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及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505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及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安全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的阻隔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糖槭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树冠形状美观,耐寒、耐干旱、速生和适应性强,主要用于城市行道绿化和庭院绿化。但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给糖槭园林绿化部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光肩星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轻则导致树势衰弱、影响树木生长及美观,严重时树木木质部被蛀空,树干风折或整株枯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在园林部门的生产实践中,现有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防治效果也不明显,其原因是蛀干害虫具有隐蔽性。因此,谋求光肩星天牛绿色安全、环境友好且持久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园林生产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植食性昆虫在选择寄主植物的过程中,对寄主植物和产卵场所选择、躲避、无反应等行为是通过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间化学交流来实现的,这种交流主要是植食性昆虫触角及嗅觉对空气中寄主植物释放的特定的挥发性气体物质的识别。同时,植食性昆虫在选择生境时,在长期适应生境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稳定的特性,如该发明中涉及到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具有喜光性。因此该发明主要通过以糖槭和多个光肩星天牛非寄主树种营建多维网格型绿色安全景观格局从多维空间角度改变空气中糖槭挥发性化学物质成分和有利于光肩星天牛生存的微环境,从而阻断了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树种糖槭和所在环境的寄主选择行为,达到绿色安全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绿化树种糖槭容易遭受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危害,使用化学药剂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重复投入造成经济损失,以及没有有效的绿色安全的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的方法,不能从源头即营造不利于光肩星天牛生境阻隔光肩星天牛对糖槭的寄主选择的缺点,而提出一种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及构建方法。

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系统以高12~16米的光肩星天牛寄主树种糖槭为中心,周围为高度大于1.5米小于35米的多种光肩星天牛非寄主树种乔、灌木树种和多种花卉组成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所述阻隔系统中树冠郁闭度范围在0.55~0.65。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有糖槭树种的景观格局类型分为:城市绿化带和庭院绿化块;

步骤二:将现有或新建城市绿化带、庭院绿化块根据不同微环境分别对应定义为城市行道绿化模型I和庭院绿化模型Ⅱ;

步骤三、将距离行道绿化或庭院绿化一侧25m及25m以内且高度达到35m及35m以上的建筑物所在的行道绿化带定为IA型、庭院绿化块定为ⅡA型;将距离行道绿化或庭院绿化一侧25m以上且高度在35m以下的建筑物所在的行道绿化带定为IB型、庭院绿化块定位ⅡB型;

步骤四:将IA型绿化带中宽为3-6米的记为IA1型,宽为6-10米的记为IA2型,并构建IA1型绿化带阻隔系统和IA2型绿化带阻隔系统;

步骤五:将所述IB型绿化带中宽为3-6米的记为IB1型,宽为6-10米的记为IB2型,并构建IB1型绿化带阻隔系统和IB2型绿化带阻隔系统;

步骤六:ⅡA型庭院绿化块根据其位置分类:一侧为建筑物另一侧为行道的记为ⅡA1型,两侧或周围均为建筑物的记为ⅡA2型,并构建IA1型庭院绿化块阻隔系统和ⅡA2型庭院绿化块阻隔系统;

步骤七:ⅡB型庭院绿化块分割为N个宽6米、长12米的近带状结构的模块,并构建ⅡB型庭院绿化块的阻隔系统;所述N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多维网格型绿色安全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通过配置多个光肩星天牛非寄主乔、灌木树种和花卉形成的多维网格模块,从多维空间角度改变空气中糖槭挥发性化学物质成分阻断光肩星天牛寄主选择路径和改变有利于光肩星天牛生存的微生境形成阻隔,构建绿色安全景观格局,解决现有城市绿化树种糖槭遭受蛀干害虫光肩星天危害的预防和防治难、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重复投入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的缺点,同时克服了景观格局中树种单一、郁闭度小、空间结构简单等利于光肩星天牛生存的微环境条件,从而形成具有绿色安全有效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的多维网格型阻隔带。本发明所属的多维网格型绿色安全景观格局,可利用于新建的城市绿化带和绿化庭院中使用,同时也可以在已建成的含有糖槭的城市绿化带或庭院绿化中进行改建使用,所述阻隔系统由树高最高35米至最低1.5米的31种光肩星天牛非寄主树种乔灌木、11种花卉及高15米的糖槭组成多维网格型绿色安全景观格局,所述阻隔系统中树冠郁闭度范围在0.55~0.65。其防控效果具有经济、操作性强、绿色安全、可持续性的特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IA1型绿化带示意图;图中标注1表示近建筑物一侧,2表示近行道一侧,3代表糖槭树;

