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可移动植物高架桥柱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347发布日期:2018-09-25 18:41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可移动植物高架桥柱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口密度高、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向空中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但随着一座座高架横空出世,车辆的噪声、排放有害气体等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而绿色植物不仅有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作用,且它对环境的美化程度已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和市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加强高架桥的绿化建设,对于改善沿线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高架桥绿化范围主要包括:高架桥面的绿化、立柱的绿化、桥荫绿化等。而目前高架桥绿化大多采用植物外挂、模块化、口袋式、种植式,这些技术存在种植植物品种单一、样式呆板、施工复杂、植物养护成本高等问题,这种装置只能半永久性使用,临时更换麻烦,不但对桥柱造成一定的损坏,而且装置结构不灵活,拆卸不方便,无法满足城市市政道路高架桥定期检修的问题,同时实用性差不利于大面积推广。本研究主要针对现在高架立柱绿化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改进,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组合式可移动绿化墙体支架、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灌溉装置、种植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可移动植物高架桥柱绿化装置,集绿化、灌溉于一体。主要针对高架立柱由于大面积的裸露墙面,造成无法攀援植物,致使道路缺乏立体绿化从而导致道路景观效果差等现象,通过设置组合式可移动绿化墙体支架、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灌溉装置、种植池进行立体绿化,增加道路绿化景观层次的目的。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不仅能起到改良初期雨水促进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提高道路立面绿化率,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美化景观及固碳放氧生态能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是一种组合式可移动植物高架桥柱绿化装置,集绿化、灌溉于一体,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种植池。所述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内置有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种植池,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高度依次降低的是支架立杆、进水口、铁丝网、营养杯、挂钩、支架横杆、种植池等,所述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包含进水管、滤网、粗砂层、细砂层、集雨池、过水海绵、、出水口、防水层。所述种植池主要包含攀援植物、轻质营养土。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包含LED触屏显示屏、调节按钮和开关按钮,同时内含温度计进行雨水调控。本实用新型起到增加道路绿化景观层次的目的。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不仅提高道路立面绿化率,同时可以起到改良初期雨水,促进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美化景观及固碳放氧生态能力的作用。

首先对进行植物进行组培培养,将培养的枝条或者种苗种植在模块化种植块内,进行浇水灌溉管理,雨季,将培养的种植块连带攀援支架移植到高架桥下,将种植块放置在攀援支架内,进行固定,提高高架立柱绿化率。然后连接高架雨水管,将管道连接到支架内,同时在攀援支架旁安装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在攀援支架下设置种植池,种植池植物种植攀援性植物,植物可以通过绿化墙体的立杆和横杆进行攀援,增加立面绿化层次。

一种组合式可移动植物高架桥柱绿化装置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种植池。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内置有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种植池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框架为井字金属梁固定架,包含立杆、横杆,上焊接有挂钩。攀援支架材质,材质为铝合金、不锈钢、有机玻璃、塑钢或者塑料等聚合材料,材质具有轻质、耐压、耐腐蚀等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所述营养杯内所含土壤由50%草炭、20%肥沃田园土、20%厩肥及10%的草木灰进行配置,所述营养杯的材质为耐潮湿、透水而不透土、抗腐蚀、抗老化的无纺布。种植袋内装有培养基质,选用处理过的树皮、松针等园林废弃物、蛭石、珍珠岩、腐殖质等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均匀分布挂在铁丝网上。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设置在攀援支架一侧,装置上设有LED触屏显示屏、调节按钮和开关按钮,同时内含温度计,可自动调节水箱温度,对植物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水温过低对植物造成冻害。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与高架桥集雨管相连,设置在支架主体框架内,可通过雨水的收集过滤实现植物的自我灌溉,节约水源。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内设有滤网、过水海绵层、透水支撑挡板、粗砂层、细砂层、可对初期雨水进行过滤,过滤枯枝落叶及有害物质。所述集水池可对雨水进行储存,植物缺水时可通过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进行雨水的灌溉,所述出水口可将装置内多余雨水排至高架桥地面绿地内。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池优选的植物有:卫矛、爬山虎、紫藤、扶芳藤和爬藤月季。所述植物耐阴耐寒性好,景观效果佳,可快速形成立体绿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种植池的相互配合,可使高架桥立柱迅速充满绿色,增加立面植被覆盖率,美化景观。同时可以收集高架桥面的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收集和灌溉装置的收集和净化,可将多余雨水用于立面及地面植物的灌溉,雨水调控自动装置可自动控制雨水的浇灌和水温的调节,按照固定的时间定时灌溉绿地内的植物,节约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同时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短时间就可以爬满高架桥的立柱,植物根系对立柱也不具备破坏能力,具有绿化效果优良、安全实用、替换方便、易于推广的特点。

