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8308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苗培育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别名: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油料兼用作物,紫苏梗、叶、籽是传统中药、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首批60铬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药食两用作物之一,紫苏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湛江吴川地区广为使用的美味的调味品,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它的美味经常和蛤蒌相提并论,紫苏出油率高达45~55%,不饱和脂肪酸占总油量的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70%,d-亚麻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须脂肪酸,α-亚麻酸是w-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在体内代谢可转化为DHA(脑黄金)、EPA(血管清道夫)、DPA(护脑专家),具有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提高智力和视力,调节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延缓衰老,通过保肝、防癌抗癌、防过敏和全面营养等保健功效。现有技术中,关于紫苏育苗方式参差不齐,且处理方式不恰当,导致紫苏苗的存活率较低,生长态势较差,抗逆性较差,因此,为满足目前市场对紫苏的巨大需求,提高紫苏的经济价值,对紫苏设计科学合理的育苗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经济价值。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种子,先用预处理液浸泡30~35min,将种子捞出沥干,再将紫苏种子置于30~40℃,相对湿度为50~55%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盖住,按500~550m1/m2的标准,每隔2小时喷洒一次生长剂,2d后,将种子取出,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其中种子和药剂按1∶1.8~2.2的质量比混合备用;通过预处理液的浸泡,有利于灭杀附着在种子表面的虫卵,提升种子的质量,为后期紫苏的生长态势提供基础保障,在特定环境下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通过生长剂的喷施,促进种子表皮组织的分化和生长,促进萌芽,缩短生长周期,保证生长的质量,将催芽后的种子和药剂进行拌种,既能保证种子在土壤中免受病虫害和地下虫卵的的侵扰,保证紫苏的产量和质量。(2)建苗床: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耕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做苗床,按120~150kg/亩的标准将改良剂加入到苗床中,拌匀,自然放置7d后,可开始播种;通过改良剂的加入,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肥力,为紫苏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同时,还能改善土壤中的含氧量,提高紫苏生长时的透气性,促进紫苏的生长发育。(3)田间管理:播种后即对苗床进行浇水,亩浇水量为80~100kg,直到种子出苗,此期间保持苗床温度为24.5~26.5℃,相对湿度为25~35%,待右苗长至5~8cm时,对苗床喷淋促进剂,将温度升至27.5~28.5℃,相对湿度为20~22%,期间对苗床进行人工除草,待幼苗长至20cm以上即可移栽。育苗时,对苗床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控制,在适宜的环境下,更有利于种子的生长,促进表皮细胞的分化,缩短育苗周期,同时,对作物喷淋促进剂,进一步满足紫苏生长的营养需求,缩短育苗周期。进一步,所述的预处理液,是将0.5~0.7%的双氧水、12~15%的酒精和0.25~0.28%的生理盐水按1~1.5∶0.8~1.2∶2~3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3~5min即可,其中预处理液的温度为25~27℃。通过设置适宜的浓度和配比,将预处理液对种子的损害降到最低,将预处理液对种子表皮的虫卵细菌的灭杀效果发挥到最好,保证种子的安全和后期种植性。进一步,所述的生长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萘乙酸钠15~20、维生素C11~15、柚子皮提取液20~30、中药提取液20~30、微量元素8~12、沼液20~25、豆粕3~5、秸秆4~6、动物骸骨1.2~2.5。