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置式动物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512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置式动物喂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置式动物喂食器。



背景技术:

动物喂食器由于配有自动控制装置,是一种可由使用者自由设定时间以定时将一定喂食量的饲料提供给动物的机器。

例如,本申请人于2009年申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42630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倒置式动物喂食器》(申请号:CN200920124515.7)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有托盘和动力控制装置,该喂食器为倒置式结构,固定于主框内的电机其输出轴通过主框底部中间的通孔后与外部的托盘相连接,并且主框底部还具有可供饲料落入托盘内的开口;主框的上面装有盖板,盖板上开有贯通主框内腔的下料口。由料桶下来的料经上方盖板的下料口、主框内腔后落入托盘内,再由通过电机带动而旋转的托盘将料撒出。具有自然防止动物偷食、利于喂食器维修操作等优点。但是,上述结构包含的部件略多,在一定程度上为装配及组装带来了不便。

因此,对于现有的倒置式动物喂食器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便于装配的倒置式动物喂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倒置式动物喂食器,包括喂食框、电机、托盘、外框、电源及具有定时自动给料功能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框具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喂食框并与设于喂食框下方的托盘相连接,所述喂食框的底部开有供饲料落入托盘中的开口,所述外框围绕喂食框设于喂食框的外周,且该外框的侧面开有供托盘中饲料甩出的喂食口,所述控制器设于喂食框上并露出于喂食框的表面,所述电源可更换的设于喂食框上并与电机及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为干电池或充电式蓄电池,所述喂食框的底部向上开有用以安装电源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底部扣置有能防止电源露出的盖板。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更换电源,使用方便。

进一步优选,所述喂食框的下表面上还开设有供盖板卡置其中的卡槽,该卡槽两端分别具有卡口,对应的,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该卡口相卡接的卡扣。该结构操作方便,为更换电源提供了便利。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喂食框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为一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台状延伸部,所述安装腔位于该延伸部的中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部开有供电机输出轴伸出的通孔,所述开口为多个并围绕安装腔沿延伸部的周向间隔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使喂食框中的饲料缓慢落下,而不至于落下太快、太多,造成浪费。

优选地,所述的托盘成形为圆盘状,且该托盘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为一圆弧面,该圆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条便于将饲料甩出的凸条。该托盘结构简单易安装,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外框的下部具有多根间隔布置的竖条,而相邻竖条之间形成供饲料甩出的喂食口。该结构大大简化了外框结构,不仅更加便于装配,也便于托盘中的食物快速甩出,避免饲料在外框中积累,造成浪费。

较好的,所述喂食框的上部设置有能将电机遮盖的上盖。

在上述各优选方案中,所述喂食框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以盛装饲料的喂食桶,该喂食桶的底部具有供饲料落入喂食框中的下端口。该喂食桶的结构可以为桶状结构,也可以为袋状结构,可根据需要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盖板的上下组装结构,且将电源可更换的设于喂食框的底部,需要更换电源时,直接将外框自喂食框上取下,在喂食框的底部更换电源即可;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便于装配及组装,使用方便,也为后续喂食器的维修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另一分解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倒置式动物喂食器包括喂食框1、电机2、托盘3、外框4、电源5及具有定时自动给料功能的控制器6。

在本实施例中,喂食框1具有用于安装电机2的安装腔11。具体的,喂食框1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为一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台状延伸部12,安装腔11位于该延伸部12的中部,延伸部12的底部开有供电机2输出轴21伸出的通孔121。喂食框1的上部设置有能将电机2遮盖的上盖10。托盘3能转动的设于喂食框1的下方,电机2的输出轴21穿过喂食框1底部的通孔121与托盘3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托盘3成形为圆盘状,且该托盘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为一圆弧面31,该圆弧面31上设置有三条呈散射状间隔布置的凸条311,且该凸条311沿托盘3的转动方向具有一定弧度的弯折,以便于将饲料甩出。当然,该托盘3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托盘结构,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规则多边形构造的结构,其上围合成多边形构造的多个活动挡板,旋转时可利用离心力作用而自动撒料并实现自动开关。喂食框1的底部开有供饲料落入托盘3中的开口13,本实施例中的开口13为多个并围绕安装腔11沿延伸部12的周向间隔布置,便于使喂食框1中的饲料缓慢落下,而不至于落下太快、太多,造成浪费。

本实施例的外框4围绕喂食框1设于喂食框1的外周,外框4的上部直接扣置在喂食框1上。外框4的侧面开有供托盘3中饲料甩出的喂食口41,外框4的下部具有多根间隔布置的竖条42,而相邻竖条42之间形成供饲料甩出的喂食口41,该结构大大简化了外框4结构,不仅更加便于装配,也便于托盘3中的食物快速甩出,避免饲料在外框4中积累,造成浪费。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外框4结构。

控制器6设于喂食框1上并露出于喂食框1的侧表面,电源5可更换的设于喂食框1上并与电机2及控制器6相连接。具体的,电源5为干电池或充电式蓄电池,喂食框1的底部向上开有用以安装电源5的安装槽14,该安装槽14的底部扣置有能防止电源5露出的盖板7。喂食框1的下表面上还开设有供盖板7卡置其中的卡槽15,该卡槽15两端分别具有卡口151,对应的,盖板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该卡口151相卡接的卡扣71,以便于更换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喂食框1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有盛装饲料的喂食桶(图中未示),该喂食桶的底部具有供饲料落入喂食框中的下端口。该喂食桶的结构可以为桶状结构,也可以为袋状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