绿色植物装置吸收环境中的噪音的同时,还能吸附飞扬的尘土,在有高架桥的城市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的设置,实现人工化、智能化控制,方便快捷。自动控制装置可实现雨水的合理灌溉,节省人力物力。

本发明无污染,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可有效的净化高架桥桥面至地面的初期雨水,将其灌溉到立面柱及种植池内的植物,过滤后的雨水可直接灌溉到高架桥地面的道路绿化带内,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同时解决高架桥立面及地面植物浇灌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挂钩2、进水口3、支架立杆4、支架横杆5、铁丝网6、营养杯7、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8、进水管9、滤网10、粗砂层11、细砂层12、透水支撑挡板13、攀援植物14、种植池15、集雨池16、过水海绵17、透水支撑挡板18、出水口19、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可移动植物高架桥柱绿化装置,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7、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种植池13。所述组合式立面绿化景观植物墙支架主体由挂钩1连接其他支架主体组合而成,主体包含内置的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种植池13,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高度依次降低的是支架立杆3、进水管8、铁丝网5、营养杯6、挂钩1、支架横杆4、种植池13等。所述支架主体为井字金属梁固定架,材质为铝合金、不锈钢、有机玻璃、塑钢或者塑料等聚合材料,材质具有轻质、耐压、耐腐蚀等特点。所述支架主体包含后置的植物种植土基质及固定种植土的十字形框架,所述十字形框架对种植土起到固定作用,在十字形框架外设置有铁丝网,便于种植池13内植物进行攀附,同时便于营养杯6进行挂钩固定,所述营养杯6可根据季节变化自行更换,所述种植池13内植物主要种植耐干旱瘠薄的攀附植物卫矛、爬山虎、紫藤、扶芳藤和爬藤月季,植物可以攀援进行坡面覆盖,同时结合营养杯内植物,提高立面绿化覆盖率,增加植物层次。所述营养杯6所含土壤由50%草炭、20%肥沃田园土、20%厩肥及10%的草木灰进行配置,营养杯材质为耐潮湿、透水而不透土、抗腐蚀、抗老化的无纺布。种植袋内装有培养基质,可选用处理过的树皮、松针等园林废弃物、蛭石、珍珠岩、腐殖质等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安全环保,节约资源。所述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与高架桥集雨管相连,设置在支架主体框架内,可通过雨水的收集过滤实现植物的自我灌溉,节约水源。所述雨水收集及灌溉装置内设有进水口2、进水管8、滤网9、过水海绵16、透水支撑挡板17、粗砂层10、细砂层11、高架桥路面雨水通过进水口2和进水管8进入系统,通过滤网9、透水海绵层16及透水支撑挡板17、粗砂层10、细砂层11的层层过滤作用,可对初期雨水进行过滤,过滤枯枝落叶及有害物质。所述集水池15可对雨水进行储存,植物缺水时可通过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进行雨水的灌溉,所述出水口18可将装置内多余雨水排至高架桥地面绿地内。所述雨水调蓄自动控制装置7主要由设置在攀援支架一侧,装置上设有LED触屏显示屏、调节按钮和开关按钮,同时内含温度计,可自动调节水箱温度,对植物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水温过低对植物造成冻害。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