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间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091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间苗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间苗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为保证农田中有足够的苗数,玉米播种时播下的种子数量都超过要求的苗数,在玉米种子完全出苗后,通过间苗的方式去除多余幼苗,目前的间苗经常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另外,也有一些间苗器具,但是切刀不能深入土壤内,不能完全切掉玉米苗的根部,有些残留的根部还会在发芽直至长成不会结玉米穗的玉米杆,导致浪费农药和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玉米间苗器不能完全切掉玉米苗的根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间苗器,可以将玉米苗的根部都切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间苗器,包括底座、转动块和第一杆,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的一端,所述底座的顶面的另一端设有脚踏部,所述转动块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朝下的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的末端铰接有转动90°后与所述第一插板垂直的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切刀在转动后朝向上方的一侧面设有始终垂直的所述第一杆;所述底座上连接有朝向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插板相对的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朝向所述第一插板的一侧面为内凹弧面。

作为优选,与所述第二插板的内凹弧面相对的一个侧面为平面,用于连接朝上且与所述第一杆相对的设置的第二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的截面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一杆的下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切刀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刀朝向所述第二插板的内凹弧面的切刃面为外凸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插板的内凹弧面内设有朝向转动90°后的第一切刀的切刃且与所述第一切刀的切刃相对的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的切刃面为外凸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均伸出所述底座朝下垂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入土壤内的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并在第一插板上设有转动90°后切刃朝向玉米苗的根部的第一切刀,使第一插板转动以切割玉米苗的根部,能够切割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玉米间苗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转动块;

3-销钉; 4-第一插板;

5-第一切刀; 6-第一杆;

7-第二切刀; 8-第二杆;

9-脚踏部; 10-第二切刀;

11-玉米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玉米间苗器,包括底座1、转动块2、第一插板4、第二插板7和第一杆6,底座1呈矩形块状,转动块2通过销钉3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顶面的一端,底座1的顶面的另一端设有脚踏部9,转动块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朝下的第一插板4,第一插板4的末端铰接有转动90°后与第一插板4垂直的第一切刀5,第一切刀5在转动后朝向上方的一侧面设有第一杆6。底座1上连接有朝向下方且与第一插板4相对的第二插板7,第二插板7朝向第一插板4的一侧面为内凹弧面。第一插板4和第二插板7均伸出底座1朝下垂直设置,以更有利于插入土壤中。

在使用时,将底座1置于玉米苗11的一侧,一只脚踩住脚踏部9,使第一插板4和第二插板7均插入土壤中,继续踩住脚踏部9可固定住第二插板7不动。然后用手推动第一杆6,使转动块2围绕销钉3转动以挤压待切断的玉米苗的根部,然后向上提起第一杆6,使切刀5转过90°后切刃朝向玉米苗的根部,然后继续朝向第一插板7推动第一杆6,使切刀5切割玉米苗的根部,直至将玉米苗的根部全部切断。

为了增加操作的便利性,第二插板7与第二插板7的内凹弧面相对的一个侧面为平面,用于连接朝上且与第一杆6相对的设置的第二杆8,用于在转动第一杆6时,可以手扶第二杆8。第一杆6和第二杆8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便于手握持,且第一杆6的下端铰接于第一切刀5上,以在第一杆6在转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垂直状态,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切刀5朝向第二插板7的内凹弧面的切刃面为外凸弧面,更有利于切割。

本实施例中,第二插板7的内凹弧面内设有朝向转动90°后的第一切刀5的切刃且与第一切刀5的切刃相对的第二切刀10,第二切刀10的切刃面为外凸弧面。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