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信息化监管的景观用大树移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222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信息化监管的景观用大树移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移栽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化监管的景观用大树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景观绿化和美化建设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树移植是一条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的捷径,促进了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前形成。

在一般绿化种植时,大树深植容易引起根部积水和缺氧,造成根系坏死,导致大树死亡。因此,为了提高大树移植得成活率,通常采用浅栽的方法,而浅栽需要在根部大量培土,使得树体根部形成明显的凸起土球,与地面过度不自然,影响观赏效果。

另外,种植穴内积水量的多少、是否处于合理范围,目前还没有一个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种植穴内是否存在由于肥料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目前同样没有一个智能化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监管景观用大树在移植后,种植穴内是否存在积水和缺氧的方法,进而避免造成根系坏死,导致大树死亡的现象出现,在不需要树体根部凸起土球的情况下确保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信息化监管的景观用大树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移栽前,根据移植树体的大小,挖好种植穴,并根据种植穴深度制作两端开口且一端设有螺旋形排列孔洞的pvc气管,相邻两个所述孔洞垂直高度差不低于5cm,在所述pvc气管内固定安装无线液位传感器和无线气体传感器。

步骤b、将上述步骤a中安装在所述pvc气管内的无线液位传感器和无线气体传感器与管理人员的智能手机建立通讯连接。

步骤c、将经过上述步骤b处理后的所述pvc气管置于已经挖好的种植穴内,并使得所述pvc气管带有所述孔洞的一端朝下且处于种植穴内,另一端处于种植穴外且高于地面5cm。这其中,所述pvc气管的数量根据种植穴的大小而定,本技术方案在种植穴的四个角落都置有所述pvc气管。

步骤d、移栽,将需要移植的大树置于种植穴内,定位、扶正、回填土壤与地面平齐。

步骤e、浇水,第一次浇水后10天再浇水一次,后根据天气情况10-1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根据所述pvc气管内的所述无线液位传感器所测得的水位信息来决定浇水量。

其中,所述pvc气管直径15cm,长30cm:所述无线液位传感器至少为两个,一个处于种植穴的最底部,另一个处于种植穴的中部位置。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种植穴内插装设有螺旋形排列孔洞的pvc气管,并在pvc气管内安装无线液位传感器和无线气体传感器。使得移植后的大树根系可以获得充分的氧份,同时还可以利用无线液位传感器动态监测种植穴内水位情况,进而实现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在不需要树体根部凸起土球的情况下确保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步骤流程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pvc气管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监管的景观用大树移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作pvc气管

移栽前,根据移植树体的大小,挖好种植穴,并根据种植穴深度制作两端开口且一端设有螺旋形排列孔洞101的pvc气管100,所述pvc气管100的直径15cm,长度30cm:相邻两个所述孔洞101垂直高度差不低于5cm,在所述pvc气管100内还固定安装无线液位传感器102和无线气体传感器103。所述无线液位传感器102可以采用以美国捷迈公司生产的xm-xt300系列连续液位传感器为代表的类似产品,无线气体传感器103可以采用以深圳信立科技生产的xl61智能气体传感器为代表的类似产品。无线液位传感器102至少为两个,一个处于种植穴的最底部,另一个处于种植穴的中部位置。

步骤b、建立通讯连接关系

将上述步骤a中安装在所述pvc气管100内的无线液位传感器102和无线气体传感器103与管理人员的智能手机建立通讯连接。这样管理人员的手机就可以随时接受来自无线液位传感器102和无线气体传感器103所监测到的种植穴内的水位信息和气体信息,并可根据该信息对移植后的景观大树进行智能化动态监管。

步骤c、pvc气管置入种植穴

将经过上述步骤b处理后的所述pvc气管100置于已经挖好的种植穴内,并使得所述pvc气管100带有所述孔洞101的一端朝下且处于种植穴内,另一端处于种植穴外且高于地面5cm。这其中,所述pvc气管100的数量根据种植穴的大小而定,本技术方案在种植穴的四个角落都置有所述pvc气管100。

步骤d、移栽

将需要移植的大树置于种植穴内,定位、扶正、回填土壤与地面平齐。

步骤e、监管

第一次浇水后10天再浇水一次,后根据天气情况10-1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根据所述pvc气管100内的所述无线液位传感器102所测得的水位信息来决定浇水量。

本发明通过在种植穴内插装设有螺旋形排列孔洞101的pvc气管100,并在pvc气管100内安装无线液位传感器102和无线气体传感器103。使得移植后的大树根系可以获得充分的氧份,同时还可以利用无线液位传感器102动态监测种植穴内水位情况,进而实现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在不需要树体根部凸起土球的情况下确保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监管的景观用大树移植方法,该方法具体涉及制作PVC气管、建立通讯连接关系、PVC气管置入种植穴、移栽、监管等五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在种植穴内插装设有螺旋形排列孔洞的PVC气管,并在PVC气管内安装无线液位传感器和无线气体传感器。使得移植后的大树根系可以获得充分的氧份,同时还可以利用无线液位传感器动态监测种植穴内水位情况,进而实现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在不需要树体根部凸起土球的情况下确保大树移植后的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闻婧;唐玲;李倩中;李淑顺;黎瑞;朱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4.21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