柄9,拿起喷杆1,将喷头10对准施药靶标。然后按下喷杆1上的开关8,在压力作用下,药液从喷雾器14进入到输药管13,经输药管13进入喷杆1,再经喷杆1到达喷头5,然后由喷头5对着靶标喷药。喷药过程中,防护罩3能有效降低自然风对喷雾药液的影响,并阻挡飞散的药液,飞散在防护罩3的药液在防护罩内侧聚集起来并沿着导流槽15往下喷,从而避免药液飞散、漂移至非靶标作物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