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子套盆渗吸一次干旱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668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作物抗旱性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子套盆渗吸一次干旱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干旱造成的减产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1%,其中河北省平原区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缺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产量,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就是培育抗旱作物新品种,而创造抗旱种质资源,选配抗旱亲本组合,在分离后代中选择抗旱基因型,都需要比较简单、比较准确可靠的抗旱性鉴定方法和鉴定指标。

谷子是公认的抗旱作物,在干旱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不同品种的抗旱性差别很大,那么如何快速、大量的鉴定筛选抗旱性强的品种对于生产和育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鉴定谷子抗旱性的方法很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苗期鉴定和全生育期鉴定,其中苗期鉴定操作简便且可靠性较高,可以同时鉴定大量的品种,被众多的科学家所认可。

目前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田间自然鉴定法、设施条件下反复干旱法以及实验室高渗溶液法等,其中设施条件下反复干旱法是最为常用也是较为公认的,利用塑料盒,盒内装入相同质量的过筛壤土并整平压实,浇水达到最大持水量,进行播种,每个材料播20-30粒,出苗后定苗10-15株,3-4叶期后进行干旱胁迫,控水至土壤含水量达3%-4%,达永久萎蔫后灌水至最大持水量,48h后调查幼苗存活率,然后自然干旱再复水,反复干旱3次,调查每次胁迫的存活数,在日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干旱一次约需30天左右,整个试验约持续60天左右,通过3次调查的存活率平均数评价其抗旱性,但是,该方法需要进行多次干旱,时间较长,本区域进入6月中旬后,风雨逐渐增多,期间易受风雨的影响而导致报废;多数夏谷区的品种生育期90天左右,60天左右的时候,许多谷子品种已度过苗期进入了孕穗分化期,而且每次复水前需测土壤含水量,以确定达最大持水量时所需的灌水量,以保证土壤水分的均匀,但测量土壤含水量需搬动塑料盒,非常费时费力,而且会造成土壤松动影响生长,表面灌水容易造成土壤裂缝影响鉴定结果,特别是干旱后每个盒内存活的苗数并不一定相等,有的甚至可以相差1倍以上,但灌水量是相同的,相当于每株的给水量是不相等的,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抗旱性鉴定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谷子套盆渗吸一次干旱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该方法实施周期短,能够最大限度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对于谷子苗期抗旱性鉴定更为精确。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谷子套盆渗吸一次干旱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该鉴定方法借助套盆渗吸系统进行实施,所述套盆渗吸系统包括盛有土壤的盆体,土壤中均匀播种谷子种粒,关键点是,所述的盆体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渗吸孔,底部上端面铺设有渗吸层,所述套盆渗吸系统增设有用于盆体内土壤吸水用的外盆,外盆套装于盆体外部,外盆中盛有水,所述套盆渗吸系统还增设有用于盆体定植的半地下式定植坑,半地下式定植坑上方设置有遮雨棚,遮雨棚上设置有可卷起和展开的大棚膜,利用上述套盆渗吸系统进行的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土壤吸水

4月中下旬进行操作,设置一组套盆渗吸系统,各个系统中进行如下操作:盆体中土壤距离盆体上边不小于2cm,外盆中盛水且水量为土壤所需最大持水量体积的1.2-1.5倍,然后将盆体放入外盆中,盆体中土壤持水达最大持水量后去掉外盆,然后将盆体放置于半地下式定植坑中,盆体上端不低于半地下式定植坑上端;

B、播种

4月底到5月初,选取不同种类的谷子种粒,每种谷子种粒对应一个套盆渗吸系统,谷子种粒催芽后播种至相应的盆体中,播种间距要均匀;

C、管理

在下雨前,将遮雨棚上的大棚膜展开,除此之外将大棚膜卷起,当盆体中80%的谷子幼苗到达永久萎蔫后进行补水,再次出现永久萎蔫后重复补水,重复补水次数不少于三次,重复进行过程中表现一致、存活率较高的谷子种类为抗旱性强。

所述的步骤A中,去掉外盆后,在盆体上覆盖地膜;盆体放入半地下式定植坑之前,先向半地下式定植坑中铺设2-5cm沙层并整平,然后在沙层上端覆盖塑料布,盆体放置于塑料布上端面。

