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2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1)、选地,葵花具有抗旱耐瘠耐盐碱的特性,一般耕地及荒地均可种植,但盐碱过重、风沙过大、沙层过厚或鼠兔害严重的地块不宜种植,葵花不宜连作,以实行3-4年的轮作为宜,前茬作物以瓜类、小麦、棉花、豆类等为好;

(2)、整地,葵花为深根系作物,种植葵花的地应在秋季用大中型拖拉机深耕,春季浇足安种水,播前浅耕,耙耱平整;

(3)、播种,葵花一般在 10 厘米土层温度连续 5 天达到 8—10℃时即可播种,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上旬;食葵种植以单种为好,但也可在地埂及沟沿上种植;播种一般采用玉米点播器点播,也可用锄头开沟或铲子点播,播种深度以2-3厘米;

(4)、采用铺膜垄种:垄宽80厘米,沟宽50厘米,每膜种2行,株距50厘米,亩保苗2000株;

(5)、施肥:食葵对氮磷肥料的需求属中等,对钾肥消耗较大,对锌肥则较敏感;播前亩施农家肥4000公斤,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锌2公斤、硫酸钾10公斤做底肥;追肥一般分两次,葵花现蕾期结合浇头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开花期再追10公斤;

(6)、浇水:葵花属比较耐旱的作物,浇水次数不需太多,一般在六月上旬葵花现蕾时浇头水,开花初期浇二水,开花盛期浇三水,灌浆期浇四水,整个生育期浇水四次即可,后期灌水应注意防风,以免倒伏;

(7)、查苗补苗、间苗定苗:食葵播种后一般10天左右出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补苗时须用原种,出苗后10—15天,要及时间苗、定苗,达到“一尺一窝,一窝一株”;

(8)、中耕除草:苗期应及时中耕提温,松土保墒,减轻返碱,在株高 30 厘米时,要进行除草,并根据情况适时灌水;

(9)、引蜂授粉:葵花是异株异花授粉作物,主要靠昆虫类传粉,因此葵花田附近应引蜂授粉,10亩地至少需一箱蜂,若没有蜂群,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在开花期将相邻两个葵花头对拍即可,也可用小木板粘上海绵(或棉花)拍触开花花盘;人工授粉应在旱晨露水刚干至11时以前为好,应间隔2—3天进行一次,共进行3次即可;

(10)、病害防治:苗期霜霉病:表现为葵花有2—3对真叶时出现正面叶脉褪绿、斑块,背面出现白色绒线状霉层,节缩、株矮、茎变粗;可用甲霜灵500—7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用 10%双效灵水剂防治;菌核病:又称盘腐病、烂头病,连作不倒茬更容易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肥步骤中在葵花生长期还可喷施磷酸二氢钾、高美施、喷施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效果显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防治步骤中防治办法为:一是适期早播;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清除病株,烧毁深埋;二是药物防治,花期发病用 40%菌核净1000倍液或 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 1—2 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