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沙地花生防风蚀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沙地花生防风蚀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不受风蚀、水蚀,肥力中等以上的沙壤土或轻沙壤土;

S2、整地:对风沙地以土壤墒情酌情进行整地;其中,墒情好的年份实行冬前深耕地,早春顶凌耙耢,随耕随耙耢,然后用旋耕犁旋耕1-2遍,做到地平、土细、肥匀、排灌条件良好,耕地深度一般25-30cm,每隔3-4年进行1次;墒情不好的年份耕翻春季进行,灭茬作业在播种前1-2天进行,深度10-15cm,或随灭茬随播种;

S3、种子处理:对花生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晒果与剥壳、分级粒选以及拌种处理;

S4、播种:当5日内5cm耕层平均温度稳定在12-15℃以上时,进行播种作业;垄种,垄向与风向相垂直,覆土3-4cm,镇压,然后用50%乙草胺进行芽前除草,用量2250-3000mL/hm2,兑水600-900kg/hm2喷雾;

S5、配方施肥:翻地或灭茬前撒施腐熟羊粪或灼粪或猪粪60000kg/hm2,然后机械旋耕灭茬起合垄;播种时顺播种沟施磷酸二铵262.5kg/hm2、尿素60kg/hm2、硫酸钾90kg/hm2,然后盖上0.5cm厚的潮土再播种;其中,施化肥时将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拌入化肥中;

S6、田间管理:对花生生长进行苗期管理、中期管理以及后期管理;

S7、收获贮藏:当植株主茎剩下3-4片绿叶,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淸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进行收割;收割后两垄放成一垄,根部向阳,晒一周后摘果;摘果后把荚果摊在泥土场上继续晒果,当荚果含水低于10%时装袋人库;

S8、茬口处理:花生收获后,将花生秧均匀的撒在地表上,或用玉米秸秆等作物残体200x200cm网格地表覆盖,其覆盖度根据地表风蚀程度在10%-3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沙地花生防风蚀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发芽试验:取100粒种子放入容器内,再将三凉一开水放入容器中,将种子浸泡24h,将水滤去,再用湿布盖起来,放在25℃的条件下发芽,5天后测发芽率,选择发芽率在95%以上的花生仁做种;

S32、晒果与剥壳:播种前15天选晴天,将荚果摊在泥土场上晒5-6小时,厚度为6cm,连晒2-3天,然后机械剥壳;将100kg荚果用10kg的温水喷洒均匀,然后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覆盖8-10小时,接着在阳光下晾晒1小时以上剥壳;

S33、分级粒选:剥壳前选整齐一致的荚果、剔除病残果和大小果,然后剥壳,剥壳后剔除有损伤、裂痕、发芽、变色、油斑的种仁,然后将种子分成1、2、3级,籽仁大、饱满、均匀一致的为1级,不足1级重量2/3的为3级,重量介于1级和3级之间的为2级;选用1、2级种子播种,先播1级种,再播2级种;

S34、拌种处理:采用药剂拌种或微量元素拌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沙地花生防风蚀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

S61,苗期管理:裸地种植的花生出苗后用手锄将花生幼苗基部周围的土扒开,形成一个小土窝,让两片子叶和胚芽露出土外面;覆膜花生出土时,将无法破膜而出的幼苗及时引苗,并回填潮土;当幼苗叶片中午出现萎焉时,及时补充水分,人工喷灌,45~75m3/hm2;出现杂草时用15%精喹禾灵,450-600mL/hm2,兑水600-900kg/hm2喷雾;

S62,中期管理:花生下耕前进行一次中耕,深度10-15cm,垄台宽20cm,中耕时在花生植株网侧开沟追肥,肥料以尿素为主,配施磷酸二铵和其他中微量元素肥料,总量225kg/hm2;追肥时将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拌入化肥中,防治秋季地下害虫;遇旱滴灌75-150m3/hm2;遇杂草时垄台上的草用刀割,垄台下的草人工除掉;遇病种时,采用药液喷雾2-3次;

S63,后期管理:如遇干旱及时补充水分,喷灌75m3/hm2;发现花生脱肥现象,在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2%尿素水溶液600~900kg/hm2喷雾,间隔5天喷3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