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7501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体是一种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在粮食作物生产中虽属小宗作物,但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中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具世界第2位,因其生育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在作物的生产布局中有特殊的地位,既可以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也可以作为填闲复播作物和备荒救灾作物。其被营养学家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食品,全身是宝,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含有许多其他作物所不含有的生物类黄酮芦丁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类黄酮具有抗氧化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血管舒张,减少血管脆性,防止心血管疾病发生以及防癌抗癌等功能,同时还有抗过敏、利尿、镇咳、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功效。

荞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风雨等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在灌浆期极易发生倒伏,是当前荞麦生产中存在的一个致命的因素,导致其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严重阻碍机械化收割,极大地制约荞麦产量、品质及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阻碍了中国荞麦的生产发展。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作物种子或者植株,调节作物的生长,是外部条件和内部激素水平的双重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实用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技术,在许多作物上的得到推广应用,成为增强作物抗倒性和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荞麦上的报道并不多,刘星贝等研究发现烯效唑拌种和叶面喷施均有助于提高荞麦的抗倒伏能力及产量(刘星贝等,烯效唑干拌种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作物学报,2016,42(1):93-103;刘星贝等,喷施烯效唑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4):4903-4915)。但烯效唑半衰期较长,长期使用导致田间残留量过大,其次烯效唑价格昂贵,用量不易掌握,不易单独使用,限制了该药的推广应用。其他关于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荞麦抗倒伏增产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为解决荞麦生产中存在的易倒伏、低产问题,针对其生育特点,探求促进其高产、稳产、优质的综合新型生长调节剂对促进荞麦的生产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包括如下成分:硅肥1.5-2g/l,萘乙酸15-20g/l,氯化胆碱6-12g/l,异戊烯腺嘌呤0.04-0.06mg/l,吐温2050-60g/l,水余量。

所述的硅肥为水溶性nasio3,含硅23%,为南京农业大学与南京无机化工厂共同开发,呈白色粉状结晶,其主要功是增加作物茎秆的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并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促进有机物积累,同时,还可以增强花粉活力,增加结实率,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还可以改良土壤特性,改善农产品品质。

所述的萘乙酸为α-萘乙酸钠,分子式为c12h9o2na,呈白色粉末,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功能是增强植物的茎秆抗倒力学强度,促进细胞分裂、组织分化,促进根系顶端发育,诱导开花,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早熟、增产。

所述的氯化胆碱为粉剂,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作物成熟,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所述的异戊烯腺嘌呤又称5406细胞分裂素,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水和丙酮,其主要功能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加速植物新陈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有机体迅速增长,促进使作物早熟增产,提高植物抗逆能力。

所述的吐温20其作用是促进药液在植株叶片表面浸润,促进药液吸收,有效提高药液的作用效果。

上述提高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5-2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15-20g萘乙酸,然后加入6-12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50-60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4-0.06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在荞麦种植中应用时,施用前兑水稀释成400-600倍在荞麦现蕾期、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降低了荞麦的株高,增加了茎粗和茎秆抗折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荞麦茎秆的抗倒性;

2.本发明提供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使荞麦的产量提高20%以上,倒伏率由原来的30%以上降低至10%以下,消除了大片倒伏给机械收获造成的不便;

3.本发明提供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成本低、使用方便、田间残留少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对我国荞麦生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阐述,但不都成对本发明的范围性限制。

实施例1

1)称取1.5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15g萘乙酸,然后加入6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50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4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施例2

1)称取1.5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17.5g萘乙酸,然后加入9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55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5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施例3

1)称取1.5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20g萘乙酸,然后加入12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60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6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施例4

1)称取1.75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15g萘乙酸,然后加入6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50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4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施例5

1)称取1.75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17.5g萘乙酸,然后加入9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55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5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施例6

1)称取1.75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20g萘乙酸,然后加入12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60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6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施例7

1)称取2.0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15g萘乙酸,然后加入6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50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4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施例8

1)称取2.0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17.5g萘乙酸,然后加入9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55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5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施例9

1)称取2.0g硅肥溶于200ml水中,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

2)用400ml水溶解20g萘乙酸,然后加入12g氯化胆碱,最后加入60g吐温20,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

3)用100ml无水乙醇溶解0.06mg异戊烯腺嘌呤,溶解完全后为溶液iii;

4)最后将溶液i和溶液ii倒入溶液iii中,充分混匀后,用水定容至1000ml,即得本发明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实验例

设置荞麦种植小区,品种为甜荞2号,小区面积5m×3.34m,行距33cm,每小区中10行,人工条播,基本苗85万株/hm2,设清水对照和实施例1-9的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10个处理,三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区组间隔50cm。荞麦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处理小区在荞麦现蕾期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实施例1-9稀释的倍数为500倍,每小区喷施量1.67l,对照小区同期喷清水1.67l。于盛花期进行第二次叶面喷雾,喷施倍数及喷施量同第一次喷施一样。于成熟前5天统计倒伏率,测定株高、茎粗及茎秆抗折力,成熟后收获自然晾干后测其产量。

倒伏率:小区内的倒伏株数/小区内的总株数;

株高:量取茎秆基部至植株顶端的距离,即为株高;

茎粗: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秆最粗的部位,即为茎粗;

茎秆抗折力:取荞麦主茎倒数第三节茎段,置于sh-100数显式推拉力计,将植株拉断瞬间的力,为最大抗折力。

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处理使荞麦的产量比对照增加了20.8%-26.9%,倒伏率比对照降低了76.1%-85.5%,株高比对照降低了11.3%-18.8%,茎粗比对照增加了16.8%-25.6%,茎秆抗折力比对照增加了74.4%-115.4%;同时,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8中荞麦的产量最高,倒伏率最低,说明实施例8中各试剂的配比最优。

表1抗倒伏增产调节剂对荞麦产量、倒伏率、株高、茎粗及茎秆抗折力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