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方耐高温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2627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牡蛎育种技术及方法,具体是涉及利用高温进行杂交育种得到一种适于北方生长的、耐高温的长牡蛎新品系。



背景技术: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肥满度高、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以及养殖效益高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最主要贝类养殖品种之一。由于长牡蛎在5-6月份进行繁殖,夏季长牡蛎因繁殖体内糖原含量较低、口感差,并不适宜食用,因此通常养殖的长牡蛎食用期一般在冬季。

目前随着互联网和冷链物流的发展,长牡蛎是水产品中最合适冬季生吃和活体运输的水产品,再加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然而,长牡蛎自从人工育苗以来,缺乏系统有效的育种工作,育苗所用亲本都是来源从未经过遗传改良的野生型群体。特别是大部分育苗场繁殖亲体的遗传背景和质量都未加选择,采用的雄性亲本极少,往往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种质退化,表现出养殖的长牡蛎出肉率低、形态不规则、不耐高温、死亡率提高等问题,特别近年来北方长牡蛎的大量死亡已严重影响了长牡蛎的养殖积极性和产业的发展。长牡蛎死亡主要发生在每年夏季高温期的8-9月份,死亡率在30-80%,特别在9月份中旬温度急剧变化时死亡率最高。

而岩牡蛎(Crassostrea nippona)是牡蛎类中个体较大型品种之一,是牡蛎中的贵族。岩牡蛎主要分布在日本盐度、温度较高深水海区, 其具有体大、出肉率高以及耐高温、耐高盐、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最新开发的优良牡蛎养殖种类。由于岩牡蛎在日本的繁殖季节在8-9月份的高温期,岩牡蛎最佳食用期是在夏季,在日本又叫夏牡蛎。

为了解决北方近年来长牡蛎夏季高温期的死亡问题,利用长牡蛎和岩牡蛎都属于巨蛎属,长牡蛎耐低温、不耐高温,而岩牡蛎耐高温、不耐低温的生物学特点,但二者繁殖是在春、夏二个不同季节,如何解决二者的发育同步性是其技术瓶颈,通过杂交培育一种耐高温长牡蛎品系克服目前北方长牡蛎死亡问题,保证牡蛎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其技术难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不同耐温品种之间杂交进行耐高温长牡蛎培育的方法,得到的长牡蛎新品系耐高温、且出肉率高,用以解决目前北方长牡蛎品质不佳、且死亡率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北方耐高温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亲本采集:采集经分子标记确定北方长牡蛎和日本岩牡蛎作为纯种亲本;根据岩牡蛎生物学特点,挑选壳高在10-15cm的2-3龄岩牡蛎做亲贝,挑选壳高在8-12cm的1-2龄的长牡蛎为亲贝;

b、同步促熟培育:在室内培育池进行升温促熟培育,为使岩牡蛎和长牡蛎性腺发育同步,岩牡蛎要比长牡蛎提前30-45天入池培育,入池水温应在岩牡蛎性腺发育的生物学最低温度15℃以上,亲贝稳定生长2-3天后,每天升温1℃,且保持在26-28℃温度下培育亲贝成熟待产,当15℃以上的有效积温达到350-400℃时,即可准备产卵、排精;长牡蛎根据岩牡蛎升温促熟性腺发育情况后,适时入池进行促熟培育,升温至22-23℃时恒温培育待产,通过控制不同温度培育实现岩牡蛎和长牡蛎的同步发育成熟产卵;

c、剖取精、卵:当长牡蛎和岩牡蛎亲贝性腺同步发育成熟以后,通过解剖、镜检区分雌雄贝,严格分离,获取长牡蛎成熟卵子和岩牡蛎精子,进行两物种间杂交受精,得到两个亲本的杂交子代;

d、杂交子代培育:当获得了杂交组以后,进行杂交子代培育,按照牡蛎常规育苗方法进行培育管理,经过幼虫培育获得杂交稚贝,稚贝经过中间育成及养成获得杂交子一代F1成体;

e、遗传鉴定:将培育出长牡蛎和岩牡蛎的杂交后代,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方法,测出杂交后的遗传连锁图谱,根据测量长牡蛎和岩牡蛎的遗传连锁图谱,确认杂交子一代是长牡蛎和岩牡蛎杂交子一代;