图2为IA1型绿化带树种所对应的高度示意图;图中a为糖槭;

图3为IA2型绿化带示意图;

图4为IA2型树种所对应的高度示意图;

图5为IB1型绿化带示意图;

图6为IB1型绿化带树种所对应的高度示意图;

图7为IB2型绿化带示意图;

图8为IB2型绿化带树种所对应高度示意图;

图9为ⅡA1庭院绿化块示意图;

图10为ⅡA1庭院绿化块所对应的高度示意图;

图11为ⅡB型绿化块示意图;

图12为ⅡB型绿化块树种所对应的高度示意图。附图中标注1表示近建筑物一侧,2表示近行道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包括:

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系统以高12~16米的光肩星天牛寄主树种糖槭为中心,周围为高度大于1.5米小于35米的多种光肩星天牛非寄主树种乔、灌木树种和多种花卉组成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所述阻隔系统中树冠郁闭度范围在0.55~0.65。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多种光肩星天牛非寄主树种乔、灌木树种和多种花卉具体为:31种光肩星天牛非寄主树种乔、灌木树种和11种花卉;

31种光肩星天牛非寄主树种乔、灌木树种及高度为:大乔木臭冷杉高25~35米、红皮云杉高20~30米、黄菠萝高15~22米、胡桃楸高16~26米、水曲柳高20~35米、山槐高3~8米、刺槐高10~25米;小乔木稠李高10~15米、梓树高10~15米、山梨高10~15米、花楸高10~15米、李子高9~12米、大秋高5~15米、黄太平高5~12米、山里红高6~8米,大小灌木暴马丁香高4~10米、山杏高2~5米、樱桃高2~6米、桃叶卫矛高4~6米、紫丁香高1.5~4米、山丁子高4~5米、东北连翘高1.2~1.5米、红瑞木高2.4~3米、偃伏莱木高2.2~3米、榆叶梅高2~3米、刺梅高1~3.5米、小叶丁香高1.8~2.5米、香茶藨子高1~2米、珍珠绣线菊1.0~1.5米、金山绣线菊0.25~0.35米、金焰绣线菊高0.6~1.1米;

11种花卉为:花卉孔雀草、一串红、地被菊、矮牵牛、扫帚草、荷包牡丹、福禄考、飞燕草、郁金香、鸡冠花、芍药。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的多维网格型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有糖槭树种的景观格局类型分为:城市绿化带和庭院绿化块;

步骤二:将现有或新建城市绿化带、庭院绿化块根据不同微环境分别对应定义为城市行道绿化模型I和庭院绿化模型Ⅱ;

步骤三、将距离行道绿化或庭院绿化一侧25m及25m以内且高度达到35m及35m以上的建筑物所在的行道绿化带定为IA型、庭院绿化块定为ⅡA型;将距离行道绿化或庭院绿化一侧25m以上且高度在35m以下的建筑物所在的行道绿化带定为IB型、庭院绿化块定位ⅡB型;

步骤四:将IA型绿化带中宽为3-6米的记为IA1型(如图1和图2所示),宽为6-10米的记为IA2型(如图3和图4所示),并构建IA1型绿化带阻隔系统和IA2型绿化带阻隔系统;

步骤五:将所述IB型绿化带中宽为3-6米的记为IB1型(如图5和图6所示),宽为6-10米的记为IB2型(如图7和图8所示),并构建IB1型绿化带阻隔系统和IB2型绿化带阻隔系统;

步骤六:ⅡA型庭院绿化块根据其位置分类:一侧为建筑物另一侧为行道的记为ⅡA1型(如图9和图10所示),两侧或周围均为建筑物的记为ⅡA2型,并构建IA1型庭院绿化块阻隔系统和ⅡA2型庭院绿化块阻隔系统;

