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芽接苗防风折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228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本植物培育方法,具体是涉及薄壳山核桃芽接苗防风折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为胡桃科(ju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落叶高大乔木,世界著名的干果经济树种和优质用材树种。薄壳山核桃原产于美国,我国引种已有百余年历史。但由于过去多用实生苗种植,初果期长,效益不高,制约了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若通过良种嫁接繁殖,可实现2~3年即可结果,初果期提前8~10年,是提高薄壳山核桃种植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目前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高、成本较低的繁殖方法为秋季芽接,秋季接芽当年不萌发,需要到翌年春季萌发生长,春季多风地区芽接苗风折现象严重,特别是接芽萌发生长至10cm~20cm时,由于新稍脆嫩风折发生率很高,给种苗培育或果园栽培造成极大地损失,采用传统的绑缚立柱的方法,取材困难,费时费力。本方法是剪砧时留部分砧木做固定枝,使用弹性皮圈作固定物而不影响接芽新稍的生长,较传统的绳索绑缚更科学实用,再配合喷施促进细胞组织生长和木质素形成的生长激素,加快接芽新稍的木质化程度,促进新稍的直径生长,在新稍生长到一定高度且抗风能力提高时,进行二次剪砧,剪砧操作简单容易不会伤及接芽,此时新稍生长粗壮,大大降低了风折的发生。本方法采用两次剪砧,配套施用生长激素等技术措施,相比传统方法而言是一种重大的集成创新方法。经文献查新,尚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薄壳山核桃芽接苗风折的培育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薄壳山核桃芽接苗防风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下列步骤组成:

(1)剪砧:秋季芽接苗在翌年春天萌芽时,离接芽部位10cm~15cm剪去砧木;

(2)固定:接芽萌动新稍生长至5cm~6cm时,在留砧与新稍上套入弹性适中的皮圈;

(3)激素处理:用外源激素喷施接芽萌发新稍;

(4)除萌:将砧木上的萌芽抹除;

(5)二次剪砧:当接芽新稍生长至30cm~40cm时,将步骤(1)所留砧木贴接芽新稍基部剪除,剪口要平滑,并稍向接芽对面倾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芽接苗防风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外源激素是kh2po4500mg/l+ccc40mg/l+h3bo320mg/l的混合液。

有益效果:本方法采用两次剪砧,配套施用生长激素等技术措施,相比传统的绳索绑缚更科学实用,是一种重大的集成创新方法,具体效果如下:

1、春季接芽萌发生长剪砧时留部分砧木做固定枝,使用弹性皮圈作固定物而不影响接芽新稍的生长;

2、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可促进细胞组织的分裂与生长,加快木质素的形成。

本技术: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筛选并确定了kh2po4500mg/l+ccc40mg/l+h3bo320mg/l的混合液为较佳处理组合,喷施该配方激素,加快了接芽新稍的木质化程度,促进新稍的直径生长;

3、当新稍健壮生长到一定高度且抗风能力提高时,进行二次剪砧,较传统的一次性剪砧操作简单容易且不会伤及接芽,此时新稍生长粗壮,大大降低了风折的发生,保苗率可达98%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剪砧:秋季芽接苗在翌年春天萌芽时,离接芽部位10cm~15cm剪去砧木;

(2)固定:接芽萌动新稍生长至5cm~6cm时,在留砧与新稍上套入弹性适中的皮圈;

(3)激素处理:用kh2po4500mg/l+ccc40mg/l+h3bo320mg/l喷施接芽萌发新稍;

(4)除萌:将砧木上的萌芽抹除;

(5)二次剪砧:当接芽新稍生长至30cm~40cm时,将步骤(1)所留砧木贴接芽新稍基部剪除,剪口要平滑,并稍向接芽对面倾斜。保苗率达98%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化的实施方式。对于本专业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芽接苗防风折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培育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剪砧;(2)固定;(3)激素处理;(4)除萌;(5)二次剪砧。本方法采用两次剪砧,配套施用生长激素等技术措施,相比传统方法而言是一种重大的集成创新方法,保苗率达98%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窦全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7.02.08
技术公布日:2017.0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