进一步,所述的生长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是将豆粕、秸秆和动物骸骨粉碎后,与沼液混合,置于发酵室,以0.5~0.8℃/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0~55℃,相对湿度为25~30%,发酵12~15h后,将温度降至25~30℃,相对湿度为45~55%,发酵6~8h,过滤得滤液;(2)将剩余的原料与步骤(1)得到的滤液混合,30~35℃下恒温水浴搅拌1~1.2h,过滤,取滤液,装进喷壶即可。进一步,所述的柚子皮提取液,将柚子皮的白瓤部分取出,加水熬煮至白瓤呈絮状,过滤,浓缩至滤液含量的1/3,加入浓度为75%乙醇的浸泡4~5h,回收乙醇,加入乙酸乙酯,加热回流2次以上,每次20~25min,回收乙酸乙酯,即可。进一步,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半枝莲15~22、木通2~3、淡竹叶20~25、银柴胡6~10、忍冬藤12~18、紫苏梗15~19、地骨皮18~22、紫花地丁18~22。进一步,所述的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50%克菌丹1.5~2、75%百菌清2~3、乙蒜素5~8、连翘粉10~15、雷丸粉4~7、腐殖酸土20~30、固氮菌1.2~1.5、枯草芽孢杆菌1.8~2.2。进一步,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珍珠岩10~20、废菌棒15~20、谷壳6~10、河道底泥12~18、茶叶渣8~15。进一步,所述的促进剂,尿素20~30、磷酸二氢钾18~25、硫酸钾10~20、维生素A2.5~3.5、维生素C3~4、甘氨酸0.25~0.35、泽泻8~12、海金沙10~15、赤小豆8~12、鹤草芽3~4、桑寄生1~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法采取播种育苗的方法,有效的促进种子表皮细胞生长分化,缩短育苗周期,提高了紫苏幼苗的抗逆性和对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存活率,采用本发明的培育方法,紫苏幼苗的存活率均达90%以上,相较于传统培育方法,存活率提高5~10.1%,本发明培育的紫苏采收后的亩产量在1728.3~1745.9kg,相对于传统方法种植的紫苏的亩产量,可实现增产25.6~26.9%,有效提升了紫苏的亩产量。通过预处理液的浸泡,有利于灭杀附着在种子表面的虫卵,提升种子的质量,为后期紫苏的生长态势提供基础保障,在特定环境下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通过生长剂的喷施,促进种子表皮组织的分化和生长,促进萌芽,缩短生长周期,播种后使紫苏根系生长更加发达保证生长的质量,将催芽后的种子和药剂进行拌种,既能保证种子在土壤中免受病虫害和地下虫卵的的侵扰,保证紫苏的产量和质量。通过改良剂的加入,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肥力,为紫苏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同时,还能改善土壤中的含氧量,提高紫苏生长时的透气性,促进紫苏的生长发育。育苗时,对苗床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控制,在适宜的环境下,更有利于种子的生长,促进表皮细胞的分化,缩短育苗周期,同时,对作物喷淋促进剂,进一步满足紫苏生长的营养需求,缩短育苗周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种子,先用预处理液浸泡30min,将种子捞出沥干,再将紫苏种子置于30℃,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盖住,按500m1/m2的标准,每隔2小时喷洒一次生长剂,2d后,将种子取出,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其中种子和药剂按1∶1.8的质量比混合备用;(2)建苗床: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耕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做苗床,按120kg/亩的标准将改良剂加入到苗床中,拌匀,自然放置7d后,可开始播种;(3)田间管理:播种后即对苗床进行浇水,亩浇水量为80kg,直到种子出苗,此期间保持苗床温度为24.5℃,相对湿度为25%,待右苗长至5cm时,对苗床喷淋促进剂,将温度升至27.5℃,相对湿度为20%,期间对苗床进行人工除草,待幼苗长至20cm以上即可移栽。所述的预处理液,是将0.5%的双氧水、12%的酒精和0.25%的生理盐水按1∶0.8∶2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3min即可,其中预处理液的温度为25℃。所述的生长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萘乙酸钠15kg、维生素C11kg、柚子皮提取液20kg、中药提取液20kg、微量元素8kg、沼液20kg、豆粕3kg、秸秆4kg、动物骸骨1.2kg。