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保鲜绿色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66206发布日期:2018-08-28 21:45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州鲈鱼保鲜绿色生态养殖方法,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通过对养殖各环节利用纯天然中药防控病害及混养塘天然提供能量及后排除农药残留的养殖方式。
背景技术
:加州鲈鱼是由美国引进,经驯化的推广已成为主要养殖种类之一,它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它是一种淡水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肌间刺少,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欢,它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易于饲养,但是加州鲈鱼主要的特色在于味道鲜美。目前随着养殖水体环境的污染、投喂冰鲜鱼的不新鲜、人工饲料的质量问题,加州鲈鱼由于食物不够充分而存在较为严重的残杀的现象;而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常连续使用多种药物,以防止加州鲈鱼产生各种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爆发,但是在使用孔雀石绿或者结晶紫等进行水霉病防治时,药品会在加州鲈鱼体内转化为隐色孔雀石绿或者隐色结晶紫,这种物质会在加州鲈鱼身上终身携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加州鲈鱼本身的鲜味,并且药物中的强致癌物质,人食之后对人伤害很大,大大的减低了加州鲈鱼食用的安全性。目前,我国已对此类药物发布禁止令,禁止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申请公布号为cn105052803u的发明专利申请文本中公开了一种无公害加州鲈鱼养殖方法,其通过采用按规格、体长来分塘养殖鲈鱼,以减少鲈鱼的自相残杀,通过新鲜的饵料增加加州鲈鱼的生长速度,并在鱼病发生季节适当的在饲料中添加呋喃类药物和抗菌素等药物进行预防,以期取得现有养殖技术中的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的问题。但该专利中分塘养殖的方式解决的仅是体长不同的加州鲈鱼之间的自相残杀问题,这种通过投喂人工饲料的方式不仅难以保留原有加州鲈鱼的野生鲜度并且在前后人工投饵的间隙之间仍旧会出现自相残杀问题;自相残杀很容易导致加州鲈鱼受伤和患病,大量抗生素和药物的使用会造成鱼体内的药物残留,这些物质残余在鱼的体内会通过人类食用而进入人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加州鲈鱼目前的养殖方式在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口感也无法和野生加州鲈鱼相比。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州鲈鱼保持鲜度的生态养殖方法,通过生态淡水配合中药清塘,通过余留药渣发酵后物质养殖微生物,以作为混养模式下的作为给加州鲈鱼喂食的鱼类的饵料,减少加州鲈鱼由于食物问题导致的自相残杀。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州鲈鱼保鲜绿色生态养殖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养殖池的建设,在安静且光线充足处搭建水泥槽,并在水泥槽的槽底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集污区,在水泥槽底部靠近进水口的一端安装至少一台射流式增氧机,泥槽底部放增氧盘,并将增氧盘与旋涡式鼓风机相连;步骤(2)、鱼苗投放前处理,向步骤(1)中建设的养殖池中放水,并向养殖池内撒入生石灰清塘,并在清塘后排水;步骤(3)、重新向完成步骤(2)的养殖池中加入温泉水,并向池塘中泼洒发酵中草药,所述发酵中草药的组方如下:五倍子5份、大叶青8份、菊花22份、白藤18份、黄柏15;步骤(4)、向养殖池内投入鲢鱼、草鱼和鲫鱼,并在投放前,用氯化钠水溶液对上述三种鱼进行浸泡;步骤(5)、向养殖池内投入加州鲈鱼夏花,且投入的加州鲈鱼夏花的体长不小于步骤(4)中投入的鲢鱼、草鱼和鲫鱼的平均体长;步骤(6)定期向养殖池内投入药饵,所述药饵中的豆饼和中草药比例为1:5,且所述中草药的组方如下:大黄13份、连翘30份、黄连12份、龙胆草10份、马鞭草21份、黄柏8份、山楂7份、大茴香5份、板蓝根12份、五倍子5份、大叶青8份、白藤18份、黄柏15份、薄荷3份、厚朴7份、常山8份、穿心莲6份、鱼腥草15份;步骤(7)、养殖5~6个月出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酵中草药的组方内,均匀性质温和的消炎杀菌药物,在其投入养殖池初期,药性在温泉水中发挥,以在生石灰清塘的基础上,进一步消灭养殖池内的有害菌,为有益菌生长提供环境;发酵中草药发挥药性后,残余药渣在养殖池内发酵,形成有益菌,在有害菌消灭的前提下,有益菌大量繁殖,有益菌的代谢物成为养殖池中的天然浮游动物、藻类的营养物质,促进其在养殖池内生长,作为投放的鲢鱼、草鱼和鲫鱼的天然饵料;三种鱼的作用类似于混养中的配养鱼,其以养殖池内的天然浮游动物、藻类等为食,生长繁殖。