步骤七:ⅡB型庭院绿化(如图11和图12所示)块分割为N个宽6米、长12米的近带状结构的模块,并构建ⅡB型庭院绿化块的阻隔系统;所述N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50。

多维网格型绿色安全景观格局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阻隔系统(简称阻隔系统)的构建方法,它涉及绿色安全的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的阻隔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为解决现有城市绿化树种糖槭遭受蛀干害虫光肩星天危害的预防和防治难、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重复投入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问题而提出。阻隔系统由以光肩星天牛寄主树种糖槭为中心的多个非寄主乔、灌木树种和花卉形成的多维网格模块而组成,每个模块自成阻隔单元,多个模块相互衔接,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多维网格带状或块状封闭的阻隔系统;其原理为从多维空间角度改变空气中糖槭挥发性化学物质成分和有利于光肩星天牛生存的微生境,从而阻断了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树种糖槭和所在环境的寄主选择行为,达到防控光肩星天牛对糖槭危害的目的。构建方法:一、根据不同微环境营建多个多维空间网格模块形成阻隔单元;二、将多个阻隔单元首尾相连,形成带状或块状阻隔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四中构建IA1型绿化带阻隔系统的具体过程为:

IA1型绿化带由A11、A12、A13和A14模块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模块A11为长12米的带状,所述其中模块A12、A13、A14,均为长8米的带状;所述A11靠近行道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榆叶梅、山杏、李子、山里红、暴马丁香;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山杏、花秋、东北连翘、山丁子、桃叶卫矛;绿化带靠近行道一侧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小灌木偃伏莱木和小叶丁香,两者可根据绿化需求修型。

A12、A13、A14模块靠近行道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山丁子、桃叶卫矛、大秋、山杏、李子、暴马丁香;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山梨、山槐山里红、山杏、李子、暴马丁香、花秋、东北连翘;绿化带靠近行道一侧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小灌木偃伏莱木和小叶丁香,两者可根据绿化需求修型,并与A11形成一个整体。IA1型绿化带长度可根据实际长度从IA11、IA12、IA13、IA14模块中能够随意截取,但末端用IA11的镜像记作IA11'模块。

所述IA1型绿化带通过以上非寄主树种与糖槭的合理布置,宽为3-6米IA1型绿化带的构建可改变距离行道绿化一侧25m及25m以内且高度达到35m及35m以上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利于光肩星天牛生长的树种单一、郁闭度小、空间结构简单的微生境,从多维空间形成科学合理的树种配置、郁闭度、空间结构,以及同空气中挥发物组分对光肩星天牛取食选择形成阻隔系统。从而有效的抑制了光肩星天牛的发生,同时具有美观性。

所述A11近行道1侧栽植糖槭,避免糖槭与距离行道绿化一侧25m及25m以内且高度达到35m及35m以上的建筑物反光和热效应形成局部温度更适宜于光肩星天牛生长发育的温度环境,两棵糖槭树4-6米间,每2-3米依次栽植榆叶梅、山杏、李子、山里红、暴马丁香,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山杏、花秋、东北连翘、山丁子、桃叶卫矛;绿化带靠近行道一侧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小灌木偃伏莱木和小叶丁香,树种的选择及栽植顺序与树的高度、冠幅大小及挥发物成分密切相关,使其形成郁闭度控制在0.55-0.65不利于光肩星天牛的喜光习性、且挥发物混合物成分对光肩星天牛定位选择形成多维空间阻隔屏障,同时作为绿化道,使其形成高矮、大小错落有致、冠型结构合理、花色简约美观,秋季树叶颜色丰富、交替变化,从而形成独立而又可以与下一模块首位相连的阻隔光肩星天牛选择寄主糖槭的景观模块。A12、A13、A14模块的树种选择及栽植设置原理跟A11模块相同,但因首尾两端不是行道,因此在长度及树种选择上区别于A11和IA11'模块,从而形成树种配置的变化。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和四不同的是:所述步骤四中IA2型绿化带阻隔系统的构建的具体过程为:

