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455阅读:1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



背景技术: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植物,其基因组大约为12500万碱基对和5 对染色体,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因此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的模式生物。现有在对拟南芥进行实验时,是将竹签蘸湿,在沾取单粒种子点播在培养介质上,这样的点播速度慢,效率低,并且难以准确控制拟南芥种子之间的间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同时点播多粒拟南芥种子,并且可调整拟南芥种子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包括中空筒、设置在中空筒内的主活塞组件以及多个安装在主活塞组件上的播种组件,主活塞组件包括处于中空筒内的主活塞板、设置主活塞板中心的主活塞杆以及固定套在主活塞杆上的固定板,固定板处于主活塞板的上方,主活塞板上设有多个安放孔,中空筒具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与安放孔对齐的通孔;每个播种组件包括安放在通孔内的播种筒,播种筒内设有播种活塞,播种活塞上设有穿过安放孔的播种活塞杆,播种活塞杆的顶部设有处于主活塞板和固定板之间的定位螺母,播种筒的底部设有与播种筒连通的吸盘。

优选地,吸盘具有吸盘孔,吸盘孔与播种筒连通。

优选地,中空筒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口,每个定位口内插有定位块。

优选地,每个播种筒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突起圈,突起圈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播种活塞的侧壁设有一层橡胶层。

优选地,定位螺母的直径大于安放孔的直径。

优选地,固定板与主活塞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定位螺母的高度。

优选地,固定板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主活塞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利用多个播种组件同时点播多粒拟南芥种子,并且播种组件在主活塞板上的间距可调,这样可调整拟南芥种子之间的间距;整个播种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拟南芥种子点播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中播种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拟南芥种子播种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该拟南芥种子播种器包括中空筒10、设置在中空筒10内的主活塞组件20以及多个安装在主活塞组件20上的播种组件30,通过主活塞组件20带动多个播种组件30同时点播多粒拟南芥种子,点播速度快,效率高。

如图2所示,主活塞组件20包括处于中空筒10内的主活塞板21、设置主活塞板21中心的主活塞杆22以及固定套在主活塞杆21上的固定板23,固定板 23处于主活塞板21的上方,主活塞板21上设有多个安放孔211,中空筒10具有底板11,底板11上设有与安放孔211对齐的通孔111,在中空筒10内抽动主活塞杆22时,主活塞杆22带动主活塞板21以及固定板23运动。主活塞板 21上设置的安放孔211按照一定间距排列,例如相邻两行安放孔211的间距为 5cm,同时相邻两排安放孔211之间的间距为5cm。固定板23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主活塞杆22上,也可随时拆卸固定板23或调节固定板23与主活塞板 21之间的间距。

如图3所示,每个播种组件30包括安放在通孔111内的播种筒31,播种筒 31内设有播种活塞32,播种活塞32上设有穿过安放孔211的播种活塞杆33,播种活塞杆33的顶部设有处于主活塞板21和固定板23之间的定位螺母331,播种筒31的底部设有与播种筒31连通的吸盘34,在主活塞杆22带动主活塞板21上移时,主活塞板21带动播种活塞杆33上移,使播种活塞32在播种筒31 内上移,播种筒31内气压减小,通过吸盘34吸取拟南芥种子;在主活塞杆22 带动主活塞板21下移时,固定板23推动播种活塞杆33下移,使播种活塞32 在播种筒31内下移,播种筒31内气压增大,挤压拟南芥种子自播种筒31内的脱落。在这里,吸盘34具有吸盘孔341,吸盘孔341与播种筒31连通,拟南芥种子可在吸盘孔341内流动;定位螺母331的直径大于安放孔211的直径,这样对整个播种活塞杆33起到定位作用,在主活塞板21向上运动时带动播种活塞杆33运动;固定板23与主活塞板21之间的间距不小于定位螺母331的高度,在主活塞杆22下移时,固定板23对播种活塞杆33有向下的作用力,使播种活塞杆33带动播种活塞32下移。通过变化播种组件30的播种筒31在通孔111 内位置,可调节播种筒31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拟南芥种子之间的间距

每个播种筒31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突起圈311,突起圈311的直径大于通孔 111的直径,这样防止播种筒31穿过通孔111。播种活塞32的侧壁设有一层橡胶层,保持播种筒31内的气密性。

中空筒10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口12,每个定位口12内插有定位块13,在主活塞组件20都设置在中空筒10内时,对主活塞板21的最高移动高度起到限位作用;在需要拆卸固定板23时铭刻将定位块13随时从定位口12内取出。

该拟南芥种子播种器的播种过程:选定播种组件30的安装位置,将每个播种筒31准确放置在通孔111内,播种活塞32处于播种筒31内,播种活塞杆33 穿过安放孔211,播种活塞杆33顶部的定位螺母331处于固定板23和主活塞板 21之间;主活塞杆22带动主活塞板21在中空筒10内上移,主活塞板21带动播种活塞杆33上移,使播种活塞32在播种筒31内上移,播种筒31内气压减小,通过吸盘34吸取拟南芥种子进入播种筒31内;主活塞杆22带动主活塞板 21下移时,固定板23推动播种活塞杆33下移,使播种活塞32在播种筒31内下移,播种筒31内气压增大,挤压拟南芥种子自播种筒31内的脱落;这样可将多粒拟南芥种子同时点播在培养基内,提高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