加州鲈鱼食肉为主,因此,投放的加州鲈鱼夏花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可以捕食三种配养鱼,配养鱼利用天然饵料生长而成,只要在投放量上满足加州鲈鱼的捕食需求,即可大大减少加州鲈鱼的自相残杀,同时,配养鱼降低加州鲈鱼的养殖密度,进一步防止加州鲈鱼相互靠近并自相残杀导致产量和成活率降低。加州鲈鱼在养殖过程中,投放的药饵利用中草药组方制成,以替代呋喃类药品、孔雀石绿或者结晶紫,在防治鱼病的同时,鱼腥草、马鞭草、大茴香、黄连以及薄荷配合组方中的其他成分,使得整个配方具有较好的除腥效果,在养殖过程中消除加州鲈鱼的腥味,提升出池后的加州鲈鱼的鲜味。整个养殖过程为纯天然养殖,出池后的加州鲈鱼体内无药物残余,腥味也有所降低。进一步地,在步骤(6)进行过程中,每间隔10至15天更换一次养殖池中的水,且每次换水量至少为全部水量的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州鲈鱼的习性喜好清水,一般要求池水的可见度在40㎝左右,每间隔10-15天进行一次池水更换,可以使养殖池内的水保持在清澈状态,满足加州鲈鱼的生长环境要求。进一步地,在步骤(6)进行过程中,用食盐水药浴的形式对加州鲈鱼进行水霉病和疥疮病的鱼病防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霉病和疥疮病是加州鲈鱼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食盐水药浴对鱼病进行治疗且不会向养殖池内引入西药和其他药物。进一步地,在步骤(6)进行过程中,用五黄散进行瞎眼病防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食盐水药浴一样,五黄散属于中药制剂,在治疗瞎眼病的同时,不向养殖池内引入西药,减少药物在鱼体内残留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将步骤(6)中养殖成规格的加州鲈鱼打捞,并将其投放至出鱼塘,该出鱼塘内采用深井水或者泉水,内设循环系统,加州鲈鱼在出鱼塘内养殖5-7天出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鱼塘内的深井水或泉水,在循环系统的循环净化下,保持纯净,使得即将出池的加州鲈鱼在出鱼塘内通过代谢的方式,将身体上的腥味以及体内的中草药成分代谢至出鱼塘内,以使出池的加州鲈鱼体内残余更少、腥味减轻。进一步地,在出鱼塘内中的循环系统中增加带有电气石的容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电气石的容器可以使流经的水内产生小分子团水,随着溶入水中的氧气形成带氧气的小分子团水,加州鲈鱼在出鱼塘内游动时,带氧气的小分子团水进入加州鲈鱼体内,并在其肌体内发生氧化反应,加速加州鲈鱼的新陈代谢,加速其在出鱼塘内排出药物残余和行为物质的速度,减少出鱼塘内的养殖时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带有电气石的容器与出鱼塘的回水口之间设置有变径管道,所述变径管道的管径自带有电气石的容器至出鱼塘的回收口方向由大变小再变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径管道的设置可以利用水在变径管道内的文丘里效应,使变径管道内的水形成湍流,以在水流回出鱼塘内前增加其溶氧量。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每个养殖环节都采用纯中药的方式,而不借助于化学试剂、农药及营养不均衡的饲料,以混养模式通过其他池塘内鱼提供营养和能量。用中草药清塘中草药及全程预防病害,同时全程定期投喂去腥组方中草药制作的药饵。中草药毒副作用小,污染环境少,出塘前利用处理过的泉水养殖通过带氧的小分子团水迅速进入肌体内进行氧化,将全程中药中药物残留化学物质氧化成水溶性化学物质溶于水体中,将腥味物质氧化为无腥味或者无味物质,并带出体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加州鲈鱼保鲜绿色生态养殖方法,按照如下养殖步骤进行:1、养殖池的建设养殖水流槽的建设做一长22米,宽5米,深2.5米的水泥槽。北方地区用水泥现浇注,南方地区可用砖混结构。在水槽的南端建设4米长的与水槽同样的集污区,集污区底部低于水槽底部4-5cm。并且装上自动吸污装置以收集鱼的粪便,并清理出池塘。水槽的北端进水口方向,建一墙体封闭,并在封闭的一端安装两台射流式增氧机,两台射流式增氧机之间的位置间隔2米,安装位置在由水槽底部往上1.5米处。水泥槽底部放增氧盘,并将增氧盘与旋涡式鼓风机相连。2、养殖过程(1)每年3月前后向养殖池中放入水,以使养殖池中水深约为1.6米,并倒入每亩200公斤的生石灰;用完生石灰清塘后,向养殖池中加入可以用的深深井水,并向养殖池中泼洒发酵中草药,发酵中草药的各组分按重量份为:五倍子5份、大叶青8份、菊花22份、白藤18份、黄柏15,通过天然发酵而成。