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098阅读:3538来源:国知局
育苗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盘。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根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极为重要,因植物的地上部生长有赖于根部供应矿物元素与水分,因此藉由人工复育的草花、蔬菜、树木等植物在育苗阶段,多先利用连结的育苗盘作植栽,待草花、蔬菜、树苗成长到预定程度时,再将草花、蔬菜、树苗连同育苗盘运送至预定地作移植工作。

在育苗盘的的育苗穴内部需要先铺设上基质,而目前铺设基质的方式为人工用不同的基质进行铺设,常用的基质层为草炭、蛭石、珍珠岩、炭化稻壳、锯末等,并且需要在这些基质层内部增加N、P、K等养分,这些基质需要在每一个育苗依次铺设,故人工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基质方便在育苗穴内铺设的育苗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育苗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均匀分布有向下朝向突伸的育苗穴,还包括,可放置在育苗穴内部的基质皿,每个所述基质皿包括具有可打开的盖板并且内部具有用于放置基质的腔室,在所述基质皿的外壳上设置紧密排布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育苗穴的内部设置有基质皿,通过在基质皿上设置有打开的盖板,就可以将相应的基质放置到腔室内部,在每一个基质皿当中可以放置一种基质,也可以采用多种基质的相互结合,基质皿的外壳上紧密排布有通孔,便于基质与土壤层的交互,通过将基质的模块化放置,在对应需要针对相应的植物进行育苗过程当中,将多块基质皿放置到育苗穴的内部即可,基质的布置简单方便,增强了二次利用,后期更换培养苗的过程当中清理方便,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基质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央镂空,在镂空处设置有网格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基质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通孔,实现了基质皿的内部的基质中的养分能通过通孔更好与土壤进行交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基质皿的形状与育苗穴相适配,多个基质皿可叠放至于育苗穴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互叠放的方式,即实现了可以在育苗穴的底部可以放置有多种基质,多种基质可以按照材质的不同放置在不同高度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育苗穴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基质皿的底部设置有与凸起相适配的凹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育苗穴的底部设置有凸起,并且在基质皿的底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凹口,进而实现了基质皿在育苗穴底部的固定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基质皿的上表面边沿处设置有多个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质皿的上表面边沿处设置有凸起,在基质皿与基质皿相叠放的作用过程当中,通过凸起的设置,凸起即能与上方基质皿的凹口相配合,多个基质皿的配合整体性更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基质皿的形状为育苗穴的若干等分状,多个基质皿可水平放置于育苗穴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基质皿分为在育苗穴内部分为若干等分状,再在基质皿的上方装有泥土,这种方式泥土接触到基质更加直接平均,养分与与泥土的交换更加充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基质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通孔,相邻所述基质皿相紧贴的侧壁处设置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侧壁处也设置有通孔,进而实现了相邻的基质皿之间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育苗穴的侧壁设置有竖直的长条形凹槽,在所述基质皿的侧壁处设置有凸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育苗穴的侧壁处设置有竖直的长条形凹槽,在基质皿的侧壁处设置有凸筋,即在基质皿放入到育苗穴的内部中,通过凸筋与长条形槽的相互配合,进而实现了能有效对基质皿进行固定,避免基质皿发生转动而对土壤和根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育苗盘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育苗穴与基质皿配合的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2的育苗穴与基质皿配合的分解图。

图中,1、盘体;2、育苗穴;21、长条形槽;3、基质皿;31、盖板;32、网格布;33、凸筋;4、凸起;5、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和2,一种育苗盘,包括盘体1,所述盘体1上均匀分布有向下朝向突伸的育苗穴2,其中育苗穴2的形状为圆柱状,在底部设置有底板,还包括圆盘状的基质皿3,其中基质皿3的高度为育苗穴2高度的五分之一以下,每个所述基质皿3具有可打开的盖板31并且内部具有用于放置基质的腔室,在所述基质皿3外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设置紧密排布有通孔(图中未示意出),当然也可以在基质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央镂空设置,在镂空出安装有网格布32。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通孔,或者在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中央设置有网格布32,均实现了基质皿3的内部的基质中的养分能通过通孔更好与土壤进行交互。

在育苗穴2的内部底部边沿处设置有多个凸起4,在本实施例当中采用四个凸起4,在基质皿3的底部设置有与四个凸起4相适配的凹口5,并且在基质皿3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凸起4,即可以在育苗穴2的底部放上一个基质皿3,凸起4与凹口5的配合起到了对于基质皿3的定位,并且还可以在基质皿3上放上基质皿3,下方的基质皿3的凸起4与上方基质皿3的凹口5相配合,进而起到了增强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发生转动,从而对土壤以及树苗的根部造成损伤。

基质皿3可以内部放置的基质可以为草炭、蛭石、珍珠岩,可以将三种基质分别装在三个基质皿3当中,并且将三个基质皿3在育苗穴2的内部叠放,也可以将三种基质通过混合装在一个基质皿3的内部,并且可以在基质层的内部添加N、P、K等元素,营养更加全面。通过相互叠放的方式,即实现了可以在育苗穴2的底部可以放置有多种基质,多种基质可以按照材质的不同放置在不同高度的位置。

基质皿3的外壳上紧密排布有通孔或者网格布32,便于基质与土壤层的交互,通过将基质的模块化放置,在对应需要针对相应的植物进行育苗过程当中,将多块基质皿3放置到育苗穴2的内部即可,基质的布置简单方便,增强了二次利用,后期更换培养苗的过程当中清理方便,更加环保。

实施例2:

请参照附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基质皿3的形状为育苗穴2的若干等分状,育苗穴2的形状为圆柱状,故基质皿3的形状可以为半圆柱状或者四分之一圆柱状,多个基质皿3可水平放置于育苗穴2的底部。通过将基质皿3分为在育苗穴2内部分为若干等分状,再在基质皿3的上方装有泥土,这种方式泥土接触到基质更加直接平均,养分与与泥土的交换更加充足。

在所述基质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意出),相邻所述基质皿3相紧贴的侧壁处设置有通孔,当然,设置通孔的位置也可以为网格布32,进而实现了相邻的基质皿3之间相通。

并且在育苗穴2的侧壁设置有竖直的长条形凹槽,在所述基质皿3的侧壁处设置有凸筋33。通过在育苗穴2的侧壁处设置有竖直的长条形凹槽,在基质皿3的侧壁处设置有凸筋33,即在基质皿3放入到育苗穴2的内部中,通过凸筋33与长条形槽21的相互配合,进而实现了能有效对基质皿3进行固定,避免基质皿3发生转动而对土壤和根部造成损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