1、IA2型绿化带由IA21、IA22、IA23、IA24模块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模块IA21为宽6米至10米、长12米的带状,所述其中模块IA22、IA23、IA24,均为长8米的带状;所述模块IA21靠近行道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樱桃、暴马丁香、山槐;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红瑞木、稠李、黄菠萝、山杏、山里红,相邻两棵树之间间距为2-3米;第3行为距离第2行2-3米处,横向与糖槭错开2米处(以每一行为纵向),栽植黄菠萝、花秋、水曲柳,相邻两棵树之间间距为4-6米;第4行为距离第3行2-3米处,依次栽植刺槐、东北连翘、香茶藨子榆叶梅,相邻两棵树之间间距为2-3米;绿化带靠近行道一侧可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2~4行花卉孔雀草、一串红、地被菊、矮牵牛、荷包牡丹、福禄考,可根据花色搭配为各种多种形状。

IA22、IA23、IA24模块靠近行道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紫丁香、桃叶卫矛、东北连翘、珍珠绣线菊、叶稠李、山槐、花秋、山杏;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花秋、紫叶稠李、山槐、李子,相邻两棵树之间间距为2-4米;第3行为距第2行2-3米处,依次栽植红皮云杉、山槐、梓树,相邻两棵树之间间距为2-4米;绿化带靠近行道一侧可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2行到4行花卉孔雀草、一串红、地被菊、矮牵牛、荷包牡丹、福禄考,可根据花色配置成多种形状,并与A21形成一个整体。IA2型绿化带长度可根据实际长度从IA21、IA22、IA23、IA24模块中能够随意截取,但末端用IA21型绿化带镜像记作IA21'模块。

通过以上非寄主树种与糖槭的合理布置,宽为6-10米IA2型绿化带的构建可改变距离行道绿化一侧25m及25m以内且高度达到35m及35m以上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利于光肩星天牛生长的树种单一、郁闭度小、空间结构简单的微生境,从多维空间形成科学合理的树种配置、郁闭度、空间结构,以及同空气中挥发物组分对光肩星天牛取食选择形成阻隔系统。从而有效的抑制了光肩星天牛的发生,同时具有美观性。

所述IA2型绿化带与IA1型相比较,区别在于宽为6-12米,因此随着宽度的增加而需要配置的非寄主树种增多,形成差异,相应的树种配置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和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五中构建IB1型绿化带阻隔系统的具体过程为:

IB1型绿化带由IB11、IB12、IB13、IB14模块依次首尾相连组成,其中模块IB11为长12米的带状,模块IB11靠近建筑物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山槐、榆叶梅、山丁子、花秋、稠李、暴马丁香;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山丁子、榆叶梅、暴马丁香各两株;绿化带近行道一侧可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小灌木偃伏莱木和小叶丁香,两者可根据绿化需求修型。

所述模块IB12、IB13、IB14,均为长8米的带状,IB12、IB13、IB14模块靠近建筑物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栽植山槐、山梨、山丁子、大秋、红皮云杉、花秋、山杏、李子、山里红;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李子、榆叶梅、暴马丁香、山梨、花秋、山里红、桃叶卫矛;绿化带近行道一侧可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小灌木偃伏莱木和小叶丁香,两者可根据绿化需求修型,并与IB11形成一个整体。IB1型绿化带长度可根据实际长度从IB11、IB12、IB13、IB14模块中能够随意截取,但末端用IB11型绿化带镜像记作IB11'模块。

所述IB1型绿化带与IA1型相比较,区别在于距离行道绿化一侧25m以上且高度在35m以下的建筑物微环境对光肩星天牛取食选择的影响与行道一侧差异不大,因此在选择栽植时为达到更好的绿化景观的美观效果将糖槭栽植近建筑物一侧,因此树种配置与配置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五中IB2型绿化带阻隔系统的具体过程为:

IB2型绿化带宽为6米至10米,IB2型绿化带由模块IB21、IB22、IB23、IB24依次首尾相连组成,其中B21为宽6米至10米、长12米的带状,模块IB21近建筑物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山槐、暴马丁香、榆叶梅、香茶藨子-;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梓树、红瑞木、水曲柳-,第3行为距离第2行2-3米处,横向与糖槭错开2米处,栽植四季刺梅、刺槐、东北连翘、花秋,间距为4-6米;第4行为距离第3行2-3米处,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栽植四稠李、红皮云杉、暴马丁香、梓树;绿化带近行道一侧可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2-4行花卉孔雀草、一串红、地被菊、矮牵牛、扫帚草、荷包牡丹、福禄考可根据花色搭配为各种多种形状,并与IB21形成一个整体;