前期,发酵中药的药性在养殖池内发挥,对于养殖池中未能被生石灰清除的存留有害菌进行进一步抑制其生长杀灭作用;当发酵中药的药性发挥完后,发酵中药的残渣中的木质素在发酵过程中药中产生大量有益菌,并在养殖池中进行生长繁殖,抑制池塘内的有害菌;同时发酵中药释在后面的发酵阶段会释放大量的生物碱、苷类、多糖、挥发油、有机酸、鞣质和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还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油脂等营养物,为池塘中的天然浮游动物、有益微生物、藻类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水相中菌相藻相虫相的单相平衡状态,提高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控制养殖池内的有害菌的生长繁殖。(2)每年4月上旬,先用质量百分比为4%的氯化钠水溶液对鲢鱼、草鱼和鲫鱼浸泡8分钟,再将鲢鱼、草鱼和鲫鱼放入到养殖池中,鲢鱼的投放量为每亩2万尾的夏花,草鱼的投放量为每亩3万尾的夏花,鲫鱼的投放量为每亩2万尾的夏花。鲢鱼、草鱼和鲫鱼利用通过第(1)步发酵中草药培养的水体中的大量天然浮游动物、有益微生物、藻类等天然饵料为食,池塘优质的生存环境,使得鲢鱼、草鱼和鲫鱼创造了充足的生长、繁殖的生存空间。(3)向养殖池内投入加州鲈鱼,确保加州鲈鱼利用池中的天然饵料以及池塘中的鲢鱼、草鱼和鲫鱼即可满足生长需求。每亩放规格为3~5cm的加州鲈鱼夏花1000~3000尾,此时应当注意,投入的加州鲈鱼夏花需要身长略大于投入的鲢鱼、草鱼和鲫鱼的平均身长,以使之作为投入的加州鲈鱼的食物,防止加州鲈鱼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饵料问题导致的相互残杀。(4)加州鲈鱼的鱼病防治。定期对于加州鲈鱼进行去除腥增鲜药饵的投喂,其药饵由中草药和鱼浆利用粘合剂制作而成。其中草药包括大黄13份、连翘30份、黄连12份、龙胆草10份、马鞭草21份、黄柏8份、山楂7份、大茴香5份、板蓝根12份、五倍子5份、大叶青8份、白藤18份、黄柏15份、薄荷3份、厚朴7份、常山8份、穿心莲6份、鱼腥草15份,超微粉碎。将新鲜的野杂鱼制浆与超微粉碎后的中草药按照质量比为5:1的配比搅拌混匀,经过5~6个月的饲养,年底出池规格可达450~600g/尾,亩产加州鲈鱼800~1200kg。3.养殖过程强化管理主要抓好水质调节、水位控制和鱼病防治等工作。(1)定期调节水质加州鲈鱼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因此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不宜过肥。特别是夏秋季,由于投喂大量饵料,极易引起水质恶化,一定要坚持定期换水,注入新水。一般每10天至半个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为加州鲈鱼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适时调节水位加州鲈鱼放养初期,由于水温低,池塘水位可以浅一些,以便升温。6~8月份,随着水温、气温升高,逐步把塘水加满,扩大养殖空间,以利其生长。汛期还要做好防汛工作,严防漫水逃鱼。(2)创造良好环境加州鲈鱼喜欢清洁安静的环境,要求池周环境清静,减少车辆、行人及噪音的惊吓;同时,要及时清除残饵粪便,塘边杂草及水面垃圾要及时清除。要坚持每天日夜巡塘,定期检查鱼类生生情况。(3)搞好鱼病防治加州鲈鱼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对疾病抵抗力较强,一般病害较少。水霉病、疖疮病可用2%~3%食盐溶液药浴,效果较高;瞎眼病用纯中药制剂五黄散防治,不利用任何农药。加州鲈鱼出塘前排出药物残留养殖:将养成规格的加州鲈鱼打捞后,放入采用深井水或者泉水的出鱼塘,塘内设置有循环系统,流出的水经过净化后再回到池中循环使用,水进入池中时经过装有电气石的容器,产生水分子团水,再与空气一起进入到由大变小再变大的变径管道中,形成端流,并以雾状水气微旋柱高速喷入池内,形成旋流,24小时自动进行;加州鲈鱼在游动时,带氧气的小分子团水迅速进入体内,加速新陈代谢,带氧气的小分子团水在加州鲈鱼肌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排出其体内的腥味物质,依此养殖时间为5-7天。在养殖的过程中不喂投任何饲料和药物,水的温度为自然温度。经过5-7天后取出加州鲈鱼,加州鲈鱼鱼色有光泽、精神、活跃。4.对于加州鲈鱼在温泉水养殖过程中鱼的味道进行跟踪,分别抽取0天、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的加州鲈鱼,检测结果如下:组别0天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口感土腥味,带有中药味土腥味,带有中药味弱土腥味,带有中药味弱土腥味,无中药味轻微土腥味,无中药味轻微土腥味,无中药味无土腥味,无中药味无土腥味,无中药味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