所述的生长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是将豆粕、秸秆和动物骸骨粉碎后,与沼液混合,置于发酵室,以0.5℃/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0℃,相对湿度为25%,发酵12h后,将温度降至25℃,相对湿度为45%,发酵6h,过滤得滤液;(2)将剩余的原料与步骤(1)得到的滤液混合,30℃下恒温水浴搅拌1h,过滤,取滤液,装进喷壶即可。所述的柚子皮提取液,将柚子皮的白瓤部分取出,加水熬煮至白瓤呈絮状,过滤,浓缩至滤液含量的1/3,加入浓度为75%乙醇的浸泡4h,回收乙醇,加入乙酸乙酯,加热回流2次以上,每次20min,回收乙酸乙酯,即可。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半枝莲15kg、木通2kg、淡竹叶20kg、银柴胡6kg、忍冬藤1kg、紫苏梗15kg、地骨皮18kg、紫花地丁18kg。所述的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50%克菌丹1.5kg、75%百菌清2kg、乙蒜素5kg、连翘粉10kg、雷丸粉4kg、腐殖酸土20kg、固氮菌1.2kg、枯草芽孢杆菌1.8kg。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珍珠岩10kg、废菌棒15kg、谷壳6kg、河道底泥12kg、茶叶渣8kg。所述的促进剂,尿素20kg、磷酸二氢钾18kg、硫酸钾10kg、维生素A2.5kg、维生素C3kg、甘氨酸0.25kg、泽泻8kg、海金沙10kg、赤小豆8kg、鹤草芽3kg、桑寄生1kg。实施例2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种子,先用预处理液浸泡35min,将种子捞出沥干,再将紫苏种子置于40℃,相对湿度为55%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盖住,按550m1/m2的标准,每隔2小时喷洒一次生长剂,2d后,将种子取出,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其中种子和药剂按1∶2.2的质量比混合备用;(2)建苗床: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耕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做苗床,按150kg/亩的标准将改良剂加入到苗床中,拌匀,自然放置7d后,可开始播种;(3)田间管理:播种后即对苗床进行浇水,亩浇水量为100kg,直到种子出苗,此期间保持苗床温度为26.5℃,相对湿度为35%,待右苗长至8cm时,对苗床喷淋促进剂,将温度升至28.5℃,相对湿度为22%,期间对苗床进行人工除草,待幼苗长至20cm以上即可移栽。所述的预处理液,是将0.7%的双氧水、15%的酒精和0.28%的生理盐水按1.5∶1.2∶3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5min即可,其中预处理液的温度为27℃。所述的生长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萘乙酸钠20kg、维生素C15kg、柚子皮提取液30kg、中药提取液30kg、微量元素12kg、沼液25kg、豆粕5kg、秸秆6kg、动物骸骨2.5kg。所述的生长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是将豆粕、秸秆和动物骸骨粉碎后,与沼液混合,置于发酵室,以0.8℃/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5℃,相对湿度为30%,发酵15h后,将温度降至30℃,相对湿度为55%,发酵8h,过滤得滤液;(2)将剩余的原料与步骤(1)得到的滤液混合,35℃下恒温水浴搅拌1.2h,过滤,取滤液,装进喷壶即可。所述的柚子皮提取液,将柚子皮的白瓤部分取出,加水熬煮至白瓤呈絮状,过滤,浓缩至滤液含量的1/3,加入浓度为75%乙醇的浸泡5h,回收乙醇,加入乙酸乙酯,加热回流2次以上,每次25min,回收乙酸乙酯,即可。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半枝莲22kg、木通3kg、淡竹叶25kg、银柴胡10kg、忍冬藤18kg、紫苏梗19kg、地骨皮22kg、紫花地丁22kg。所述的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50%克菌丹2kg、75%百菌清3kg、乙蒜素8kg、连翘粉15kg、雷丸粉7kg、腐殖酸土30kg、固氮菌1.5kg、枯草芽孢杆菌2.2kg。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珍珠岩20kg、废菌棒20kg、谷壳10kg、河道底泥18kg、茶叶渣15kg。所述的促进剂,尿素30kg、磷酸二氢钾25kg、硫酸钾20kg、维生素A3.5kg、维生素C4kg、甘氨酸0.35kg、泽泻12kg、海金沙15kg、赤小豆12kg、鹤草芽4kg、桑寄生2kg。