模块IB22、IB23、IB24均为长8米的带状,靠近建筑物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山槐、山梨、山丁子、大秋、红皮云杉、花秋、山杏、李子、山里红;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李子、榆叶梅、暴马丁香、山梨、花秋、山里红、桃叶卫矛;第3行为距第2行2-3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李子、榆叶梅、暴马丁香、山梨、花秋、山里红、桃叶卫矛;绿化带近行道一侧可根据空地实际大小栽植2-4行花卉孔雀草、一串红、地被菊、矮牵牛、扫帚草、荷包牡丹、福禄考可根据花色搭配为各种多种形状,并与IB21形成一个整体。IB2型绿化带长度可根据实际长度从IB21、IB22、IB23、IB24模块中能够随意截取,但末端用IB21型绿化带镜像记作IB21'模块。

所述IB2型绿化带与IA1型相比较,区别在于宽为6-10米和距离行道绿化一侧25m以上且高度在35m以下的建筑物微环境。而由于建筑物形成的微环境对光肩星天牛取食选择的影响与行道一侧差异不大,因此在选择栽植时为达到更好的绿化景观的美观效果将糖槭栽植近建筑物一侧,同时考虑由于随着宽度的增加而需要配置的非寄主种增多,形成差异,相应的树种配置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六中构建ⅡA1型庭院绿化块阻隔系统的具体过程为:

所述ⅡA1型庭院绿化块分割为若干个宽6米、长12米的近带状结构的模块。ⅡA1型庭院绿化靠近行道一侧由ⅡA11、ⅡA12、ⅡA13、ⅡA14带状模块依次首尾相连组成,其中模块ⅡA11以近行道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水曲柳、暴马丁香、山槐、梓树;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紫叶稠李、臭冷杉、花秋;其中模块ⅡA12、ⅡA13、ⅡA14,以靠近行道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栽植暴马丁香、山梨、山丁子、山里红、花秋、樱桃、红瑞木;第2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臭冷杉、红皮云杉、山槐、水曲柳、花秋、胡桃楸、李子;第3行为距第1行2-3米处,依次栽植花秋、山梨、山里红、红皮云杉、山槐、水曲柳、花秋、胡桃楸、山丁子、李子;ⅡA1型庭院绿化块可根据实际大小从ⅡA11、ⅡA12、ⅡA13、ⅡA14模块中能够随意截取。

所述ⅡA1型庭院绿化块靠近建筑物一侧及中间模块由ⅡA11'、ⅡA12'、ⅡA13'、ⅡA14'带状模块依次首尾相连组成,其中模块ⅡA11'将任意一侧作为第1行,依次栽植水曲柳、山里红、臭冷杉,间距3-5米;第2行为距第1行3-4米处,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小乔木或灌木红瑞木、暴马丁香、珍珠绣线菊、东北连翘;第3行距第2行3-4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紫叶稠李、梓树、花秋。

模块ⅡA12'、ⅡA13'、ⅡA14',选取任意一侧为第1行,依次栽植大乔木水曲柳、臭冷杉、黄菠萝、山槐、胡桃楸,间距4-6米,其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小型灌木山丁子、桃叶卫矛、榆叶梅、暴马丁香、香茶藨子、紫丁香、珍珠绣线菊;距离第1行3-4米处,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栽植山丁子、桃叶卫矛、榆叶梅、暴马丁香、香茶藨子、紫丁香、珍珠绣线菊;第3行为距第2行3-4米处,依次栽植山槐、紫叶稠李、山里红、树、花秋、山杏、李子、山梨、山丁子、黄太平、山里红。ⅡA1型庭院绿化块中间模块可根据实际大小从ⅡA11'、ⅡA12'、ⅡA13'、ⅡA14'模块中能够随意截取。

所述ⅡA1型庭院绿化块与IA1型相比较,区别在于ⅡA1为块状结构,庭院绿化块在近行道一侧第1行栽植糖槭,而在近建筑物1侧第2行栽植糖槭树,其需要栽植的树木更多,比宽度为6-12米的IA2型和IB2型宽度更大,因此在随着宽度的增加和块状结构周围均栽植糖槭而需要配置的非寄主树种增多,形成差异,相应的树种配置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六中ⅡA2型庭院绿化块阻隔系统的具体过程为:

