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墙用自吸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101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墙,尤其涉及植物墙用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植物墙用花盆均为市面上简单的花架或花盆,仅为简单的安装作用,需要定期进行浇水,无法实现自灌溉,无法满足植物的水份需求。

中国专利cn203912699u一种自动吸水花盆,其包括:花盆本体、透水板和至少一个吸水架,透水板设置在花盆本体中,将花盆、本体分隔成上部的栽培层和下部的储水层;吸水架穿过透水板,且吸水架的上部位于栽培层中,其下部位于储水层中。该实用新型的花盆,花盆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储水层,饱和栽培基质不能吸收的水分能够渗透存储在储水层中,没有水流出花盆,保证花盆周围环境的洁净;在栽培基质缺水时,通过吸水架吸收存储的水输送到栽培基质中重复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使用者的浇水频率;同时,重复回收养份,提高肥料利用率。该技术方案虽然可实现自吸水,但其需要储水层,并且水分容易很快流失,无法锁水,并且无法从植物墙内吸收水分,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安装简单,储水锁水效果好的植物墙用自吸水花盆。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墙用自吸水花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盆体由内外双层盆体构成,外盆体为圆筒状格栅筒体,外盆体底端中线设置有凸柱,凸柱中心开设有锥形孔,外盆体近顶端内壁开设有环形槽,内盆体包括圆筒状格栅基体,基体顶端设置有凸出檐边,檐边与环形槽配合嵌接,基体底端设置有锥形凸柱,锥形凸柱插设于外盆体的锥形孔内,内外盆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内盆体的填充有种植土壤。

作为优选,吸水材料为高吸水树脂。

作为优选,外盆体底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若干根吸水棉芯。

作为优选,内外盆体均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塑料型材。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改进花盆结构,并设置吸水材料,大大提高了锁水率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延长了水分的利用时间,实现了自吸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植物墙用自吸水花盆,包括盆体,盆体由内外双层盆体(1.1、1.2)构成,外盆体1.2为圆筒状格栅筒体,外盆体1.2底端中线设置有凸柱1.2.1,凸柱1.2.1中心开设有锥形孔1.2.2,外盆体1.2近顶端内壁开设有环形槽1.2.3,内盆体1.1包括圆筒状格栅基体,基体顶端设置有凸出檐边1.1.1,檐边1.1.1与环形槽1.2.3配合嵌接,基体底端设置有锥形凸柱1.1.2,锥形凸柱1.1.2插设于外盆体1.2的锥形孔1.2.2内,内外盆体(1.1、1.2)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吸水材料2,内盆体1.1的填充有种植土壤3。吸水材料2为高吸水树脂。外盆体1.2底端开设有通孔1.2.4,通孔1.2.4内插设有若干根吸水棉芯4。内外盆体(1.1、1.2)均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塑料型材。吸水棉芯4一端伸入高吸水树脂内。内外盆体(1.1、1.2)之间的间隙为10~15mm,通过此距离保证吸水材料的含水率以及内盆体1.1的吸水率。内盆体1.1顶端设置有盖板5,盖板5中心开设有植物伸出的通孔5.1。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植物墙用自吸水花盆,包括盆体,盆体由内外双层盆体构成,外盆体为圆筒状格栅筒体,外盆体底端中线设置有凸柱,凸柱中心开设有锥形孔,外盆体近顶端内壁开设有环形槽,内盆体包括圆筒状格栅基体,基体顶端设置有凸出檐边,檐边与环形槽配合嵌接,基体底端设置有锥形凸柱,锥形凸柱插设于外盆体的锥形孔内,内外盆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内盆体的填充有种植土壤。结构简单,制作安装简单,储水锁水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云耕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30
技术公布日:2017.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