实施例3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种子,先用预处理液浸泡33min,将种子捞出沥干,再将紫苏种子置于35℃,相对湿度为53%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盖住,按530m1/m2的标准,每隔2小时喷洒一次生长剂,2d后,将种子取出,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其中种子和药剂按1∶2的质量比混合备用;(2)建苗床: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耕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做苗床,按130kg/亩的标准将改良剂加入到苗床中,拌匀,自然放置7d后,可开始播种;(3)田间管理:播种后即对苗床进行浇水,亩浇水量为90kg,直到种子出苗,此期间保持苗床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30%,待右苗长至7cm时,对苗床喷淋促进剂,将温度升至28℃,相对湿度为21%,期间对苗床进行人工除草,待幼苗长至20cm以上即可移栽。所述的预处理液,是将0.6%的双氧水、13%的酒精和0.27%的生理盐水按1.3∶1∶2.5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4min即可,其中预处理液的温度为26℃。所述的生长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萘乙酸钠18kg、维生素C13kg、柚子皮提取液25kg、中药提取液25kg、微量元素10kg、沼液23kg、豆粕4kg、秸秆5kg、动物骸骨2kg。所述的生长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是将豆粕、秸秆和动物骸骨粉碎后,与沼液混合,置于发酵室,以0.7℃/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3℃,相对湿度为28%,发酵13h后,将温度降至28℃,相对湿度为50%,发酵7h,过滤得滤液;(2)将剩余的原料与步骤(1)得到的滤液混合,33℃下恒温水浴搅拌1.1h,过滤,取滤液,装进喷壶即可。所述的柚子皮提取液,将柚子皮的白瓤部分取出,加水熬煮至白瓤呈絮状,过滤,浓缩至滤液含量的1/3,加入浓度为75%乙醇的浸泡4.5h,回收乙醇,加入乙酸乙酯,加热回流2次以上,每次23min,回收乙酸乙酯,即可。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半枝莲18kg、木通2.5kg、淡竹叶23kg、银柴胡8kg、忍冬藤15kg、紫苏梗17kg、地骨皮20kg、紫花地丁20kg。所述的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50%克菌丹1.8kg、75%百菌清2.5kg、乙蒜素7kg、连翘粉13kg、雷丸粉5kg、腐殖酸土25kg、固氮菌1.3kg、枯草芽孢杆菌2kg。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珍珠岩15kg、废菌棒18kg、谷壳8kg、河道底泥15kg、茶叶渣12kg。所述的促进剂,尿素25kg、磷酸二氢钾22kg、硫酸钾15kg、维生素A3kg、维生素C3.5kg、甘氨酸0.3kg、泽泻10kg、海金沙13kg、赤小豆10kg、鹤草芽3.5kg、桑寄生1.5kg。实施例4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种子,先用预处理液浸泡30min,将种子捞出沥干,再将紫苏种子置于30℃,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盖住,按500m1/m2的标准,每隔2小时喷洒一次生长剂,2d后,将种子取出,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其中种子和药剂按1∶1.8的质量比混合备用;(2)建苗床: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耕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做苗床,按150kg/亩的标准将改良剂加入到苗床中,拌匀,自然放置7d后,可开始播种;(3)田间管理:播种后即对苗床进行浇水,亩浇水量为100kg,直到种子出苗,此期间保持苗床温度为26.5℃,相对湿度为35%,待右苗长至8cm时,对苗床喷淋促进剂,将温度升至28.5℃,相对湿度为22%,期间对苗床进行人工除草,待幼苗长至20cm以上即可移栽。所述的预处理液,是将0.5%的双氧水、12%的酒精和0.25%的生理盐水按1.5∶0.8∶3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3min即可,其中预处理液的温度为27℃。所述的生长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萘乙酸钠15kg、维生素C11kg、柚子皮提取液30kg、中药提取液30kg、微量元素8kg、沼液20kg、豆粕5kg、秸秆4kg、动物骸骨2.5kg。所述的生长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是将豆粕、秸秆和动物骸骨粉碎后,与沼液混合,置于发酵室,以0.5℃/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0℃,相对湿度为30%,发酵12h后,将温度降至25℃,相对湿度为55%,发酵8h,过滤得滤液;(2)将剩余的原料与步骤(1)得到的滤液混合,30℃下恒温水浴搅拌1h,过滤,取滤液,装进喷壶即可。