所述的套盆渗吸系统增设有播种孔板,播种孔板端面与盆体内部横截面尺寸相同,播种孔板端面均匀设置有播种孔,播种孔尺寸大于谷子种粒;所述的步骤B中,播种前取出盆体中1cm厚度的土壤,并耙松盆体内1cm厚度土壤,然后压平并将播种孔板放入盆体中,按照播种孔板中的播种孔进行播种,播种后覆土1cm并压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立足生产实际,使用最为接地气的方法,对现有的反复干旱法进行改进,仍然利用平均存活率评价其抗旱性,快速对多品种谷子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解决目前鉴定试验历时长、操作性差、水量控制不精确、高温影响根系生长导致结果失真等缺点,利用套盆渗吸方法替代常规灌水,使盆体中土壤各个部位的灌水量保持一致;用半地下式掩埋替代地上式摆放,避免高温对根系的影响,由于提高了试验的精准度,可以1次干旱评价,短时间便可通过存活率评价抗旱性,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子套盆渗吸一次干旱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该鉴定方法借助套盆渗吸系统进行实施,所述套盆渗吸系统包括盛有土壤的盆体,土壤中均匀播种谷子种粒,所述的盆体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渗吸孔,底部上端面铺设有渗吸层,所述套盆渗吸系统增设有用于盆体内土壤吸水用的外盆,外盆套装于盆体外部,外盆中盛有水,所述套盆渗吸系统还增设有用于盆体定植的半地下式定植坑,半地下式定植坑上方设置有遮雨棚,遮雨棚上设置有可卷起和展开的大棚膜,利用上述套盆渗吸系统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吸水、播种和管理,鉴定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具体实施例,所有待鉴定谷子种类对应设置一个套盆渗吸系统,所述的套盆渗吸系统中盆体的尺寸为长30cm、宽10cm、高20cm,底部渗吸孔为两排共12个,底部上端面铺设的渗吸层为三层吸水纸,外盆容积为盆体中土壤最大持水量体积的1.2倍,盆体中土壤选用黏土,土壤容重1.3g/立方厘米,田间最大持水量为30%,盆体中黏土最大持水量为0.3×0.2×0.1×1.3t/立方米×0.3=0.00234t,为了便于操作,外盆尺寸为长40cm、宽15cm,按照1.2倍计算,其高度应该为3.9cm,为了保证向外盆注水时水不易溅出,同时考虑到盆体底部厚度,将外盆的高度设置为5cm,既能够满足需求,又能够控制材料成本,基于上述描述,抗旱性鉴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土壤吸水

4月中下旬进行操作,各个套盆渗吸系统中进行如下操作:盆体中土壤距离盆体上边不小于2cm,外盆中盛水且水量为土壤所需最大持水量体积的1.2倍,然后将盆体放入外盆中,盆体中土壤持水达最大持水量后去掉外盆,去掉外盆后,在盆体上覆盖地膜进行保湿;然后将盆体放置于半地下式定植坑中,盆体放入半地下式定植坑之前,先向半地下式定植坑中铺设2-5cm沙层并整平,然后在沙层上端覆盖塑料布,盆体放置于塑料布上端面,盆体上端不低于半地下式定植坑上端,盆体放置完毕后四周培土至与盆体同高;7-10天后拔除杂草,然后揭去地膜,准备播种;

B、播种

4月底到5月初,选取不同种类的谷子种粒,每种谷子种粒对应一个套盆渗吸系统,种子催芽后播种,选择饱满的谷种,三层滤纸,25度,在培养皿中进行催芽,将发芽后的种子进行挑选,选择芽长和饱满程度一致的种子进行播种,每个盆体中为同一个品种共46粒种子,播种间距要均匀,套盆渗吸系统增设有播种孔板,播种孔板端面与盆体内部横截面尺寸相同,播种孔板端面均匀设置有播种孔,播种孔尺寸大于谷子种粒,播种孔板的规格为开有4行共46个播种孔,呈梅花形布置,即每一行播种孔的个数分别为12-11-12-11,孔径为0.3cm,孔距为2.5cm,相邻两行的播种孔相互错开半个孔距,播种前取出盆体中1cm厚度的土壤,并耙松盆体内1cm厚度土壤,然后压平并将播种孔板放入盆体中,按照播种孔板中的播种孔进行播种,播种后覆土1cm并压实;

C、管理

在下雨前,将遮雨棚上的大棚膜展开,防止雨水对鉴定试验的影响,除此之外将大棚膜卷起,以利于土壤中水分的减少达到干旱的目的,如果阳光过强,盆体中土壤温度过高,可使用30%遮阳率的遮阳网,主要是为了降低中午前后的温度对植物的影响,谷子苗接受自然光照,15天后,每隔一天,早晚进行观察,目测80%出现永久萎蔫时进行记载,为了证明其是否为永久萎蔫,傍晚用喷雾器均匀喷水,反复干旱和喷水至少3次,在干旱和喷水的反复进行过程中,盆体中表现一致、存活率较高的谷子种类为抗旱性较强。

本发明中涉及的鉴定方法主要相比于现有的反复干旱法,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缩短了试验时间,操作简易。由于减少了用水量,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快速减少,加之使用一次干旱处理,后期处理无需测定土壤含水量也无需灌水,操作简易,可减少干旱的时间,降低管理成本。现有方法中使用的塑料盒,每盒土重量约为40kg左右,为了使土壤水分均匀,需要灌水至最大持水量,因此增加了干旱所需的时间,每次复水前需先测定土壤含水量,目前的速测仪还不够精确,所测数据参考价值不大,而且需要把塑料盒子称重计算,如此大的重量,每一次搬动都非常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土壤的松动,对根系影响很大;

2)、水量控制精确,结果准确可靠。每个盆体种植一个品种,盆体容积变小,使用灵活,保证了每个品种的给水量均匀可控,试验结果更为可靠;由于采用渗吸方式进行给水,与此前的表面灌水相比,减少了裂缝的产生,使每盆中的土壤水分分布更为均匀,避免了此前水分顺裂缝直接下流,在底部低洼处蓄积,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的情况,此外,现有技术中使用较大塑料盒子干旱处理时不同盒内存活的苗数大不相同,但为了保证土壤水分的均匀,只能灌至最大持水量,此时,相对于单株的给水量来说,已经明显不同,也会影响后期的结果;

3)、半地下式掩埋的定植方式,更接近生长条件,避免高温对根系的影响而造成死苗,减少了外界干扰因素,使鉴定结果更为准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