f、品系纯化:以d步骤培育的杂交子一代F1成体作为亲本,通过截头选择法筛选耐30-35℃高温的5-10%长牡蛎杂交个体做为亲本,再进行子代自繁通过若干代连续选育,即得到一种耐高温的长牡蛎新品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践证明,本发明采用北方养殖的长牡蛎雌贝和耐高温的岩牡蛎雄贝杂交培育的杂交长牡蛎苗种在养殖中突出的优点是耐高温、成活率高、生长快速以及出肉率高;与普通品种的长牡蛎相比,本发明得到的长牡蛎新品系生长速度可提高20%以上,成活率提高了50%以上,耐受温度提高了3-4℃,出肉率提高了35%以上,说明了此杂交长牡蛎新品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本发明得到的长牡蛎新品种适宜在国内推广养殖,改善目前国内牡蛎养殖现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北方耐高温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亲本采集:采集经分子标记确定北方长牡蛎和日本岩牡蛎作为纯种亲本;根据岩牡蛎生物学特点,挑选壳高在10-15cm的2-3龄岩牡蛎做亲贝,挑选壳高在8-12cm的1-2龄的长牡蛎为亲贝;

b、同步促熟培育:在室内培育池进行升温促熟培育,为使岩牡蛎和长牡蛎性腺发育同步,岩牡蛎要比长牡蛎提前30-45天入池培育,入池水温应在岩牡蛎性腺发育的生物学最低温度15℃以上,亲贝稳定生长2-3天后,每天升温1℃,且保持在26-28℃温度下培育亲贝成熟待产,当15℃以上的有效积温达到350-400℃时,即可准备产卵、排精;长牡蛎根据岩牡蛎升温促熟性腺发育情况后,适时入池进行促熟培育,升温至22-23℃时恒温培育待产,通过控制不同温度培育实现岩牡蛎和长牡蛎的同步发育成熟产卵;

c、剖取精、卵:当长牡蛎和岩牡蛎亲贝性腺同步发育成熟以后,通过解剖、镜检区分雌雄贝,严格分离,获取长牡蛎成熟卵子和岩牡蛎精子,进行两物种间杂交受精,得到两个亲本的杂交子代;

d、杂交子代培育:当获得了杂交组以后,进行杂交子代培育,按照牡蛎常规育苗方法进行培育管理,经过幼虫培育获得杂交稚贝,稚贝经过中间育成及养成获得杂交子一代F1

e、遗传鉴定:将培育出长牡蛎和岩牡蛎的杂交后代,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方法,测出杂交后的遗传连锁图谱,根据测量长牡蛎和岩牡蛎的遗传连锁图谱,确认杂交子一代是长牡蛎和岩牡蛎杂交子一代;

f、品系纯化:以d步骤培育的杂交子一代F1作为亲本,通过截头选择法筛选耐30-35℃高温的5-10%长牡蛎杂交个体做为亲本,再进行子代自繁通过若干代连续选育,即可以获得耐高温、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的长牡蛎新品系,且能够稳定遗传。

实施例2:利用实施例1得到的长牡蛎新品系进行养殖

烟台芝罘湾养殖海区

采用浅海筏式夹绳吊养牡蛎的方式进行普通养殖,每亩养殖12-15万粒牡蛎苗,经1-2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进行出售和加工。

实施例3:利用实施例1得到的长牡蛎新品系进行养殖

威海乳山湾养殖海区

采用浅海筏式夹绳吊养牡蛎的方式进行普通养殖,每亩养殖12-15万粒牡蛎苗,经1-2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进行出售和加工。

由实施例1和3可得,与普通品种的长牡蛎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长牡蛎新品系生长速度可提高20%以上,成活率提高了50%以上,耐高温度提高了3-4℃,出肉率提高了35%,此杂交长牡蛎新品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说明了采用北方养殖的长牡蛎雌贝和耐高温的岩牡蛎雄贝杂交培育的杂交长牡蛎苗种在养殖中突出的优点是耐高温、成活率高、生长快速、出肉率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