所述ⅡA2型庭院绿化块靠近建筑物一侧由ⅡA21'、ⅡA22'、ⅡA23'、ⅡA24'模块依次首尾相连组成,其中模块ⅡA21'将任意一侧作为第1行,依次栽植水曲柳、山里红、臭冷杉,间距3-5米;第2行为距第1行3-4米处,栽植糖槭,糖槭与糖槭间间距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小乔木或灌木红瑞木、暴马丁香、珍珠绣线菊、东北连翘;第3行距第2行3-4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紫叶稠李、梓树、花秋。

模块ⅡA22'、ⅡA23'、ⅡA24',选取任意一侧为第1行,依次栽植大乔木水曲柳、臭冷杉、黄菠萝、山槐、胡桃楸,间距4-6米,其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小型灌木山丁子、桃叶卫矛、榆叶梅、暴马丁香、香茶藨子、紫丁香、珍珠绣线菊;距离第1行3-4米处,栽植糖槭,糖槭与糖槭间距离为4-6米;2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栽植山丁子、桃叶卫矛、榆叶梅、暴马丁香、香茶藨子、紫丁香、珍珠绣线菊;第3行为距第2行3-4米处,依次栽植山槐、紫叶稠李、山里红、树、花秋、山杏、李子、山梨、山丁子、黄太平、山里红。ⅡA2型庭院绿化块中间模块可根据实际大小从ⅡA21'、ⅡA22'、ⅡA23'、ⅡA24'模块中能够随意截取。

所述ⅡA2型庭院绿化块与IA1型相比较,区别在于ⅡA2为块状结构,且两侧或周围均具有距离庭院绿化块25m及25m以内且高度达到35m及35m以上的建筑物。因此为改变周围建筑物反光和热效应形成局部温度更适宜于光肩星天牛生长发育的温度环境,糖槭均栽植在第2行,同时由于块状结构,因此在随着宽度的增加而需要配置的非寄主树种增多,形成差异,相应的树种配置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构建ⅡB型庭院绿化块的阻隔系统的具体过程为:

所述ⅡB型庭院绿化块分割为若干个宽6米、长12米的近带状结构的模块。ⅡB型庭院绿化块由ⅡB1、ⅡB2、ⅡB3、ⅡB4带状模块依次首尾相连组成,其中模块ⅡB1中选取任意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紫丁香、东北连翘、红瑞木、榆叶梅、小叶丁香-;第2行为距第1行3-4米处,依次栽植黄菠萝、紫叶稠李、山槐、梓树;第3行距第2行3-4米处,依次栽植水曲柳、梓树、山槐、花秋、红皮云杉;

所述模块ⅡB1、ⅡB3、ⅡB4,均为长12米的带状,由糖槭和非寄主树种紫叶稠李、花秋、山里红、臭冷杉、梓树、暴马丁香和山槐组成;模块ⅡB1、ⅡB3、ⅡB4近行道一侧为第1行,栽植糖槭,相邻两棵糖槭之间间距离为4-6米;两棵糖槭树之间居中的2-3米处依次栽植暴马丁香、香茶藨子、珍珠绣线菊、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第2行为距第1行3-4米处,依次栽植臭冷杉、山槐、水曲柳、梓树、花秋、黄菠萝、刺槐、山丁子、胡桃楸;第3行为距第2行3-4米处,依次栽植山槐、紫叶稠李、山里红、树、花秋、山杏、李子、山梨、山丁子、黄太平、山里红。ⅡB1型庭院绿化块可根据实际大小从IB11、IB12、IB13、IB14模块中能够随意截取。

所述ⅡB型绿化带与IA1型相比较,区别在于距离庭院绿化一侧或周围25m以上且高度在35m以下的建筑物,而由于建筑物形成的微环境对光肩星天牛取食选择的影响与行道一侧差异不大,因此在周围第1行均栽植糖槭,同时由于块状结构,因此在随着宽度的增加而需要配置的非寄主树种增多,形成差异,相应的树种配置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九之一相同。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