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黑斑观音莲原种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黑斑观音莲(alocasialaut.'black')属天南星科海芋属。引自丹麦,叶羽状浅裂,叶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紫红色彩,叶柄有深紫色斑纹。喜温暖、潮润环境,生长适温30℃左右,在15~20℃的条件下,生长停顿,进入休眠。休眠期间应控制水分,停止施肥。生长季节要求土壤和空气有较大的湿度,要求非直射光的明亮环境。可用分株、分球繁殖和组织培养(组培)。分株和分球繁殖春季至夏季为适期。
目前,黑斑观音莲的组培工艺通常包括:母本——原种制作——初代培养——初代切割与细菌检测——增殖切割——过渡培养——生根培养——出货。其中,原种制作是组培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现有的原种制作方法,芽萌动时间长,真、细菌污染率及死亡率高,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真、细菌污染和死亡现象的黑斑观音莲原种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黑斑观音莲原种制作方法,包括:
预处理:将母株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停止浇水、施肥,让其自然干燥至基质表面以下20~50mm处的土层干燥;
采种:选取长势壮的母株,将母株整株取出,去除根系及多余叶片,采用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剥除外植体外面的包片,露出顶芽的芽点,切除茎段基部的杂质;
消毒:用洗洁精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根据外植体的大小进行分瓶;
再消毒:依外植体的大小用升汞水溶液消毒10~25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然后切除外植体两端变色部分以及四周被腐蚀的部分,使外植体露出新鲜组织再接种到培养基上;
培养:控制培养时的温度为26±1℃,光照度为300~500lx。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对母本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采种,采用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两次消毒后再用培养基培养,并优化培养工艺,使芽萌动时间大大缩短至8~13天,彻底消除了真、细菌污染和死亡现象,种苗成活率可达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对母本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采种,采用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两次消毒后再用培养基培养,并优化培养工艺。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黑斑观音莲原种制作方法,包括:
预处理:将母株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停止浇水、施肥,让其自然干燥至基质表面以下20~50mm处的土层干燥;
采种:选取长势壮的母株,将母株整株取出,去除根系及多余叶片,采用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剥除外植体外面的包片,露出顶芽的芽点,切除茎段基部的杂质;
消毒:用洗洁精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根据外植体的大小进行分瓶;
再消毒:依外植体的大小用升汞水溶液消毒10~25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然后切除外植体两端变色部分以及四周被腐蚀的部分,使外植体露出新鲜组织再接种到培养基上;
培养:控制培养时的温度为26±1℃,光照度为300~500lx。
其中,所述升汞水溶液的浓度为0.1wt%。
其中,用升汞水溶液消毒10~25min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每次3~5min。
其中,所述培养基中包含有6ba和iaa,6ba的含量为2.0mg/l,iaa的含量为0.3mg/l。
其中,所述培养基中还包含有ams、蔗糖和卡拉胶。
其中,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6.0。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对母本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采种,采用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两次消毒后再用培养基培养,并优化培养工艺,使芽萌动时间大大缩短至8~13天,彻底消除了真、细菌污染和死亡现象,种苗成活率可达100%。
实施例1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采用引自丹麦的黑斑观音莲作为母本,数量为1盆;经预处理后,选取母株上具有母本特性的轻度萎焉的顶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其中,茎段4个,顶芽2个,外植体总数量为6个。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步骤
制种前20~30天,将母本搬至母本预处理区,停止浇水、施肥,放置于干净、干燥、通风的环境(苗床上),让其自然干燥。待其基质表面以下20~50mm处的土层干燥、均匀一致(用手捏成散沙状,不粘手),植株叶片呈现轻度萎蔫时便可进行采种。选取长势壮的母株,把母株从盆中整株取出,去除根系及多余叶片再带回处理,剥除外植体外面的包片,使顶芽露出芽点,芽点四周平滑,切除茎段基部的杂质,让基部光滑,不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外植体呈方形状。用洗洁精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根据植物的大小进行分瓶,在杯盖上注明植物代码及消毒时间;依外植体的大小用浓度为0.1wt%的升汞水溶液消毒10-25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洗3次(每次3~5min),然后用刀切除外植体两端变色部分以及四周被腐蚀的部分,使其露出新鲜组织再接种到培养基上(1个/瓶)。
1.2.2培养基
ph6.0
1.2.3培养条件
26±1℃300~500lx4~5w
1.2.4调查指标
顶芽和茎段侧芽萌动时间;真、细菌污染率及死亡率;成活率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该品种原种制作采用顶芽和茎段,一共6个外植体,消毒时间为18min的全部为茎段一共4个,成活4个;消毒时间为12min的为顶芽一共2个,成活2个;(其它见下表1)。
表1黑斑观音莲原种制作试验结果数据表
从表1的记载可知,采用本发明的黑斑观音莲原种制作方法,芽萌动时间仅需8~13天,总成活率为100%,无真、细菌污染和死亡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