所述的柚子皮提取液,将柚子皮的白瓤部分取出,加水熬煮至白瓤呈絮状,过滤,浓缩至滤液含量的1/3,加入浓度为75%乙醇的浸泡5h,回收乙醇,加入乙酸乙酯,加热回流2次以上,每次20min,回收乙酸乙酯,即可。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半枝莲22kg、木通3kg、淡竹叶25kg、银柴胡6kg、忍冬藤12kg、紫苏梗15kg、地骨皮22kg、紫花地丁18kg。所述的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50%克菌丹2kg、75%百菌清2kg、乙蒜素5kg、连翘粉10kg、雷丸粉7kg、腐殖酸土20kg、固氮菌1.2kg、枯草芽孢杆菌2.2kg。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珍珠岩10kg、废菌棒15kg、谷壳10kg、河道底泥18kg、茶叶渣8kg。所述的促进剂,尿素20kg、磷酸二氢钾18kg、硫酸钾20kg、维生素A3.5kg、维生素C3kg、甘氨酸0.25kg、泽泻12kg、海金沙15kg、赤小豆8kg、鹤草芽3kg、桑寄生1kg。实施例5一种紫苏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损伤的紫苏种子,先用预处理液浸泡30min,将种子捞出沥干,再将紫苏种子置于40℃,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下,将种子平铺,用毛巾盖住,按550m1/m2的标准,每隔2小时喷洒一次生长剂,2d后,将种子取出,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其中种子和药剂按1∶2的质量比混合备用;(2)建苗床: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耕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做苗床,按120kg/亩的标准将改良剂加入到苗床中,拌匀,自然放置7d后,可开始播种;(3)田间管理:播种后即对苗床进行浇水,亩浇水量为100kg,直到种子出苗,此期间保持苗床温度为26.5℃,相对湿度为35%,待右苗长至5cm时,对苗床喷淋促进剂,将温度升至27.5℃,相对湿度为20%,期间对苗床进行人工除草,待幼苗长至20cm以上即可移栽。所述的预处理液,是将0.5%的双氧水、15%的酒精和0.28%的生理盐水按1∶1∶2.5的质量比混合,超声处理3min即可,其中预处理液的温度为25℃。所述的生长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萘乙酸钠15kg、维生素C11kg、柚子皮提取液20kg、中药提取液30kg、微量元素12kg、沼液25kg、豆粕4kg、秸秆5kg、动物骸骨2kg。所述的生长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是将豆粕、秸秆和动物骸骨粉碎后,与沼液混合,置于发酵室,以0.5℃/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0℃,相对湿度为30%,发酵15h后,将温度降至25℃,相对湿度为55%,发酵8h,过滤得滤液;(2)将剩余的原料与步骤(1)得到的滤液混合,30℃下恒温水浴搅拌1h,过滤,取滤液,装进喷壶即可。所述的柚子皮提取液,将柚子皮的白瓤部分取出,加水熬煮至白瓤呈絮状,过滤,浓缩至滤液含量的1/3,加入浓度为75%乙醇的浸泡4h,回收乙醇,加入乙酸乙酯,加热回流2次以上,每次20min,回收乙酸乙酯,即可。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半枝莲15kg、木通2kg、淡竹叶23kg、银柴胡8kg、忍冬藤18kg、紫苏梗17kg、地骨皮20kg、紫花地丁18kg。所述的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50%克菌丹1.5kg、75%百菌清2kg、乙蒜素8kg、连翘粉15kg、雷丸粉7kg、腐殖酸土20kg、固氮菌1.2kg、枯草芽孢杆菌1.8kg。所述的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珍珠岩20kg、废菌棒18kg、谷壳10kg、河道底泥12kg、茶叶渣13kg。所述的促进剂,尿素30kg、磷酸二氢钾25kg、硫酸钾15kg、维生素A2.5kg、维生素C3kg、甘氨酸0.35kg、泽泻8kg、海金沙15kg、赤小豆12kg、鹤草芽3kg、桑寄生1kg。实验例本研究者结合对紫苏的育苗处理,并对上述实施例1~5的育苗方法培育的幼苗成活率、以及采收后的紫苏的亩产量进行统计,以传统的育苗方法作为对照,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项目成活率(%)亩产量kg实施例190.21728.3实施例291.31731.5实施例394.61745.9实施例493.41738.5实施例592.51735.1对照组85.91375.2说明:本发明培育的紫苏幼苗的存活率均达90%以上,相较于传统培育方法,存活率提高5~10.1%,本发明培育的紫苏采收后的亩产量在1728.3~1745.9kg,相对于传统方法种植的紫苏的亩产量,可实现增产25.6~26.9%,采用本种植方法有效提升了紫苏的亩产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